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选举制度第一节概述引入:通过学习,了解我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历史,掌握选举的含义、基本原则。教学课程设计:选举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和方法,是各种选举法律规则的总称。选举作为一种社会政治活动,已经有着很长的历史。早在古希腊的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度下就有了选举活动。当时按照公民所拥有财产数额决定他们选举权范围,...
设计者文婧审定者肖鸿编号八(上)1.3-01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一)课型新课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2.懂得保护自然资源从我做起分解目标实施目标T方法策略改进反思一,什么是自然资源?1,概念2,范围:自然资源的概念在不断的变化3,特征:自然资源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二.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1、概念2、开发利用6848新课引入:观看几幅景观图片,学生读图,引入自然资源的概念[K1-10]【...
第三章绿色经济时代中国的贸易与环境问题一、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出口贸易额在---年约---亿美元,而至-----年已接近----亿美元。目前,外贸依存度己超过------。不仅如此,我国在世界贸易活动中的地位不断稳步前进,从改革开放初的-----余位,一跃至世界第-----位。然而,从可持续贸易的角...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设计说明:建设和谐高效课堂必须让和谐思维之树常青,让和谐、思维之树常青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二是如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其内容包括教学过程安排是否合理、学生之间的合作是否愉快、教学方式是否恰当,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1、设计理念。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
第三章中世纪:欧洲档案事业的一般发展与中国档案事业的繁荣根据西方史学的分期方法,自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至公元15世纪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约1000年时间被称为“中世纪”或“中古时代”。18世纪,“中世纪”的概念开始被西方史学界长期沿用下来,我国史学界也是沿用了“中世纪”一词,但却赋予它不同的内涵,一般而言,它是指封建生产方式在实际范围内产生、发展及衰亡的历史过程。在中世纪时期,西方文化具有...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第三章中国对外贸易概述教师:何焰---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授课专业班级04物流班班班授课时间10月10日月日03月09日月日课题第三节中国进出口贸易战略2课时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是介绍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采取了相应的进出口发展战略,及各相应进出口发展战略对我过经济发展...
第三章:辛亥革命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的激化,一方面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民族危机加深,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铁路、矿山的利权成为列强掠夺的重要目标;另一方面,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发生了拒俄、拒法、抵制美货等爱国运动,以及收回利权运动和保...
蜂群的组成和社会分工1.幼年蜂是指羽化后1-8日龄,未开始分泌王浆的工蜂。幼蜂3日内主要担负保温、扇风和清理巢房等工作;4日龄后能调制粉蜜,饲喂大幼虫,并开始重复多次地认巢飞翔及第一次排粪2青年蜂是指8-20日龄,担任巢内主要工作时期的工蜂。主要担任饲喂小幼虫和蜂王、清理蜂巢、拖弃死蜂或残屑、夯实花粉、酿蜜、筑造巢脾、使用蜂胶、蜂巢守卫等大部分工作。6-18日龄工蜂咽下腺发达;13-18日龄的工蜂蜡腺发...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A.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殖民地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B.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3.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A.革命性与反动性B.革命性与妥协性C.进步性...
《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章:党的中央组织第十八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全国代表大会可以提前举行;如无非常情况,不得延期举行。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和选举办法,由中央委员会决定。第十九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一)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二)听取和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三)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