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改革任务下法学教育制度的改革法学教育既需要适应法治建设的需要,也要顺应上述五大趋势,因此,法学教育本身也需要在制度上进行科学稳妥、富有成效的改革。就这个问题而言,主要有四个方面需要我们去重塑或者加以完善。第一,法学教育的起点或者终点方而的制度改革。法学教育到底是以高中为起点适合中国还是以大学后为起点适合中国?或者还有第三条道路?在以高中为起点的四年制法学教育中,恐怕是很难...
TTC7北法学教育区域化目标改革探究摘要:《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法学专业失业人数在全部本科专业中排名第一。本科生毕业时工作与专业的对口率为47%,排名倒数第二。但是,又有另外一个现象,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西部基层对法律人才的需求量愈来愈大,前景大家都很看好。而大量的法学专业学生不愿到西部基层从事法律工作,而选择失业或放弃法学专业选择其他工作。这就存在一种供需的矛盾。对于这个问题,...
读《法学教育的理想》有感读《法学教育的理想》有感当自觉对法学稍有感觉时大学的课程表上只剩下半学期的课这种对专业的不自信感是因为法门深似海、法学过于艰深非笔者这样资质愚钝的学生无力掌握还是法学教育出了问题、没把我们教好要负产品责任,这倒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CNKI,遇到了北大法学院葛云松教授的《法学教育的理想》一文(载《中外法学》年第2期)于是对以上问题有了些许感想葛教授文章贯穿着对清华大学何美欢教授...
雷蒙我不认为中国的法学教育存在问题“法学教育是一种高等教育,要求学生足够成熟,有足够的知识背景来支撑他学习这个学科,才能更深层次、更好地表达法律。”STL(北大国际法学院)的教学楼坐落在远离市区的深圳大学城北大校区。杰佛瑞?雷蒙院长并不是经常呆在这儿,曾任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学院院长及康奈尔大学校长的他现时仍在康奈尔大学执教,时常往返中美及北京、深圳两地。“我的中文非常差劲。”才坐下,雷蒙就笑着说。他...
从法律职业的视角剖析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方向摘要: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有着不解Z缘。但是,中国的法学教育却与法律职业长期脱节,影响了中国法学教育的质量。本文从历史的视角剖析中国的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的传统,把握当前中国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的历史定位;结合我国国情,通过大陆、英美法系国家有关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传统的比较,从法律职业的视角剖析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方向。关键词:法学教育;法律职业;反思;改革•、问题...
地方高校法学教育转型发展摘要:面对精英法学院的竞争以及多样化法律职业的要求,地方高校法学教育的明智之举乃是转型发展,以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并据此安排课程、确定教学内容,从而建立比较优势,与现实人才需求接轨。本文认为在培养应用型法学人才过程中,应根据职业需求,在理论方面要重视基础部门法的掌握,避免过度灌输前沿理论知识;而在实践方面,而注重将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等锻炼实践能力的措施落实到位,勿陷...
第1页共10页法学教育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摘要:案例教学法最早在美国被运用于法学教育之中,以英美法系的判例法制度作为其存在的基础。由于案例教学法有独特的实践优势,我国法学教育领域也将其引入,出现了传统的讲授教学法与其相融合的趋势,并形成一种新的案例教学法。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案例教学法的历史渊源,接着对案例教学法的本土化应用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较详细地阐述了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环节和应用中需要注意...
剖析普通法与中国法学教育一、法学教育的现状中国法学教育应当向何处去?官方和学界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却并没有在大的方面形成共识,中国法学教育在方法和路径上,仍然还处于艰难的摸索和赶路当中。官方对于法学教育模式及方法的改革和探索,最具有全局性意义的莫过于1996年开始实行的法律硕士教育,其目标很明确,即培养法律实务人才,这明显地移植了美国的JD模式①。但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却与法学硕士教育没有太大区别。...
考问中国法学教育:问题与对策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牛导师肖金明2013-3-1017:55:53來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6期【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三I-多年来,中国法学教育在法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遭遇了很多困惑。在法学教育的目标如何泄位、遵循法学教育规律还是顺应国家司法考试要求等方面难以抉择,在克服法学教育重要缺陷方Ifli少有作为。如何推进法学教育的分层化和多元化,如何调和法学...
