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二十世纪”的相关文档,共109条
  • 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_3

    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20世纪是中国辽金史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的时期。在此期间,同中国历史学总体发展进程一样,辽金史研究实现了从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的转变和从近代史学向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转变;而在本世纪的最后20年里,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值此世纪之交,回顾近百年中国辽金史研究的进程,予以全面评述与总结,对于在新世纪里将辽金史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过去已有学者就辽金史研...

    29.62 KB
  • 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_2

    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二、20世纪下半叶的辽史研究本世纪下半叶,辽史研究取得长足进展。无论是专题研究与断代史编撰,还是文献整理与考订,都有许多成果问世。其数量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其范围几乎涉及各个领域,至于文物考古的收获更令人瞩目。辽朝断代史著作(含通史著作中以较多篇幅和设专章叙述辽史者)主要有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6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分3章叙述辽、西夏、金三朝历史。这是通史著作...

    30.83 KB
  • 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_1

    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三、20世纪下半叶的金史研究本世纪下半叶的金史研究同辽史研究一样,取得了重大进展。关于金朝断代史及以较大篇幅叙述金史者,有张博泉《金史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这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叙述金源一代的断代史专著。还有何俊哲等著《金朝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及前面提到的《中国通史》第6册、《中华文明史》辽宋夏金卷、李桂芝《辽金史简编》等。以下分专题介绍。(...

    28.04 KB
  • 二十世纪中国大陆程朱理学研究综述

    二十世纪中国大陆程朱理学研究综述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二程(程颖、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完成。从广义上说,它也包括由朱熹所摄入的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和二程)的学说,并延伸到朱熹的弟子、后学及整个程朱的信奉者的思想。由于朱熹是这一派的最大代表,故又...

    70.5 KB
  •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物价史研究述评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物价史研究述评王蕾2013-04-1618:22:20来源:《兰州商学院学报》2012年4期【内容提要】物价是市场经济的主要表征,物价变化在一国的经济生活中具有前提和先导作用,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无疑是首要的经济问题之一。二十世纪以来,学界对于中国物价史多有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分类和述评,并提出应从全貌上反映中国物价发展的趋势、对物价影响下的社会生活史多加涉及、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的研究、...

    32.5 KB
  • 二十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变革与藏族新文学的兴起

    二十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变革与藏族新文学的兴起内容摘要:藏族当代文学经历了中国二十世纪中后期的文革风暴之后,显现出蓬勃发展趋势,以“新文学”思想内容代替旧时代佛典文学思想,继承了佛典文学优美文体之优点,摒弃了佛典文学的“利他”说。关键词:中国社会变革藏族文化佛典文学新文学壱.藏族古典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自公元七世纪,第三十二代藏王松赞干布委派吞弥桑布扎等十六位天资聪慧的年轻英才到古印度学习梵文,后...

    17.5 KB
  • 二十世纪卅年代上海的精武体育会

    二十世纪卅年代上海的精武体育会精武体操会在1916年改为体育会,以陈公哲捐出私宅为分水岭,开头壮大昌盛,《精武本纪》还是孙中山作的序,李宗仁是汉口精武分会的名誉会长。1920年,派遣了陈公哲、陈士超等五特使下南洋,在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地都成立了精武会。本站为大家相关的二十世纪卅年头上海的精武体育会,供大家参考选择。二十世纪卅年头上海的精武体育会在纪念精武会10周年编撰的《精武本纪》上,明确写明霍元甲...

    13.34 KB
  • 二十世纪最精彩的营销骗局!

    二十世纪最精彩的营销骗局!钻石的存在只是证明了这个世界是何等荒谬。钻石被誉为二十世纪最精彩的营销骗局,它提供了现代营销史上教科书般的经典案例:商品服务消费者只是一种低端的理念,商品教育消费者才是最高的成就。一、钻石营销的奥秘钻石在被发现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只是皇家和贵族炫耀财富的饰品,产地固定而且产量稀缺。十九世纪后期发生改变,因为南非居然神奇地发现了一座钻石矿,产量有几千万克拉。这一...

    845.5 KB
  • 最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

    最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农村始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最广阔、最深厚的基础,因此关于农村调查及发展研究倾注了几代中国人的心血。20世纪上半叶尤其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调查与研究主要有:晏阳初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试验区以及社会学家李景汉的定县调查陈翰笙领导的保定、无锡农村重点调查和全国性抽查;国民政府首次以国家机关名义进行的农村经...

    14.83 KB
  • 中国二十世纪文献辨伪学述略(1)

    中国二十世纪文献辨伪学述略(1)中国文献辨伪学在20世纪走过了一条由构建学科体系到多元发展的道路。文献辨伪在中国虽然有悠久的历史和可观的学术成果,但真正构建成一门学科却是本世纪的事。其主要标志是:在辨伪理论上,由过去传统的、较为零散的归纳总结逐渐形成科学的、系统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辨伪方法上,由过去主要是乾嘉考据辨伪方法,逐渐加入了现代科学方法,包括考古学、社会学、逻辑学、计算机等...

