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法制史”的相关文档,共156条
  • 法律硕士中国法制史讲义考点分析

    考点精析考点一: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可比较西方法律文明的起源来理解,对比古希腊古罗马时期)1.以氏族血缘为纽带。2.法律内容上以刑事法制为主。3.法律具有早熟性。4.维护专制王权。5.实行礼法结合。考点二:夏商时期的立法(一)禹刑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后人大多将《禹刑》作为夏朝法律的总称。(二)汤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后人大多将《汤刑》作为商朝法律的总称。考点三:奴隶制五刑奴隶制五刑:墨,劓,剕(刖),宫...

    174.5 KB
  • 北大中国法制史笔记

    北大中国法制史笔记中国法制史授课:北大法学院赵昆坡、人大法学院王琳霞,政法大学刘广安老师说明:1、学习中国法制史要善于归纳,如历代法制指导思想、某某第一的容易考,有关民事、经济的章节一般不会考大题,可只做一般准备。法制史涵盖四个方面:一是立法、二司法、三刑法、四民法和经济法,四个方面中,前三个是主要的,立法往往占一半以上,那些有争议的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般不出,学习中,应以这四个方面为纲、...

    12.26 KB
  • 1中国法制史

    1中国法制史法制史PPT第一章中国法制史肖建新法制史PPT第一章要旨緒:“絲端也。從糸者聲。”(许慎《说文解字》)丝绪思绪要旨主题绪论与序言绪论——绪言、导言、导论序言——叙言、叙文、引言、前言本绪学术性著作或教材的绪论,一般作技术和学理的阐述,而此处侧重学理、学术性问题的叙述。法制史PPT第一章一、中国法制史与中华法系二、中国法制历史的演进三、中国法制史学的历程四、中国法制史的价值五、教学与考核的方式法...

    15.5 KB
  •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大全借鉴

    20XX文档大全|借鉴参考collectionofquestionsandanswers在线法律咨询wwlawtime/ask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1)威侮五行:是启在《甘誓》中宣布的有扈氏的罪状之一。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行,泛称天象,“威侮五行”即不敬上天,算是最严重的范围,必须加以最严厉的惩罚。2)禹刑:最先见于《左传》,后人大多将其作为夏朝法律的总称。它大抵是夏启及其后继者根据氏族晚期习俗陆续积累的习惯法。具体内容无可详考。3)“昏、墨、...

    279.62 KB
  • 中国法制史论述题好

    1、试述唐律的历史地位。答:对唐以后封建法典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东亚各国日本、朝鲜、越南封建法典的影响。2、试述马锡五审判方式。马锡五是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创造了贯彻司法的审判方式。审判方式的特点: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实事地处理案件;依靠群众正确办案;方便群众,诉讼手续简便。3、试述唐朝几部主要唐律制定的情况。答:唐朝先后公布五部唐律,唐初高祖时期根据?开皇律?制定?武德律?,共12篇500条。...

    53 KB
  •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8页精品文档

    1.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五听:五听是西周时期创立的审讯方式。就是采用察言观色的方式进行审讯,进而判断受询者的供述是否属实的一种方法:“辞听”,通过观察,发现其言辞供述的虚假或矛盾;“色听”,观察其面部表情的变化;“气听”,观测其呼吸及心跳的反常表现;“耳听”,观察其听觉的失常之处;“目听”,观察其眼神或目光的反映。五刑:中国古代的五刑是五种刑罚的统称,可分为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奴隶制五刑是指墨...

    25.14 KB
  • 中国法制史讲义.

    中国法制史讲义主要教材:《中国法制史(第二版)》,马志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版。参考教材:1,《中国法制史(第三版)》,曾宪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1月版。2,《中国法制史》,朱勇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一章中国古代法律的起源以及夏商西周的法律制度本章重点:1,中国法律起源的历史途径与基本特征。2,夏商两代的法制指导思想。3,夏商两代的刑法适用制度。4,西周“明德慎...

    71.37 KB
  • 中国法制史笔记.

    中国法制史第一章、奴隶制法律制度一、夏朝、商朝(一)、中国国家与法起源中国国家与法起源于夏朝主要证据1)夏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世袭专制帝王。2)夏已开始按地域划分统治区域。3)夏已建立了完备的国家机器,包括军队、职官、监狱以及贡赋制度。4)夏还建立了以国家强制力为直接后盾的法律制度。国家与旧的氏族组织的区别1)按地域划分国民2)公共权利的设立中国国家与法的起源的特点1)浓厚的宗法氏族血缘...

    683 KB
  • 法律史专业中国法制史和法律文化

    法律史专业(中国法制史和法律文化)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30102)—、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有丰富历史知识和深厚法学理论基础的高层次法律专门人才。木专业的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律制度史(简称中法史)和法律文化,根据木校教学科研条件和导师专长,重点研究唐律、近现代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等。木研究方向的内容广泛性,要求木专业的研究生有较扎实的哲学、法学和...

    146.5 KB
  • 东师中国法制史

    期末作业考核《中国法制史》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试述《法经》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答:公元前5世纪魏文侯任李悝为相,制定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部法典。内容包括盗、贼、囚、捕、杂、具。标志立法走向成熟,有利于司法统一,有利于立法系统化,将实体与程序分开,等等。2、秦代的法律形式有哪些?答:律、令、式、廷行事、法律答问3、简述春秋决狱。答:在汉朝,在审判案件时,如果没有法律明文规定,则...

