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第二章联系与发展的规律和范畴测试题2012.12第一部分09-12历年真题(09真题)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为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其根本分歧在于()A.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B.对物质是否可以被认识问题的不同回答C.对物质运动是否具有规律性问题的不同回答D.对意识是否具有能动作用问题的不同回答(09真题)2、23岁的乌克兰女孩奥克萨娜•玛莱娅,由于小时候与狗共同生活了5年,她的举止行为都...
第一个神迹:变水为酒【以赛亚书25:6】:“在这山上万军之耶和华,必为万民用肥甘设摆筵席,用陈酒和满髓的肥甘,并澄清的陈酒,设摆筵席。”时间:第三日(约翰福音的第七日)旧造与新造的对比第一日:一章19~28节,新创造的开始,有光发出来,就是见证基督的光。第二日:一章29~34节,是光中见光,一个启示接着一个启示,一个见证接着一个见证,都是关于基督的。众先知的启示都集中在这里:神的羔羊,永恒的主,以色列的王,...
第二章鲁迅小说创作的准备鲁迅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在创作上取得如此巨大、辉煌的成就,是与他那坚实的爱国主义思想基础分不开的。鲁迅生活在清朝政府日益腐败,世界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多灾多难的时代。年青的鲁迅为了祖国、民族的前途,日夜焦虑,苦苦探求一条振兴国家、复兴民族的道路。一位朝鲜友人在《鲁迅访问记》中,真实地记述了鲁迅当时为了振邦兴国而立志从事新文艺运动的思想发展过程。“我在十`、岁那年...
第二章行政组织的演变第一节外国行政组织的演变一、奴隶制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行政组织作为国家管理活动的载体,它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原始氏族和部落的公共组织逐渐变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机关,形成了一套管理国家事务的机构,这就是最早的行政组织。外国奴隶制时期最典型的国家是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三国。(一)古埃及的行政组织古埃及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早王朝时期就开始建立起中央...
Chapter2条件期望及现代观点下计量经济的基本理念和理论基础§1问题的提出1、从数据谈起模型、数据哪个是第一位的?传统观点是模型第一位,现代观点认为数据是第一位的,我们不应当假设数据满足模型的条件,而应当要求模型适应数据的特点,这是现代观点下计量经济的出发点。a、如果手头有一些数据,,它能告诉你什么?什么也没有!因为我们不知道数据来源背景,从而不知道数据所表达的含义。b、如果该数据是某人历次考试成绩的...
第二章天人普度的大乘思想灵宝派的得名,与“灵宝”一词直接相关。因此弄清它的来源与含义,显然是十分重要。考“灵宝”一词,当有以下几种含义。一,指非常珍稀的宝物。《真诰》卷九在讲述道家的一处仙境时说:“多奇灵宝物,有白玉酒金浆,青君畜积天宝之器物,尽在于此,亦多有仙人。”(31)这类宝物人间罕有,多秘藏于天庭,故又名“神宝”。《云笈七签》卷一七曰:“灵者,神也,在天曰灵。宝者,珍也,在地曰宝。天有...
第二章社会政策的历史发展第一节、社会政策实践的历史发展发达国家第一阶段(1530’s-1790’s)济贫立法阶段第二阶段(1790’s-1880’s)劳工立法阶段第三阶段(1880’s-1930’s)社会保险阶段第四阶段(1930’s-1970’s)福利国家阶段第五阶段(1970’s)福利国家改革阶段济贫立法阶段伊利莎白济贫法(1601)属地原则;亲属责任;分类救济;济贫税;院内救济和院外救济;领养制和学徒制。1834年新济贫法取消院...
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第一节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和内容【本节知识重点】一、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含义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指一整套用以支撑社会工进行专业实践的哲学信念。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大体上可以从理论作用和实践作用两个颁来理解。1、所谓理论作用:是指社会工作价值观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和学术研究的正面影响。它主要包括:它是构建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哲学基础,还是社会工作专业伦...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本章引言:认识是人类的一种求知活动,认识论就是把人类认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人类的认识既包括求知的过程。也包括求知的结果,即知识。从古到今,存在着各式各样关于认识的理论,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和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革命变革,它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及其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在实践的基础上,把辩证法...