    31.94 KB
  • 十九二十世纪欧洲中国史研究的几个主题-

    十九二十世纪欧洲中国史研究的几个主题*16至18世纪天主教传教士向欧洲介绍中国各方面情况的文字报道里,中国的历史著作已经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研究中国文明的汉学在19世纪初期建立了自己的学术纪律,对汉学的兴趣最初集中于中国的语言和文字、古文和文学。这是很自然的一步,因为理解一种外国文化必须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欧洲最著名的第一代汉学家主要的研究领域不是历史,但多少也做了一点历史研究。直到20世纪初,...

    24.81 KB
  • 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发展概述及思考

    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发展概述及思考程果【摘要】二十世纪的中国音乐发展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文化的冲击、政治的影响等,都给它留下了痕迹。正是一种种思潮、一次次的论战,才成就了中国现代音乐的勃勃生机。【关键词】音乐思潮;中国现代音乐;发展阶段:J609文献标志码:A:1007-0125(2016)08-0064-01一、二十世纪各种“思潮”的影响音乐的“现代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印象派为主。“现代主义”又可指整体序列音...

    16.97 KB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马克思主义思潮

    张太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马克思主义思潮1933年11月,胡适在《独立评论》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谈到,维新变法时期,中国人对于西洋文明的认识并没有“多大的疑义”,“那时代的中国智识界的理想的西洋文明,只是所谓维多利亚时代的西欧文明:精神是爱自由的个人主义,生产方法是私人资本主义,政治组织是英国遗风的代议政治”。但是,“欧战以后,苏俄的共产党革命震动了全世界人的视听;最近十年中苏俄建设的成绩更引起了全世界...

    53.32 KB
  •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对“任务”与“学科”关系的讨论:以中科院组织的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为例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对“任务”与“学科”关系的讨论:以中科院组织的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为例张九辰【专题名称】科学技术哲学【专题号】B2【复印期号】2011年09期【原文出处】《自然辩证法通讯》(京)2011年3期第32~38页【英文标题】TheDebatesontheRelationshipbetween“Task”and“Discipline”:ACaseStudyonNaturalResourcesSurveyofCASintheSixtiesofthe20thCentury【作者简介】张九辰(1964-),女,河北邯郸人,博士,中国科学院...

    48 KB
  •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走向死亡的最后历程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走向死亡的最后历程(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一)学问的生、死、原、伪与“交配”在公元前八百年到公元二百年这一千年中,人类在世界上的三个不同地区几乎同时地涌现和发展出了对自身的人性精神进行不同方面反思的学问,它们即是由古希伯来先知首创的神学、由古希腊哲人首创的哲学和由古中国圣人首创的人学。严格地说,它们都是反思人性精神的...

    58.5 KB
  • 从目的论来看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

    从目的论来看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孤岛”时期的翻译活动史小平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望城410200[摘要]二十世纪70年代,德国翻译理论家弗密尔提出了翻译目的论,将翻译研究聚焦于翻译目的的选择上,认为翻译过程中使用的翻译的方法和策略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本文结合目的论,试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孤岛”时期的翻译活动入手,探讨目的论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关键词:目的论;上海“孤岛”;翻译活动二十世纪70年代,...

    45 KB
  • 宋庆龄与二二十世纪学木花开讨会文秦

    宋庆龄与二二十世纪学木花开讨会文秦幽谷芳兰—国际友人对宋庆龄的评价张玉苗宋庆龄是一位世界知名的伟大女性。她就像一颗耀眼的星星,高挂在二十世纪的苍弯,燃烧着自己,吸引着千千万万颗小星团聚在自己的周围,在漫漫长夜中奋斗。在这过程中,许多国际友人或慕名,或因偶然的机缘,或因她的邀请来到中国,走进她的生活,亲眼目睹了她的风采,她的人格,她的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他们出于由衷的敬慕,著书撰文,对宋庆龄作出...

    36.97 KB
  • 二十世纪我国科学教育回顾

    二十世纪我国科学教育回顾曾琦,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北京100875、自然、地理等学科教育的发展趋势,将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形成阶段、过渡阶段、学习苏联阶段、探索阶段、十年动乱阶段、调整尝试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通过对不同阶段科学教育特点的分析,揭示了在我国科学教育进一步发展中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308(1999)08—0001—05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在古...

    34.07 KB
  • 二十世纪初汉字的危机

    二十世纪初汉字的危机丁涵东1汪哲嗥2朱吉虹3(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23)【摘要】本文回顾探讨了二十世纪汉字改革的历程。拉开汉字改革序幕的是二十世纪初一大批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痛心于封闭的中国落后于世界,在民族存亡之季汉字被视为是落后的根源。为了救亡图存,拯救中华民族,“废除汉字”成为了中国各界公识,汉字—就经历着这样一场生死危机。文章阐述了汉字改革的过程,并且分析了汉字改革的得失。【关键...

    41.97 KB
  • 二十世纪“兴”的研究现状概述

    二十世纪“兴”的研究现状概述二十世纪兴的研究现状概述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对兴的研究引入了现代意识,拓宽了学术视野,对这一传统的文艺学美学观念进行了多角度的切入,鞭辟入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先,注重对本源的考索,而尤其注重对其原创性美学思想的探讨,发掘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根源和思维特征,发掘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诗性品格。但尽管学者们的热情空前高涨,结果却仍人言言殊,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说明,兴所...

    25.51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