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历史学家眼里的毛泽东》中记载:“红一方面军将丄的浴血奋战,中央高层的开明、务实,与各部队首长强烈耍求改变被动行军等意见,以及实现了不流血式地改组中央和军事指挥机构,是会议成功的诸要素。”以下对该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A.提出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B.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C.标志中共从幼秫走向成熟D.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2.历史学家...
论述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论述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更根本的原因,正是因为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现状长期得不到改变。第一,清朝后期,封建政治集团闭关自锁、闭目塞听,愚昧无知。清朝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腐败已成不可挽回之势。第一,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腐...
专题二、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八课解放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命题:殷宏完成时间:25分钟【目标导航】1.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2.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自主构建】【重难点讲解】1.民主革命时期国共关系的认识(1)关系发展的过程:①第一次合作(1924—1927):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掀起国民革命运动。结果是基本推翻北洋军阀,沉重打击帝国主义。②第...
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一,选择题1.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2.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B.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民族矛...
近代前期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1.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时,中国人民即奋起抵抗。1841年5月,英军在广州郊区三元里一带的淫掠暴行,激起当地乡民的义愤,“不呼而集者数万人”,与英军展开激烈战斗。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2.太平军多次重创洋枪队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太平军曾多次重创英、法侵略军和外国侵...
专题九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考纲要求】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1)两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2)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3)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4)辛亥革命:中国同...
2014高考阶段性测试(三)一.选择题(共48分,每题2分)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政体变化反复。最终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英国的漫画家为此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图中的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
单元检测(二)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6湖北高三起点考试)鸦片战争前后,江南的经济重心从苏州渐移到上海,地方人士慨叹苏州曩时列肆如栉,货物填溢,楼阁相望,“今则轮船迅驶,北自京畿、南达海徼者又不在苏而在沪矣”。导致苏州和上海地位更替的最重要的经济因素是()A.苏州传统棉纺织业的衰落B.《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开埠通商C...
教师用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4讲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高考目标定位】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点搜索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①七七事变②国民党的正面抗战③全面抗战路线④日军的滔天罪行⑤百团大战⑥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⑦抗日战争的胜利及意义概述...
近代反侵略求民主潮流旧民主主义革命一.选择题1.(2013三明模拟)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地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B.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C.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D.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2.鸦片战争给中...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考点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选择题1.(2013北京文综T17)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A.获得军费赔偿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C.在华开设工厂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解析】选D。根据《天津条约》的规定,外国...
专题十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2011广州高三调研测试)“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抗日战争【解析】A中世纪指封建社会,而这场战争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是中国近代与封建社会的分界线,在四个选项中此事的标志性事件是A项。2...
专题二近代前期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课标点击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2.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3.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二、知识结构(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形成战争不平等条约影响鸦片...
专题八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鸦片战争:背景:①英法等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夺取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②鸦片战争前,清朝面临严重的社会问题。时间:1840年至1842年。结果:通过《南京条约》首先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京条约》: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
近代中国各阶级反侵略抗争一、两次鸦片战争(一)、背景:1.清朝与英法美的差别:清朝: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兼并严重,财政困难。政治腐败,军备废弛。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相继开展工业革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2.英国的鸦片走私。在正当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3.虎门销烟。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禁烟。1839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