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上编综述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成为主要矛盾;(3)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间概念的划分,如下: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也叫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社会(1956——至今)---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国近现代史结构图中国近代史(1840—1949)1840—1842: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割香港岛;近代史、半殖半封开端1856...
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422、五口通商。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3、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4、割地。清朝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5、中国海关税应与英国商定。6、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望厦条约》:1844《黄埔条约》:1844《爱珲条约》:1858《天津条约》:1858《北京条约》:1860(1开天津为商埠;(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1、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被迫先后同英国了签订《》,同美国签订了《》,同法国签订了《黄浦条约》。2、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由以前独立的社会逐步演变成一个社会。3、在近代中国众多的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争取和实现两大历史任务。5、1842年,英国通过《》,割占了香港岛;1860年,英国又通过《...
中国近代史纲要——评价李鸿章陈旭麓先生说,晚清只要搞懂三个人,就可以把晚清历史的这个枢纽。这三个人中就有李鸿章。大家不必在谈起晚清权臣李鸿章,总是会想到“卖国贼”、“千古罪人”。这样的评价似乎太过感性,没有理性的来思考在李鸿章的实际功绩。而且邓小平在关于香港回归、中英谈判时说,今日的中国政府不是晚清政府,今日的中国领导人不是李鸿章。我们绝对不能因为一个《马关条约》就将一个人给否定掉...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2005年,我国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的会议是(b)A、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B、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C、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D、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b)A、没收政策B、赎买政策C、改造政策D、统购统销政策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d)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弱小B、维新派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中国近代史纲要历年真题按章节(简答、论述题).中国近代史纲要历年真题按章节(论述题)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三、简答、论述题一、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2022.10)P2答: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尖锐。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3、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地主阶级和农民阶...
中国近代史纲要解析简答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辨析题1.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错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2.《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错误。《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善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
简答题+论述题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三大选择”的必然性与进步性。答: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H强运动和改良主义、IU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及照搬西方资木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求先进理论。这时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五四运动促进了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其与中...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论述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简答题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5、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是什么?6、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屡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论述题1、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及其关系...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21、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是什么?2、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革命?3、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是什么?4、指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及其原因?如何理解毛泽东指出的在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5、对于重、轻、农的关系,毛泽东为什么说“没有执行,或者说是没有很好地执行”?毛泽东在反思的基础上又作了哪些发展?6、概括当时党在经济建设上的指导方针并分析其影...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_论述题_辨析题整理2.1840-1919年西方列强发动的对中国的5次大规模军事战争是什么?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动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年,法国发动侵略越南和中国的中法战争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八七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武装起义是什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5.列举5位在抗日战...
中国近现代纲要复习资料---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地址:福州市东街口利达大厦A座14层(新华都百货楼上)电话:0591-88997567网址:www.bogedu.cn目录---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宝典综述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清王朝走向灭亡,西方各国对中国各种侵略,中国一步...
成果编号:成果类型:(B)A.个人B.集体湖南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成果登记表成果名称:侵华日军暴行调查报告主持人姓名及学号:王凯冠201306002238主持人系别及班次:电子信息工程电信1302联系电话:15575358640任课教师及对应课程:彭艳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参与成员信息序号姓名性别学号专业及年级班级分担的工作得...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单项选择题: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蔡元培“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采用B.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提出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2.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B.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D.深入研...
中国近代史纲要部分简答题中国近代史纲要部分简答题第一章1.讨论:古代中国文明为什么能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呢?1.中国比较早地确立农业经济文明,这比当时一些民族的渔猎经济先进成熟,这种文明使中华民族更具有凝聚力、同化力和发展的持久力。2.中国较早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将奴隶制生产关系变革为封建制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和社会的快速发展。2.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形成使中国国家主权沦丧(1)迫使中国赔款、...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必考知识整理笔记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选择题:1、清朝唯一盛世时期是康乾盛世。2、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爆发上。3、所谓的殖民地是指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自由投资市场。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有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5、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56年,英法国发动第二次...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第三章第三章辛亥革命本章重点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活动(成立政党、宣传与辩论、组织武装起义等)2、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3、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4、北洋军阀的统治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本章提示注意比较资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改良的区别,理解革命是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的最好途径和手段重要考点讲解一、基本概念和判断1、“回收利权”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备课笔记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教师姓名:杨琳授课对象:06化学工程与工艺1-2、06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2(石化院)重复课程1授课周数:16周授课学时:总学时32/讲授学时32选用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基础部两课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备课笔记---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导言开场白:我国是一个文明悠久的古国,五千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