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红楼学术]二十壯纪曹竹芹研究综述(转载):liulizhon^提交「I期:2005-5-299:41:2320世纪曹雪芹研究概述【原文出处】河南教育7院学报:哲社版【原刊地名】郑州【原刊期号】200401【原刊页号】18〜26【分类号】J2【分类名】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硏究【复印期号】200408【英文标题】SummarizationonStudiesofCAOXuc-qininthe20thCenturyXEHui-min(ChineseDepartmentofXinjiangNormalUniversity,Wulumuqi830054,China)【作者】...
学术的学派化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建构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虽然经历了戏剧性的断裂和转折,但中国学人的创造性却未能在其间生长起来。回首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我们感到的不是丰盈,而是荒凉:没有伟大的思想家,缺乏独创性的学术体系,甚至执着于独立求索的学人也寥若晨星。即使是熊十力、金岳霖、李泽厚等自觉建构自己思想体系的大学者,其思想亦基本上是传统东方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的糅合,原创性的不足同样是他...
---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辛亥革命与二十世纪的中国专业:电子信息专业班级:11709班学生姓名:张武指导教师:肖吟新完成时间:辛亥革命给中国的影响摘要:辛亥革命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一个社会制度的大变化,主要是政治制度的大变化。这个变化是一举建立了三权分立的现代国家制度。议会、独立司法系统,还有行政系统,一下子就建立起来了。在清代最后十年的新政是有意识的...
写给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审判词——一个罪人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理性反思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已经由生动的过程变成历史学的研究对象了。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价值重估开始成为中国知识的焦点论题。在绝大多数等民间立场的批评的语言体系中,二十世纪中国文化是与下面的词汇联系在一起的:欠缺、罪责、失语、后殖民语境,等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化所举行的秘密葬礼正演变成公开的审判仪式,对于心怀焦虑、渴望、自卑的...
现代性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特性现代性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特性杨春时内容提要由于中国现代性的外发性和后发性,中国文学思潮从西方引进,二者之间存在着时间差;中国文学受到多种世界文学思潮的影响,具有复合性。在接受过程中,中国文学出现了对外来文学思潮的误读,主要是对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误读。由于中国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冲突,导致文学思潮演变的倒序和反复,如五四启蒙主义被新古典主义取代以及...
为二十世纪中国文艺理论批评写一份悼词题记:“如果没有人问我,我是明白的;如果我想给问我的人解释,那么我就不明白了。”——圣奥古斯丁《忏悔录》一、缘起熟知并不都是真知。譬如,究竟什么是文艺理论?对此,辞典一类工具书上会有现成的答案:[文艺理论]有关文艺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原理、原则。是由文艺理论家站在一定的立场上,运用一定的观点,总结文艺运动、文艺发展、文艺创作和批评、...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女作家传冯沅君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冯沅君是一位著名学者,一位教育家,也是“五四”以后出现的新文学史上第一批颇有影响的女作家之一,曾与蜚声文坛的女作家冰心、庐隐齐名。她从事文学写作的时间,仅为其生命的十分之一,从1922年开篇创作到1929年搁笔,历时七年,给后人留下三个短篇集——《卷荒》、《春痕》、《劫灰》及其未入集的少量文字。她的作品的中心主题是大胆写出了当时女性挣脱旧礼教...
陈衡哲阎纯德当大地渴望甘霖的时候即使远天一声雷一朵云也会使人快慰若是有雨滴飘然而下人们便会欣喜若狂地感谢它大地将永远记住它《小雨点》是苦旱时候的及时雨陈衡哲是一位历史学家文学不是她的本行但她身上每一个细胞都充满着文艺气息胡适语她是新文学史上颇有贡献的女作家在五四时期她曾作奋斗的歌吼确乎是有不可磨灭的功绩陈衡哲只有一部出版较早的短篇小说集《小雨点》和两卷《衡哲散文集》及一些未辑集散篇...
