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东欧国家”的相关文档,共9条
  •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61合作机制的若干问题探讨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6+1”合作机制的若干问题探讨孔寒冰+韦冲霄摘要:发展中国与中东欧十六国的关系以及加强与之的合作,是“一带一路”顶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中东欧十六国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了解中国与中东欧十六国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从中国全球战略格局角度来观察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与合作的地位、作用,是“16+1”合作机制有效运行的前提。在全面、正確评估的基础之上,中国的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分别有...

    230.25 KB
  •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金融合作中的障碍及完善策略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金融合作中的障碍及完善策略张滢摘要:中东欧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沿线地区,加大与当地16国的经贸金融合作,对促进双边经济贸易增长,推进我国向欧洲其他区域延伸具有重要作用。自2012年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举办以来,我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金融合作逐渐加强,贸易合作总额不断扩大且领域多元化,前景较为广阔。然而,当前双边经贸金融合作中仍面临着中东欧地区的经贸金融环境未完善、基础设施...

    23.47 KB
  •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实现经贸精准合作探讨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实现经贸“精准合作”探讨刘夏武靖凯摘要:得益于连接亚欧大陆的枢纽地位,中东欧区域内的16个国家均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成员,也成为“一带一路”重点建设和大力扶持的区域。因此,如何和中东欧国家开展贸易往来并达成合作关系就成了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实现的关键。笔者从贸易、投资、产业合作和人文交流等领域分析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现状,分别指明了中东欧16...

    25.61 KB
  • 苏联东欧国家经济体制改革问题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问题苏联东欧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从50年代开始的,除阿尔巴尼亚搞极左,其它国家都先后进行了改革,具有客观必然性。苏东国家传统经济体制是国家高度集中的自上而下的冇计划管理经济的体制。国家高度集中的门上而卜•的有计划管理经济的体制,是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形成的,其特点:a•经济主体——国家机关,企业一一附屈品。b•整个国民经济是搞国家下达指令性计划来指挥、管理,完全...

    20.5 KB
  • 2022年十月革命道路与东欧国家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道路与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内容提要]20世纪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选择,始终受到苏俄十月革命道路的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具有明显的双重性:既是直接的,又是间接的;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这种双重性表达在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的革命、建设以及改革的各个时期。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的开展历程充分证明,社会主义道路必然是民族化道路。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社会主义的民族化道路,才能...

    25.98 KB
  • 转型国家的政治发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对比分析

    转型国家的政治发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对比分析转型国家的政治发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对比分析作者:方雷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6)来源日期:2022-8-30本站发布时间:2022-8-309:03:52阅读量:361次[内容提要]当代中国和剧变以后的中东欧国家同为转型国家,在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背倚着共同的出发点,即传统社会主义的政治模式,但是二者在政治发展的启动背景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摆脱传统政治模式...

    14.29 KB
  • 关于前苏联及东欧国家改革的思考

    关于前苏联及东欧国家改革的思考[摘要][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关键词之间以“;”号间隔。从前南斯拉夫20世纪50年代首先实行社会主义改革,到原苏联、东欧国家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相继丧失政权,他们的改革之路曲曲折折地走了40年。回顾这些国家的改革是在什么背景下展开的,最后的结果为什么导致共产党纷纷倒台?这是我...

    31.5 KB
  •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2013年11月26日,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罗马尼亚总理维克托蓬塔、阿尔巴尼亚共和国总理埃迪拉马、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部长会议主席维耶科斯拉夫贝万达、保加利亚共和国总理普拉门奥雷沙尔斯基、克罗地亚共和国总理佐兰米拉诺维奇、捷克共和国总理伊日鲁斯诺克、爱沙尼亚共和国总理安德鲁斯安西普、匈...

    20 KB
  • 东欧国家共产党的失败教训1

    东欧国家共产党的失败教训11989年,东欧政局发生了类似“多米诺效应”的急剧变化,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民主德国的共产党相继丧失了政权。民主德国被联邦德国吞并,接着,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的共产党也失去对政局的控制。一时间,东欧形形色色的政治派别在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旗帜下聚集起来,向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发起了猛攻,这些国家的政权相继落入了右翼资产阶级政党的手中,千百万...

    42.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