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1.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了新中国的国家象征有: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_北平____为首都并改名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为纪年方法。在首都天安门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2、国旗的象征意义是:红色象征革命,大五角星象征...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b)A、魏源B、林则徐C、龚自珍D、姚莹2、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是(a)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3、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C)A、义和团运动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C、太平天国起义D、反教会斗争4、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
1、全要素生产率TFP反映技术对增长贡献的指标,指产出的增长率和投入要素的增长率加权平均间的差。2、委托代理问题是指在存在委托代理关系的情境中,代理人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优势做出的对委托人利益造成损害的败德行为。3、内部人控制日本学者青木昌彦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现代企业中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控制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因企业外部成员(如股东、债权人、主管部门等)的监督不力,而导致的企业的内部成员(...
第一章上古文学一、名词解释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2、《周...
世界文化史复习资料---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1.为什么说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文字是人类所发明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还是文化的载体,同时,文字本身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文字,人类可以更好地交流思想、总结生产经验、发展科学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文化艺术。有了文字,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记录历史、积累文化知识、才...
在事业单位公共基础考试中,常识问题是必考试题之一。这一部分不仅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且不易记忆。因此,中公教育团队条分缕析的归纳出常识问题的常考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都督】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岭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刘肇基是驻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
综述..............................................................................................................................3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3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3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第2讲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1.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呈现出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发展及经济政策相辅的特征。2.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为突出特征。3.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
第一章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一、清朝统治的衰弱A.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特点(中国衰落的原因):经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处主导地位。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利:曾经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弊:束缚和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除力与抵抗力。严重的...
直皖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美英日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它们之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日益激化。日支持皖系段祺瑞,把持着北洋军阀,美英支持直系曹锟和吴佩孚与段祺瑞相对抗。1920年7月,直系军阀联合奉系张作霖对皖系段祺瑞发动战争,皖系失败,段祺瑞下台,直奉共同把持北洋政府。宁汉合流:1927年9月,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同汪精卫集团在反共的基础上实行反革命合流。因南京简称“宁”,武汉简称“汉”,史称“宁汉...
上篇P1316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2)基本特征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
专题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重大事变。中国近代历史就是以此为开端的。一、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一)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崛起、扩张)◆1、资本主义迅速发展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从英国开始然后迅速推广到欧美各国的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制度终于在欧美确立起来。◆2、殖民扩张空...
1、魏源(1794—1857)道光进士。清代著名思想家。与龚自珍齐名,为经世致用之学的代表人物,他又依据林则徐的嘱托,对照历代史志将林则徐所编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增补为《海国图志》。在这部书中,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他建议制造枪炮轮船和其他“有益民用”的机器工业产品,加强海防,抵抗外国侵略,要求改革漕运减轻赋税,兼顾商人利益。他的思想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教育史考研笔记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1.学校萌芽的传说(1)时间与历史条件:我国的学校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初期。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是:由于青铜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劳动生产有了剩余,贫富差别、脑力劳动分工初步出现,使一部分人得以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社会需要文字的产生为日益繁复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的...
简答:1、中国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救灾救荒思想,济贫思想,安老怀少思想,残疾人福利思想,妇女福利思想,社会优抚思想,社会教化思想。2、中国福利思想的特点:①、中国福利思想具有与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思想体系紧密结合的特性②、从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发展的动态轨迹看,具有明显的早熟性③、就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总体特性而言,大部分思想家的社会福利主张都带有典型的“宗族福利保障”色彩④、很多思想家往往...
一、填空题1、墨家的法律思想及其主张代表的利益与要求。2、宋代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是。3、在我国法律思想发展史上,的法律思想,形成了我国古代最早的自然主义法律观念。4、西汉中期,统治者弃西汉初年的黄老思想,转而采用儒家法律思想史,其首倡者为。5、从现有史料来看,在中国古代,最早明确提出反对刑讯的是西汉的二、不定项选择题1、《永徽律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德主刑辅B维护皇权C等级特权D宗法伦...
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1.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C)。A.鲁迅B.陈独秀C.胡适D.李大钊2.《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B)。A.鲁迅B.周作人C.胡适D.沈雁冰3.小说《湖畔儿语》以儿童的视线和体验,讲述一个苦难家庭的故事。其作者是(D)。A.冰心B.冯文炳C.鲁迅D.王统照4....
山东省莱州市事业单位考试复习资料单项选择题(下列每个题目均有4个选项,只有一个正确,请将其选出,并用2B铅笔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本大题共有70个小题,每题0.7分,共49分)1.民政部网站6月21日刊登《民政部关于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的公告》,国务院与今日批准,撤销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海南三沙市人们政府驻地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