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美人鱼》的生态美学思想【摘要】电影作为大众娱乐审美的导向,通过电影艺术的表现方式,满足人们的视听感受,并通过镜头讲述故事来引导人们思考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在生态文明日益被关注的今天,生态美学也日益完善。周星驰导演的电影《美人鱼》一经上映便引起强烈反响,从视听语言、角色扮演、电影叙事、导演风格到票房成绩等受到多方热评,同时该影片的生态美学思想也是值得关注的话题。【关键词】电影;...
电影跨过鸭绿江影评跨过鸭绿江500字5篇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摄制、总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承制、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摄制的史诗电影《跨过鸭绿江》,12月15日在**举行首映礼。该片于12月17日在全国公映。跨过鸭绿江影评1这一仗打出了军威和国威,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伊始,面对的是长期战争造成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和各方面极为严重...
电影《金陵十三钗》艺术表现技巧[摘要]《金陵十三钗》是一部善于运用艺术技巧来表现思想内涵的好作品。影片选择了战争乱世的背景来塑造表现人物,在邪恶和暴行面前展现了人性的美丽,传神的细节精彩地传出人物之神,而独特的视角叙述和色彩的视觉冲击使影片充满着独特的魅力。[关键词]《金陵十三钗》乱世背景细节刻画限知视角色彩表现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6.019张艺谋导演、刘恒与严歌苓编剧的《金...
电影分级是中国电影的一种自救导演谢飞近日以微博形式,呼吁中国电影审查制度应该停止,同时分级制度要尽早出台。这不是电影人的第一次呼吁“变法”或者炮轰不合理的制度,但却可以看做华语电影长期疲软,找不到出路之时的一种自救行为。不要以为出了个《人再囧途之泰囧》票房黑马,就觉得华语电影找到了方向,且不再落后了,正如写小说的有了诺贝尔文学奖,华语文学也一样以一副不堪的面容落后于世界文学。十年前...
电影的影像展现与小说的文字演绎【摘要】电影《1942》改编自刘震云小说《温故一九四二》,与原作相比,电影在叙事角度、语言的使用以及表达内容上都产生了较大转变。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比分析电影和小说。【关键词】《1942》;《温故一九四二》;历史观;史实;语言[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识码]A电影《1942》是冯小刚的灾难三部曲之一,改编自刘震云的故乡系列小说之一《温故一九四二》。《温故一九四二》作为一部“...
谈80年代中国大陆电影歌曲的发展状况[摘要]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步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它标志看中国大陆开始走向繁荣和富强,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电影,特别是电影歌曲又会有怎样的发展状况呢?[关键词]改革开放电影歌曲电影作为一种发端于西方的新技术和艺术形式,最早出现在1895年:电影发明一年以后,传入中国。(或1905年拍摄的第一部中国影片《定军山》作为中国民族电影史的开端。)成为中华民...
试论中国独立电影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一、独立电影概述中国独立电影的特点1.非官方独立电影脱离官方机构进行独立制作,主要依靠制片人或导演本身通过各种渠道融取资金,按其资金来源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个人(包括制作人员)、私人企业、国内外艺术基金会。2.独特的表现视角关注小人物,勾勒出中国真实的背影、作品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中国独立电影的初期创作者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摄影系毕业生为主,他们...
从《封神演义》到新旧版电影《哪吒》看师道特征撰写时间:202X年XX月XX日---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摘要:教师形象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银幕上的教师/师傅打开了师者形象研究的新视角。本文分别探讨了《封神演义》、《哪吒闹海》和《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师傅太乙真人的形象,揭示出该形象差异的原因折射出其所处年代的师道特征,并详细介绍了各个年代的师道特征...
试论法国“作者电影”与中国“文人电影”的异同试论法国“作者电影”与中国“文人电影”的异同摘耍:20世纪东西方影坛出现了一个共同现象,大批文人、作家开始加入到电影的创作中,电影开始向文学转化。他们的加入,使得以摄影、绘画、色彩为基础的电影创作多了文学技巧和叙事理念等深层次的元素。这一转变直接引发了法国“作者电影”和中国“文人电影”的出现。本文将结合实例分别从法国“作者电影”与中国“文人...