第二章燃烧的过程和分类第一节不同状态物质的燃烧方式一、气体燃烧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空气(氧)混合状况不同,其燃烧方式分为两大类:(一)扩散燃烧是指可燃气体从喷口(管道或容器泄漏口)喷出,在喷口处与空气中的氧边扩散混合、边燃烧的现象,称为扩散燃烧(也称为稳定燃烧)。(二)预混燃烧是指可燃气体与空气(氧)在燃烧前混合,并形成一定浓度的可燃混合气体,被火源点燃所引起的燃烧,称为预混燃烧。这类燃烧往往...
两极互激第一章概述两极互激,人们通常把它称做“打脚。严格地讲这种简称不够妥当。因为脚在古文里指膝关节以下踝关节以上的部位,如《说文》中说:“脚,胫也。尽管古文中的足现代称为脚,脚在现代文献中又赋予了新的概念,如《多功能解形说义字典》中将脚解释为:“人或动物的腿的下端,接触地面支持身体的部分。但由于“两极互激’’的内涵,既是手打足,同时足又反击了手而形成的手足两极的相互击打与激发。若但称打足,不...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分解因式(补充)十字相乘法编制:顾思才一、学习目标:1,了解分解因式的定义;2,掌握十字相乘法原理(通过整式乘法),能把简单的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三项多项式分解因式;3,本节内容不做硬性的掌握要求二、重点、难点和关键:1,目的:这是对部分多项式(常见为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比较好用的方法,熟练使用能够为后续学习分式,一元二次方程等提供快速、准确的解决方案。这里仅介绍二次项系...
B42030326李景旺科目中国近代史年级高一班级171班时间课题第二章第八节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知识能力品德)教学目标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发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辛丑条约》的内容。2.认识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加速了清政权的灭亡;促进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发展;震撼了全世界。《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中...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本质和社会功能教学时间安排:8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道德的起源,掌握道德的构成,理解道德的本质,正确认识道德的功能和社会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道德本质、道德功能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教学教程:第一节道德的起源一、伦理学史上的争论神启论把道德起源归结于神秘的天启和神的意志。理念论伦理学认为道德起源于至高的理念和精神。教育论、环境论和社会关系论所指的外在条件和...
从客观和个人视角看旅游伦理克里斯瑞安(新西兰大学怀卡托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200920711002肖和华)基本上,这章包含两个部分。这章以旅游研究主要是针对旅游者行为的研究为基础,也就是说,这是一篇关于人作为社会实体主要受到假期的刺激而远离家乡外出旅游的研究文章,第一部分主要是关于伦理在社会科学中的一般性讨论。第二部分主要是从作者自身的经验来谈一些旅游研究中的各方面的具体问题。应该补充说,作者是在大学中...
第二章常用句型主讲练第一节主系表结构A熟悉句型连词成句一、结构:主语+系动词+表语二、说明系动词的种类有:1.be动词;2.look,feel,sound,seem,taste,smell等;3.become,go,turn,get,grow,prove,fall等;4.keep,remain,stay,lie,stand等;5.turnout等。用作表语的有:名词、名词性物主代词、不定代词、人称代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短语)、介词短语、从句。示例:1.Smithisabo...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关于探究实验的实验步骤及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组织“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的设计,强化“对照实验”的组织要求。2、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通过学习能解释有关的生活现象。3、培养探究思维的意识,提高科学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积极表达交流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依据学案,主动预习】认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预习题: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环境...
第二章北宋中期的文学变革与苏轼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变革。文学受政治及伦理观念的影响之深前所未有。①立国未久各种危机激起的焦虑和社会责任感。②文官官僚制度成熟使士大夫依附于国家政权。③“三教合一”的趋向开始形成。陈亮《铨选资格》:方庆历、嘉祐,世之名士常患法之不变也。第一节道统文学观的盛张一、石介(1005—1045)1、对西昆的批评从世道人心的意义上彻底打倒西昆,以维护“道统”的神圣性。《怪说》指斥...
第二章宪法的历史和发展重点:1、英、美、法三国宪法产生的经过。2、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宪法产生的条件。3、宪法发展的历史阶段。4、宪法发展的趋势。5、旧中国宪法发展的特征。6、新中国宪法立宪活动及其背景。第一节宪法的历史发展概述一、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近代意义的宪法首先产生于英国、美国和法国等欧美国家,分析英美等国家宪法产生的具体情形,有助于探寻宪法产生的一般条件和规律。(一)英国宪法的产生17世纪上半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