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究竟有没有“封建社会”内容提要关于西欧“封建主义”是否具有普遍性以及中国有无“封建社会”问题,中外学界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对于这样一个投入了学者大量精力、且尚未有结论的重大问题,应该遵循学术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原则,和历史研究“论从史出”的基本要求,深入研究、严谨取证、慎重定论,而不是轻易做出判断。关键词封建社会社会形态历史分期历史理论作者黄敏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
论封建社会时期中国人的厌诉价值观2010级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生张秋华学号2摘要: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人们普遍厌诉,认为诉讼是一种耻辱,崇尚和。然而西方的法律及法律思想却蓬勃向上的发展。自古希腊开始,思想家们就开始追求正义,对正义的追求开启了西方法学的蓬勃发展,出现了很多的法学著作及法学大家,同一时期,中西方对诉讼的价值观如此不同,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五个方面的因素影响着我国古代厌诉法律价值观的形成,...
中国西欧封建社会差异-浅谈西欧封建社会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差异Word文档可编辑中国西欧封建社会差异-浅谈西欧封建社会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差异【浅谈餐桌礼仪的策略】浅谈西欧封建社会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差异:G633.5文献标识码:C:1672-1578(2021)02-0153-02我们初中历史教师在讲授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这一课时,总觉得分析不够透彻,讲解不够清晰,重难点不易把握。总之,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样,学生也听得...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中国封建社会中央机构演变研究专业:×××作者:×××准考证号:×××指导教师:×××是否拟申请学位:完成日期:---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国封建社会中央机构演变研究摘要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机构的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战国至魏晋南北朝,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制为主;第二阶段,上起隋唐、下至明洪武十三...
封建社会三农问题思考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因此研究中国封建社会“三农〞问题应该以农民为切入点。农民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我国古代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有自耕农和佃农。自耕农是自身拥有耕地,自己种地养活自己的农民。佃农那么是依靠耕种地主土地,并向地主承交地租的农民。地主,特别是庶族地主,他们虽然不从事农业劳动,但在古代土地私有制度下,他们占有了大局部的土地,因而要研究古代“三农〞问...
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作用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作用东周末期,战乱纷争,礼乐崩坏,一场思想领域的变革正在酝酿之中,这时,以孔子为代表提出的儒家思想逐渐在这场变革中脱颖而出,成为主流思想,儒家思想从此开始接受历史的雕琢,并逐步发展成型。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联系在一起,组成新儒学思想体系。他的新儒学中提出的...
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刚性体制-、中国封建社会的分期中国的封建社会不同丁•西欧的封建社会,这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问题。有的研究者认为,西欧的封建社会的特征是分封制,而分封制在中国,即使存在过,也只是商周;经过秦汉,到了魏晋南北朝,“虽有若干封建因索,已非封建制度雹①至于唐宋以后,尤其是明清两朝,“中央集权,所有的法制全国一律,皇帝向全民抽税,凡有职能的官位不能遗传,除了皇位Z外,能...
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变化:①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m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为适应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这为秦建立专制主义屮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屮央集权理论。②秦朝正...
许小年:从秦到清不是封建社会这是中国历史研究中的最大“冤假错案”。从秦始皇到清宣统,明明两千年的专制王朝,硬被张冠李戴地定性为封建社会,致使天下以讹传讹,谬误流行至今。适时纠正这一错误,准确判断这两千年的性质,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何以长期停滞不前,而且可以为研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何谓封建?由《大英百科全书》可知,封建主义(Feudalism)一词最早出现在17世纪,用于描述...
中国和西欧封建社会城市比较研究[摘要]像任何复杂的现象一样,城市的兴起根植于过去的历史,而所有城市的兴起也并不是出于同一根源,如果我们要鉴别某个城市就必须追溯其发展历史。相比较西欧封建型城市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但缘何陷入了低水平城市化的陷阱之中呢?文章从城市人口特征与地域分布、农业和商品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及城市内部规则演变等角度入手对西欧封建型城市与中国封建型城...
封建社会三农问题思考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因此研究中国封建社会“三农”问题应该以农民为切入点。农民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我国古代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有自耕农和佃农。自耕农是自身拥有耕地,自己种地养活自己的农民。佃农则是依靠耕种地主土地,并向地主承交地租的农民。地主,特别是庶族地主,他们虽然不从事农业劳动,但在古代土地私有制度下,他们占有了大部分的土地,因而要研究古代“三农”问题...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由满族贵族建立。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统治,明崇祯帝自杀。清军乘机入关打败农民军,同年,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定都北京。清廷先后镇压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和南明抗清武装,逐步统一全国。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十八世纪中叶,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
“官本位”思想相当浓厚的古代,从庶民百姓到达官显贵,无一不坚定地认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中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
中国封建社会和现代化①①:这是傅衣凌先生访美期间,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录音稿,后经范寒山先生整理,发表于香港《抖擞》杂志第38期。(一)主持:今天是一个非正式的座谈会。我们很高兴能够请到傅衣凌先生来跟我们讲一下同中国封建社会有关的问题,比如: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定义和性质;二、中国封建社会同欧洲和日本的封建社会的不同之点;三、我们通常所谓的封建遗毒和封建包袱,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以甚么形式表...
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地主制经济的灵活适应性及制约功能(1)一、中国地主制经济基本特征为了论述封建社会时期地主制经济的灵活适应性及制约功能,有必要先对地主制经济特征作一简要介绍。中国从春秋战国过渡为封建地主制经济以后,以这种经济体制为主导的封建社会经历了两千多年。在这两千多年间,政治、经济以及意识形态在不断发展变化。是什么因素在制约着这种发展变化呢?原因极其复杂。诸如国家所采行的政策...
历史研究课题论文: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原因班级:高一(16)班作者:雷翔张栩晨程实封建社会是分封制定义的一种社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国王向各类封建领主授予采邑,而封建领主向国王效忠,从而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国家治理结构。根据领主们的封地规模、家族地位等因素,国王授予公、侯、伯、男、子爵位。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社会是封建社会,所以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封...
中国封建社会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昌邑市外国语徐春霞•【学习目标】•知道我国古代大一统的多民族封建王朝有哪些,知道统一的封建王朝是怎样巩固和发展的,体会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总结等思维能力,认识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通过本版块的学习,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通过学习我们要树立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的统一而努力的奋斗目标。•...
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原因分析中国是一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我们有着灿烂的五千年文明,我们有着辉煌的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然而,当历史进入十九世纪之后,中国却被人欺凌。从1840年开始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一百多年间,中国处于西方列强的蹂躏之下,跌进了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曾经的天朝上国成了世界的鱼腩,成了一些西方国家以及一些弹丸小国启灵的对象呢?这个问题值得我...
第2讲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建立、演进与强化直到,顶峰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和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一一、选择题1.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秦始皇为能够“制六合”而采取直接的有效措施是()A.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B.统一文字C.统一货币D.统一度量衡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