二十世纪中国战略思想演变述略刘庆与19世纪后半叶中国落后挨打、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情形不同,20世纪中国的战争舞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资产阶级革命战争、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战争此伏彼起、交替演进,延续数千年的封建王朝、疯狂的日本侵华军队以及用美式飞机大炮装备起来的800万蒋介石军队,都在隆隆的炮声中走向灭亡。反对封建专制,实行革命战争;反对军阀割据,实现...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形态的流变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形态系统是各种具体批评形态在世纪批评整体进程中形成的结构系统,从历时和共时的综合角度来看,我们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形态构成了三大形态系统。一是社会—文化批评形态系统,包括五四文化批评、新人文主义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历史文化批评、文化原形批评;二是审美批评形态系统,包括泛印象主义批评、泛个性主义批评;三是解构—重构批评形态系统,包括语言文本...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留苏热潮与中国俄语教育摘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掀起了全面学习苏联的热潮。留苏教育是其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之一。赴苏留学和俄语教育有着相辅相成的互动。俄语教育为赴苏留学提供必要的基础,而留苏热潮的掀起对俄语教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为俄语教育的普及、发展和提高创建了广阔的平台,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俄语教育的发展。关键词:留苏热潮国内外俄语训练俄语教育一.二...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平原农村的租佃关系和雇佣关系(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本文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平原农村的土地分配及其变化》一文的姊妹篇。文内使用的数据,仍主要是1958年第二次无锡、保定调查后由负责保定调查的河北省统计局保定农村经济调查办公室汇总编辑的《1930-1957年保定农村经济调查资料》的东顾庄、何桥、固上和李罗侯4村部分(1958年7月油印本),以...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平原农村的土地分配及其变化(1)——以河北省清苑县4村为例——(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一、引言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最重要资源。土地问题是农村问题的核心。谁掌握了土地,谁就成为统治农村、支配农村经济的主人。旧中国农村的土地分配是不平均的,占人口少数的地主和富农占有远大于他们人口比例的土地,而广大农民阶层占有的土地份额远小于他们的人口比例。...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学(2)五、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及其经验教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学掀开了新的一页。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旧中国长期处于被排斥地位的情况有了根本改变。1950年,七十高龄的陈垣先生在给朋友的信中热切表示:“一切从头学起。年老就衰,时感不足,为可恨事。”〔20〕陈垣的话,表达了许多史学家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真诚愿望。50年代初期,史学界掀起了一个学习马克思主义的...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学(1)当二十世纪的第一线曙光出现时,古老的中国正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蹒跚起步。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巨大政治变革。但就社会性质而言,中国仍然停留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是到了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才结束一百多年来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剥削压迫的悲惨命运,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
身体与政体-研究二十世纪中国身体的一些线索就中国身体在二十世纪的发展而言,它除了经历我在《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台北:联经,2001)一书中所探讨的国家化、法权化、时间化、和空间化的变化外,事实上还有许多面向是值得我们再去细部思考的。以世纪初年盛行一时,并且随后产生重大影响与延续作用的军事化身体管理而言,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个由袁世凯小站练兵(1895)开其端的发...
二十世纪中国大陆地区秦汉史研究综说大体上说,本世纪之前的秦汉史研究经历三个阶段,即记录本朝历史的秦汉时期,以注解史书为特点的两晋隋唐时期,以考据辨伪辑佚为特点的宋元明清时期;其成就相应体现为提供了秦汉时期的基本资料,并作了大量的文献整理工作,从而为本世纪秦汉史研究工作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为叙述方便,本篇拟从三个时间段落陈述20世纪中国大陆地区秦汉史的研究状况。一、1949年之前的秦汉史...
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戏曲研究二十世纪是中国戏曲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世纪。究其原因,一是随着时代风气的转移,戏曲这种本来被“博弈视之,俳优视之”的“小技”,昂首阔步地进入了学术殿堂;二是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研究者的理论观念不断有所更新,研究方法不断有所突破;三是随着相关学科(如民俗学、考古学)的发展,资料日益丰富,研究者的视野也日益开阔。在二十世纪即将过去的时候,中国戏曲研究领域有许多宝...
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戏曲研究毕业论文网wwbiyelunwen二十世纪是中国戏曲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世纪。究其原因,一是随着时代风气的转移,戏曲这种本来被博弈视之,俳优视之的小技,昂首阔步地进入了学术殿堂;二是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研究者的理论观念不断有所更新,研究方法不断有所突破;三是随着相关学科(如民俗学、考古学)的发展,资料日益丰富,研究者的视野也日益开阔。在二十世纪即将过去的时候,中国戏曲研...
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20世纪就要过去了,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民族和国家的现代化,为宗族定位、定位是探求现代化之路必不可少的一环。事实上,本世纪初国人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自强的探索中,已经把宗族问题置于自己的视野之内。宗族事关对中国社会整体的认识,中国人对此已经探讨了百年,至今兴趣未减。它已超出学术和历史的范畴,与政治和现实密切关联。把本世纪对宗族的探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