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犯罪”的相关文档,共294条
  • 关于在行政执法中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

    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安部监察部关于在行政执法中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高检会[2006]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安厅(局)、监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安局、监察局:为了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工作机制,加大对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妨害...

    18.5 KB
  • 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

    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以及具有监护、扶养、寄养、同居等关系的共同生活人员之间的家庭暴力犯罪,严重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破坏家庭关系,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严格履行职责,充分运用法律,积极预防和有效惩治各种家庭暴力犯罪,切实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秩序。为此,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

    18.24 KB
  • 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 (全文)

    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以及具有监护、扶养、寄养、同居等关系的共同生活人员之间的家庭暴力犯罪,严重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破坏家庭关系,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严格履行职责,充分运用法律,积极预防和有效惩治各种家庭暴力犯罪,切实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秩序。为此,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

    25 KB
  • 中国环境犯罪及其表现形式

    中国环境犯罪及其表现形式农林经济管理1101蒋丹琪学号:1106080150根据《辞海》的解释,环境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指环绕所辖的区域,二是指围绕着人类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犯罪,又称为危害环境犯罪、公害犯罪、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我国刑法修订后环境犯罪的概念,概括来说,是指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破坏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情节严重的...

    19 KB
  • 中国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权利保护与反酷刑制

    中国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权利保护与反酷刑制度一。前言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与司法机关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司法机关代表国家并拥有巨大的权力和资源,而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则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他们的权利很容易受到侵犯。因此,国家和社会需要采取特殊的保障措施来保护他们的权利。这些特殊的保障措施在一系列国际人权文件中得到了体现。这些文件包括《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32 KB
  • 中国的网络犯罪与刑事立法

    中国的网络犯罪与刑事立法目次一、前言二、中国网络犯罪现状(一)关于网络犯罪概念的争论(二)中国网络犯罪的主要形态(三)中国网络犯罪的特点三、中国关于网络犯罪的立法现状(一)中国针对网络犯罪立法的特点(二)中国主要的网络立法四、中国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一)关于计算机网络运营秩序的保护(二)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护(三)关于计算机资产的保护(四)关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保护五、结语一、...

    30.5 KB
  • 证券犯罪刑事政策的价值追求和现实选择——“牛市内幕交易第一案”杭萧钢构案引发的思考

    证券犯罪刑事政策的价值追求和现实选择——“牛市内幕交易第一案”杭萧钢构案引发的思考【内容提要】“牛市内幕交易第一案”杭萧钢构案的一审判决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从证券犯罪刑事政策视角考察,鉴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和证券犯罪的特殊性,当前证券犯罪刑事政策的价值追求应定位为“功利优先、兼顾公正”,表现为一种宽和的刑事政策。在此意义上,“牛市内幕交易第一案”之判决,虽然是一种轻刑化的表现,...

    34.5 KB
  • 有关商业贿赂犯罪治理中的话语表达

    有关商业贿赂犯罪治理中的话语表达【内容提要】商业贿赂犯罪治理话语中的法理研究指涉现象形态上的价值选择、立法过程中的规则定制和制度保障意义上的实施机制三个基本向度。在不同的维度上,商业贿赂犯罪治理具有不同的内容表现。其中,在现象形态上,商业贿赂犯罪治理的价值特征表现为一系列的价值选择;在立法过程上,商业贿赂犯罪治理表现为明确的、连续的、稳定的规则定位、竞争与解释;在制度保障意义上,关...

    55.5 KB
  • 刑法的目的与犯罪论的实质化——“中国特色”罪刑法定原则的出罪机制

    刑法的目的与犯罪论的实质化——“中国特色”罪刑法定原则的出罪机制关键词:刑法目的/刑法任务/罪刑法定原则/实质的犯罪论/出罪机制内容提要:刑法的社会保护机能应由刑法目的与任务决定,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则应由罪刑法定原则赋予。《刑法》第3条“中国特色”的双向表述,使刑法目的、任务与罪刑法定原则各自应承载的刑法机能被混同和单一化为社会保护,并由此注定了刑法人权保障机能的先天缺失。针对体现入罪机能...

    39.5 KB
  • 新时代毒瘤的刑法规制--论网络犯罪及其法律对策

    新时代毒瘤的刑法规制--论网络犯罪及其法律对策摘要:所谓网络犯罪,是指发生在网络空间的,以计算机网络为犯罪工具或者攻击对象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在犯罪构成特征上网络犯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在客观方面是违反有关计算机网络管理法律、法规的空白罪状。在主体上属于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两者兼有的混合主体。主观方面既包括故意,又包括过失。本文最后立法缺陷进行简要分析之后,提出了相应...

    28.5 KB
  • 试论中国非暴力犯罪死刑的限制适用及废除

    试论中国非暴力犯罪死刑的限制适用及废除自从意大利学者贝卡利亚提出废除死刑的主张后,死刑的限制与废除已被越来越多的国际法律文件所认可,以保护人权为理由的废除死刑的呼声日益高涨。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关于废除死刑的国际条约相继问世,废除死刑在一定范围内开始成为国际法规范,国际社会对废除死刑的态度进一步坚定和明确。截至2005年,世界上已有86个国家完全废除死刑,有11个国家废除了普通犯罪的死刑...