北京电影学院简介学费多少招生电话重点专业设置历年录取分数就业情况介绍参考资料北京电影学院--学校简介北京电影学院是中国唯一、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电影专业院校,是北京市主管国家广电总局和教育部重点支持建设的艺术高校。历史沿革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1951年更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最终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育人成果建校6...
励志电影(diànyǐng)排行榜前十名中国励志(lìzhì)电影排行榜第十名:《单独(dāndú)等待(děngdài)》;《单独(dāndú)等待》是伍仕贤自编自导的爱情喜剧电影,影片由夏雨、李冰冰、龚蓓苾等人主演。故事讲述了现代都市里一群年轻人的故事,以男主人公寻找他心中的真爱为主线,描绘出一幅现代都市的恋爱全景图。这是很现实的一部影片,在单独等待的人生旅途中,每一个青涩生命不断努力实践着梦想,在不知不觉中...
浅析中国微电影发展趋势【摘要】“微电影”时代来临,由于新技术的运用,很多“草根阶层”可以更直观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且没有诸多限制,微电影走向平民化的趋势不可避免。本文通过现实案例阐述微电影未来发展的趋势。【关键词】微电影;发展趋势;年轻化;品牌化;商业性中图分类号:J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98-02一、中国微电影发展趋势概述(一)专业制作趋势。以前专业的摄像器...
浅谈中国当代主流电影的发展现状摘要:21世纪的中国电影逐步走出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低谷,在电影的创作总量和票房收入上都取得了进展。这一时期,强调视听效果的“中国式大片”成为中国当代电影的主流,如《英雄》《十面埋伏》《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等。在夸赞荧幕上的视觉奇观的同时也有不少人提出中国大片在叙事上单薄的诟病。在这些赞誉与谩骂的背后,我们不禁要思索,中国当代主流电影如何摆脱...
浅论中国十七年电影中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摘要:本文以《青春之歌》《早春二月》为文本,试图通过中国十七年电影中女性知识分子的形象,来分析知识分子这一形象在十七年大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背景中的表现。电影《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早春二月》中的陶岚都是典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她们敢于冲破封建社会的束缚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获得女性自身的话语权力,独立并且不受制于男性。...
嫩江流域城市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策略【摘要】作为微电影的一个分支,城市微电影以独特的城市视角,成为促进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造城市品牌的新媒体渠道。本文以嫩江流域中心城市齐齐哈尔市的微电影发展情况为例,为促进本区域的城市微电影创作提出建议。【关键词】嫩江流域;微电影;城市微电影中图分类号:J9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286-01一、城市与微电影虽然到目前为止,城市微电...
论中国史诗性大片和魔幻电影的创作对史诗性大片和魔幻电影,人们总有一种潜在的心理期待,那就是这些影片应该是辉煌宏大的正剧,或者是崇高庄严的悲剧,主题应该深刻而高远,内容应该充实丰满,充满强烈的戏剧冲突,人物形象应该是典型的不可取代的“这一个”,合乎故事所设定的环境,形式和内容应该是高度统一的。合于此道,西方的《指环王》成为了经典,也成为了一座高峰。在中国,从《蜀山传》到《魔比斯环》、...
论中国类型电影发展的生态性建构李岩---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摘要】在中国,类型电影问题主要是针对国产电影发展生态失衡提出的。中国类型电影形成、发展之路有自己独特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西方的类型电影是历史实践中的现象描述与理论总结,而在中国,类型电影更多是在理论引导下...
论九十年代以来战争题材电影中的爱情表现【摘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战争题材电影在陈述故事、制作和营销等诸多方面,吸收和借鉴商业电影的运作模式,转变陈述故事策略,从而呈现出与商业、娱乐相互结合的特征。与此同时,战争题材电影中的爱情也在顺应着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的发展。【关键词】战争题材;爱情;商业化中图分类号:J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