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课程讲解《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的历史背景和内容结构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写作的历史背景(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是革命实践提出的新要求同任何一部经典著作一样,《形态》一书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了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而写作的。1845年1月,法国政府在德国反动政府的要求下。把马克思逐出巴黎。马克思被迫来到了布鲁塞尔,接着恩格斯也来到了那里。当他们在布鲁塞尔再次会见时,新的迫切的斗争...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_(原文)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_(原文).txt48微笑,是春天里的一丝新绿,是骄阳下的饿一抹浓荫,是初秋的一缕清风,是严冬的一堆篝火。微笑着去面对吧,你会感到人生是那样温馨。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①]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目录)[Ⅰ]1A.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31.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哲学6[Ⅱ]15[Ⅲ]42[IV]48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83...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唯心史观的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唯心史观的批判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时期的重要著作,唯物史观的创立则是这一著作的核心内容。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人出发,依据生产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社会运动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剖析了以往存在的各种形态的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厘清了历史发展的现实脉络,指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一、对历史前提的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笔记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称“形态”)——读书笔记一、增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提纲”中,马克思揭露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以及所有以前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消极直观的性质,对人的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不了解。马克思强调指出革命的实践活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费尔巴哈抽象地、非历史地考察人。而马克思提出...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节选)内容提要和注释内容提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详细制定和构建“新唯物主义”理论时期所撰写的最重要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系统地论证和阐发了他们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它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所撰写的唯一部专门详尽和系统阐述其哲学基本原理的著作。[I]这一...
从徳意志意识形态看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思想《徳遺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唯物史观的诞牛地,其标志是提出了生产关系、生产力概念并对二者关系做了深刻说明,在这个基础上,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理论全面形成。这己是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然而这一观点并不是对《形态》的准确把握。本文将尝试换一个角度对《形态》,进而对主要山马克思创建的啡物史观,加以解读。《形态》中有这样一段论述:由于费尔巴哈...
试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共产主义思想王国富(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6)摘要:马克思从哲学层而探讨共产主义思想,论述私有制和分工导致人的异化状态,进而提岀共产主义作为消灭现存杲化的现实活动,必须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和分工对人的生存活动的消极影响,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为消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关键词:...
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的研究扌商要:分工概念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个核心概念,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徳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对它的研究一以贯之。通过对分工概念的剖析,他找到了“白然分工”、“社会分工”、“真实分工”的区别,发现了“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根源,通过对“界化劳动”和“私有财产”本质的批判,找到了通向自山人联合体的道路。关键词:分工弄化劳动私有财产分工概念是马克思唯物...
2022年整理学习《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体会.doc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学习《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一点体会《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它标志着唯物史观的确立,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同以往就哲学的彻底决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至关重要的是,马克思在本书中具体,全面地阐释了被恩格斯称为马克思最伟大发现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唯物史观的实质是什么呢?就是这句“不是意识决...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高乔楠(合肥学院外语系,安徽合肥230000)Summary:《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新世界观思想的具体展开,它以人类社会实践为出发点,全方位、多角度地引申出一个新的哲学构架。本文通过分析、解读这一全新哲学构架的理论基点——实践,来开展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视界的理解与思考。Keys:实践;意识;自然;生产A811.1:A:1673-2596(2013)09-0051-02《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理论思想胡朝通,张亚斌(贵州遵义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贵州遵义563003)Summary: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思想论述了分工制约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和国家;分工包含的矛盾只有通过消灭分工来消解等方面的重要内容。正确认识《形态》中的分工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当下存在重要的现实意义。Keys:分工;斯密;马克思;现实意义A81:A:1673-2596(2012)01-0057-03...
浅谈《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杨洋(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Summary:《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重要的文献,其主要的理论贡献在于:首先基本上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特别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一次飞跃,并开创了科学的实践观点,阐释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以及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等思想。这些重要思想,为...
从实践观点到实践的唯物主义_德意志意识形态_中唯物史观的确立东方企业文化天下智慧2022年5月从实践观点到实践的唯物主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的确立闫青(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沈阳,110136)摘要:1844~1846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立场和政治立场发生转变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马克思提出了实践的观点,并以理论的形式表现在其早期著作中,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探析马克思恩格斯的“以人为本”思想从《德意志意识形态》探析马克思恩格斯的“以人为本”思想摘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具体表现为:它无论哪方面的内容,都离不开人的问题,通篇都表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在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在人的问题上的错误思想的批判中充分表现出来的;其对唯物史观的表述蕴含了丰富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有制形态演进思想的再认识贾云秀1杨文圣2(1.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石家庄河北050031;2.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河北050024)【摘要】学界对《形态》中所有制形态的演进问题一直存在较大分歧,而这直接关系到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问题,因而以文本为据再现马克思恩格斯所有制形态演进思想的本真势在必行。从《形态》文本来看,马克思恩格斯是以分工和分配为依据,将人类社会所有制形态演进描述为:“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李晓旭南京林业大学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形成史上和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中心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的变革,全面制定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彻底批判了以往一切错误的唯心史观。开创了唯物史观的基础,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现实的个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全名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地位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文本,该文本自前苏联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第一次全文发表以来至今,始终是马克思哲学研究的热点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当然,也揭示了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规律,...
《德意志意识形态》-陕西师范大学.《德意志意识形态》[III]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於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