    16 KB
  • 浅析当今中国的青少年犯罪

    浅析当今中国的青少年犯罪摘要:在我国,青少年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制约和决定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本文试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的有关知识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心理学分析社会学分析随着当今社会传播媒体的空前发...

    28.5 KB
  • 浅谈如何区分和界定抢劫犯罪中的“胁迫方法”

    浅谈如何区分和界定抢劫犯罪中的“胁迫方法”论文摘要胁迫方法是抢劫罪中最重要的手段行为之一,其在司法实践中情况比较复杂,有时难以准确认定,如胁迫需要达到何等程度,抢劫罪中的胁迫同敲诈勒索罪、绑架罪等罪中胁迫有何不同等等。本文试从这些问题入手,对抢劫罪中胁迫方法的认定作一初步、浅显的分析,以便我们更准确地去认定抢劫罪。论文关键词抢劫罪胁迫认定一、抢劫罪中胁迫方法的界定和特征(一)暴力性...

    20 KB
  • 论新时期我国走私犯罪的特点与对策

    论新时期我国走私犯罪的特点与对策【论文关键词】:走私;特点;预测;对策【论文摘要】:中国自加入WTO以后,走私犯罪在一定范围内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一些特点,因此,研究和预测这样一种经济犯罪的趋势,对我们将来更好的预防和打击这类犯罪,保障我国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将起到积极作用。自1999年11月中国加入WTO以来,走私--这样一种严重危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甚至在特定的领域...

    20.5 KB
  •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走私犯罪及预防与控制对策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走私犯罪及预防与控制对策[内容摘要]:走私犯罪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建设,社会的稳定,人民的身心健康。本文通过对我国走私犯罪概念,特点及成因的分析,其目的是使我们在了解认识走私犯罪的危害后,着重探讨对此类犯罪的控制与预防对策,使各相关部门有效发挥各自职能,为我国在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关键词]:走私犯罪,控制对策,预防对策。走私犯罪...

    36.5 KB
  • 国际反腐败公约与惩治腐败犯罪理念

    国际反腐败公约与惩治腐败犯罪理念关键词:腐败犯罪治理国际反腐公约治理理念更新内容提要:腐败的治理是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的社会治理活动。科学的腐败犯罪治理理念是建构完备、有效的腐败犯罪控制对策的前提。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代表的国际反腐败公约着力倡导了防范性、内抑性、综合性、经济性、一体化的腐败犯罪治理理念,由此推动世界腐败治理运动的深入发展。以传统惩治性治理理念为核心建构的腐败犯罪治...

    23.5 KB
  • 关于中国新刑法典对有组织犯罪 惩治

    关于中国新刑法典对有组织犯罪惩治目前,有组织犯罪以其对社会巨大的危害性和整体冲击性,已成为世界各国立法、司法机关和刑法理论研究者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有组织犯罪的活动和危害已逐渐突破一个国家的范围。如何改革和完善立法与司法、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并从理论上探讨有组织犯罪的刑罚惩治问题,已成为各国所共同关注的焦点。一、我国有组织犯罪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我国的有组...

    31 KB
  • 关于计算机犯罪对中国刑事法之冲击

    关于计算机犯罪对中国刑事法之冲击摘要:计算机犯罪作为与高科技相伴生的新型犯罪,对我国刑事法中有关计算机犯罪的罪名立法问题、犯罪主体问题、刑罚问题、刑事管辖权问题、刑事侦查工作以及刑事证据制度产生了诸多冲击。法学界应当正视面临的挑战,完善立法,以回应这些冲击。关键词:计算机犯罪;刑事法;冲击;立法完善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人类社会产生了前所未有...

    25.5 KB
  • 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区域性特征及防控探讨

    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区域性特征及防控探讨2.中国封建帮会文化余毒加之境外黑社会思想的传播,形成黑社会性质犯的思想基础。我国几千年的封建史,造成封建宗族宗教思想和小农无政府行帮习气在东南地区,特别是广大乡村地区影响广泛,根深蒂固,由亲缘、地缘、业缘、趣缘等所形成的犯罪群体,逐渐发展成危害极大的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他们组成帮派,订立帮规、帮法,专门进行各种暴力犯罪活动。而在经济比较发达...

    21.5 KB
  • 犯罪学的西方理论与中国现实

    犯罪学的西方理论与中国现实关键词:犯罪学/中国犯罪学/西方犯罪学内容提要:中国犯罪学的发展不能不关注西方犯罪学理论与中国现实状况这两大因素。西方犯罪学的理论学说与学科发展经验,在犯罪学研究中不仅具有学术沿革的意义,而且还构成了犯罪学的基本框架、基础性智识思想和主要学术通识。西方的理论与经验为我国犯罪学的发展提供了充分养料和资源。对中国犯罪学的现实状况尤其是所遭遇困境的理性体察,则是我国...

    34.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