社会调查在法学教育中应用探究摘要:在当今的中国法学教育中,社会调查一直是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同时,社会调查与现代法学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很好的契合性。然而,现在的法学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是单一枯燥的法学教育模式,使得很多人对法学失去了兴趣。其次,怎样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律人才,是面临的最基本的挑战。为了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提高人们对法学专业的学习兴致,有些地...
简论中国法学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论文摘要]从1949年到2009年,中国法学教育经历了几次大的改革,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化法学教育模式,但中国法学教育依然面临着来自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审视和挑战。文章通过对两广部分高校法学教育现状的调研,提出当前法学教育存在盲目扩张与质量下降并存、大众化教育与精英化教育相矛盾、理论教学与法律实务相脱节、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矛盾等问题,并深入探讨了中...
新时代高校法学教育的思想政治逻辑与路径选择刘京摘要: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遵循,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特别是在法律人才的培养方面,亟待不断更新培养方法和标准。高校作为法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开展法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逻辑,才能培养出政治素质高、法律专业知识强的法律人才,保障我国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文基于新时代高校法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系,在...
读?法学教育的理想?有感当自觉对法学稍有感觉时,大学的课程表上只剩下半学期的课。这种对专业的不自信感,是因为法门深似海、法学过于艰深非,笔者这样资质愚钝的学生无力掌握。还是法学教育出了问题、没把我们教好,要负产品责任,这倒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cnki,遇到了北大法学院葛云松教授的?法学教育的理想?一文〔载?中外法学?2022年第2期〕,于是对以上问题有了些许感想。葛教授文章,贯穿着对清华大学何...
中国法学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研究三、中国法学教育改革探索为了应对法律职业对法学教育的挑战,针对我国法学教育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认为,应当从法学教育的改革和司法考试改革两大方面来实现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有效衔接,实现法学教育的职业化、精英化。为此,本文分别从法学教育和司法考试和职业伦理三个方面提出制度设计,以供参考。1.全面实施六年制法学教育模式为应对国内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浅谈法学教育中双主体教学模式【摘要】传统法学教育模式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存在一定的弊端。从讨论双主体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及其特性出发,分析了法学教育中引入双主体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并对法学教育中双主体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相应的思考。【关键词】法学教育;主体性;双主体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5-121-02教育理论中的双主体教学...
改革法律硕士(法学)教育培养制度的思考摘要2009年增设的法律硕士(法学)类型,是我国法学教育的重要创新。它符合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有利于我国法学教育体系的完善。当前该项制度存在培养方案设计与培养目标出现偏差、培养单位培养观念和培养措施不到位、外部政策不配套等问题,需要加以改进。文中针对上述存在的三方面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措施。关键词法律硕士法本法硕专门化实务化中图分类号:G642文...
地方高校法学教育转型发展分析地方高校法学教育转型发展分析2019/02/11摘要:面对精英法学院的竞争以及多样化法律职业的要求,地方高校法学教育的明智之举乃是转型发展,以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并据此安排课程、确定教学内容,从而建立比较优势,与现实人才需求接轨。本文认为在培养应用型法学人才过程中,应根据职业需求,在理论方面要重视基础部门法的掌握,避免过度灌输前沿理论知识;而在实践方面,而注重将案例教学、...
中世纪法学教育的思考并浅谈中国法学教育引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教育的关注是一个社会在文明状态必须不可轻易放松的。中国人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曲折坎坷,对教育的实践和思索有了可之的回溯的素材。对一个世纪的教育的研习实践与战乱并存的状况可以用历史的方法来获得,对实行了半个世纪相对变化较小的现行制度的探讨则是时下教育届热忱关注和广泛摸索的对象。各种报刊杂志几乎都参与到这一潮涌中来,仅从《...
中世纪法学教育的思考并浅谈中国法学教育引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教育的关注是一个社会在文明状态必须不可轻易放松的。中国人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曲折坎坷,对教育的实践和思索有了可之的回溯的素材。对一个世纪的教育的研习实践与战乱并存的状况可以用历史的方法来获得,对实行了半个世纪相对变化较小的现行制度的探讨则是时下教育届热忱关注和广泛摸索的对象。各种报刊杂志几乎都参与到这一潮涌中来,仅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