    20 KB
  • 法制史的角看中国法治进程

    法制史的角度看中国法治进程-听课笔记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何勤华教授、博士生导师1.为什么说中国法治建设任重而道远?(1)没有法治传统,只有人治习惯两千多年的专制集权的统治给中国带来只有人治的习惯,并无法治的土壤。从秦帝国的恶法之治、汉代崇尚外儒内法之后就确立起的法律工具主义和法律虚无主义,其影响根深蒂固——因此在一片没有法治传统的土壤上建设法治国家困难重重(2)中国作为法治后发型国家,必须向西方学习。...

    14.5 KB
  • 中国法制史期末名解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1《禹刑》夏朝奴隶制法律制度总称,统治者为镇压奴隶反抗制定,体现法律的阶级本质。据记载规定五种刑罚(大辟、劓刑、墨刑、宫辟、膑辟),共三千条2《政典》夏代行政法规,维护奴隶主国家机器运转。对懈怠政令官吏“不及时杀无赦”。依法治吏的先河。3《汤刑》是商代成文刑书,商代法律泛称,为平定乱政,在禹刑基础上制定,“刑名从商”,形成奴隶制刑制的基本轮廓。4八议:指八种人犯罪享有法律特权。源于西周八辟...

    26 KB
  • 1中国法制史简答题整理好_SAL

    1中国法制史简答题(整理好)_SAL1.“十恶”。答:1)最早规定在《开皇律》里。2)由“重罪十条”发展而来。是封建社会打击的十种最严重的犯罪。分别是: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2、元律如何严禁臣下结党和内外官交接的?答:一),废除丞相制度,不准后宫与宦官干政。二),设“干党”条。三),严禁内外官交换。四),严禁任用亲戚,结党营私。3.明清法律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摧残表现在...

    22.05 KB
  • 中国法制史重要问题

    1.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模式的分析答:商周时期是分权基础上的集权。商代实行宗法分封制以及内外服制度,内服由商王直接控制,外服由各地诸侯控制。但诸侯国不处于商政权直接统治范围之内,地方对中央的威胁较大。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及礼乐制度,天子拥有最高权力,下设卿世寮,。西周的诸侯国依然不属于周王国的地方政权。所以地方对中央的权力威胁还是比较大的。秦朝实行集权基础上的集权。秦朝在地方实行...

    27 KB
  • 中国法制史一论述唐律的历史地位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论文(设计)课程名称:27中国法制史论文题目:论唐律的历史地位学生姓名专业层次批次学号学习中心2013年5月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论文编号:此表由评阅人填写评价项目满分得分总分教师签字选题正确15论点、论据40材料、数据20写作规范性15字数要求10论唐律的历史地位摘要:唐律是唐代法律的总称。主要是...

    138 KB
  • 中国法制史思考题

    1论述中国法律的起源和特点起源:1、夏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因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国家。2、原始习惯到奴隶制习惯法的转变,是氏族习惯向奴隶制习惯法质变的过程。3、习惯法的产生伴随着夏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奴隶制习惯法同事产生。4、法源于礼5、刑起于兵特点:1、礼法结合2、形成时具有早熟性3、形成时带有维护专制王权的特点4、刑事法规发达但民事法规相对落后5、法律在形成时带有氏族社会...

    40.5 KB
  • 中国法制史司考真题

    中国法制史司考真题中国法制史司考真题202215.《汉书?陈宠传》就西周礼刑关系描述说:“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关于西周礼刑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周礼分为五礼,核心在于“亲亲”“尊尊”,规定了政治关系的等级B.西周时期五刑,即墨、劓、剕(刖)、宫、大辟,适用于庶民而不适用于贵族C.“礼”不具备法的性质,缺乏国家强制性,需要“刑”作为补充D.违礼即违...

    13.82 KB
  •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中国法制史笔记(精)中国法制史笔记精讲(一)第一讲中国历代立法制度一、中国法制的起源二、中国法制的类型中国法制史的发展,经历了奴隶制时期,封建制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每一时期,出现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不同类型的法制。三、中国历代法制的思想法制思想指导了某一个时代的法制,也就指导了某一个时代的立法和司法,所以应对其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一)...

    14.14 KB
  •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_共4页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_共4页法系:是具有共同法律传统的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它是一种超越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现象的总称。中华法系:中国的封建法律和亚洲一些仿效这种法律的国家法律的总称。神明裁判:借助“神”的力量来考验当事人,以确定被告人是否有罪或败诉的原始审判方式尊尊亲亲:亲亲尊尊是西周立法和司法的根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其意思是要亲近应该亲近的人,尊重应该尊重的人,实际是维护等级制。宗法...

    14.25 KB
  • 中国法制史论述题论述题

    中国法制史论述题论述题中国法制史论述题一、夏商论述题:1、简述西周时期的礼刑关系。礼和刑是西周法的两个基本方面。从宏观上看,西周时期的“礼”与西周时期的“刑”都是当时维护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规则。两者相互相成,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西周社会完整的社会法律体系。其中,以礼为主,以刑为辅。“礼”是积极的、主动的典范,是禁止恶于未然的预防;“刑”是消极的处罚,是罚恶于已然的制裁。...

    13.7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