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书——《陈寅恪与傅斯年》读书的目的或意义有很多种。有的是为了陶冶性情,有的是附庸风雅,有的是满足个人爱好,有的是工作需要在时代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资讯蜂拥而至、纷至沓来,与二三十年前相比,读书却似乎变成了一种负担、一种任务。这个时候,稍微喜好读书并长期孜孜不倦进行积累的人就显得“腹有诗书气自华”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读书往往就具有一种十分功利的色彩了。处于个人喜好,一段...
陈寅恪与傅斯年读后感范文陈寅恪与傅斯年读后感范文这个学期一直在读这本《陈寅恪与傅斯年》,确实读得有点艰难,但读完后,让人心潮澎湃,感人泪下,怅惘良久。陈寅恪与傅斯年均出生于清代名宦之家,青少年时代留学欧美,后成为耀眼的学术大师,一在清华大学国学院,一___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均开创了举世瞩目的学术流派。他们既是真挚的朋友,还是姻亲,更是道友,彼此信任,相互关照。共同促进学术的研究繁荣...
[真正的大学校长傅斯年]台大校长傅斯年在群星璀粲的民国大学校长群落中,有一颗刺眼的巨星。他的生命短暂,去世时年仅55岁,而当大学校长的时间尤为短暂,除抗战成功后出任北大代理校长外,主持台湾大学也不到两年〔1949年1月20日至1950年12月20日〕,却赢得了“真正大学校长”的盛誉。他去世时,台湾政学两界为之震惊,台大从师生到工友皆为之动容流涕。国民党元老吴稚晖为他写了一幅挽联,其下联是:“是真正校长,主持大学,...
傅斯年《故书新评》的文献学意义【作者】王子今【作者简介】王子今(1950-),男,河北武安人,历史学硕士,中共中央党校历史教研室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历史教研室,北京100091【内容提要】傅斯年创办《新潮》时所谦称妄自负荷的历史责任,于思想革命之外,又包括推动学术进步的追求。对文献学研究来说,他有关认真整理中国历史上的一切学问,积极倡导朴学家的方法和精神,借鉴西洋人的研究学问法的主张,以及所提出的要必以科学方...
傅斯年《故书新评》的文献学意义【作者】王子今【作者简介】王子今(1950-),男,河北武安人,历史学硕士,中共中央党校历史教研室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历史教研室,北京100091【内容提要】傅斯年创办《新潮》时所谦称妄自负荷的历史责任,于思想革命之外,又包括推动学术进步的追求。对文献学研究来说,他有关认真整理中国历史上的一切学问,积极倡导朴学家的方法和精神,借鉴西洋人的研究学问法的主张,以及所提出的要必以科学方...
傅斯年、胡适、鲁迅三种不同的长征观的历史见证与回答《大公报》对长征的报道对于长征,民国知识界看法是什么?梳理民国时人对于长征的看法,有助于我们今日更好地理解长征。《申报》对长征态度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知识界对中共形象的认识国统区公开出版发行、标榜“中立”的《申报》在长征期间,对红军长征的报道经历了一个从蔑视红军力量,预言红军必定失败,到报道国民党重视红军有生力量、加紧“追剿”,再到正面赞扬...
傅斯年家族的百年故事2011-11-0815:06《齐鲁周刊》/秦关/15180次更多从清朝的开朝状元傅以渐到晚清名臣傅继勋,再到现代著名学者傅斯年,山东聊城五大家族之一的傅氏家族曾几经沉浮,百年来更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历经荣辱。而为傅氏家族带来第三次显赫声名的傅斯年,虽然很早就远赴京津求学,甚至到了台湾,但是整个家族的命运却在整整一个世纪里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几经沉浮的聊城名门顺着聊城西边的二十一孔桥往东,穿过东...
傅斯年《故书新评》的文献学意义【作者】王子今【作者简介】王子今(1950-),男,河北武安人,历史学硕士,中共中央党校历史教研室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历史教研室,北京100091【内容提要】傅斯年创办《新潮》时所谦称妄自负荷的历史责任,于思想革命之外,又包括推动学术进步的追求。对文献学研究来说,他有关认真整理中国历史上的一切学问,积极倡导朴学家的方法和精神,借鉴西洋人的研究学问法的主张,以及所提出的要必以科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