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道德经”的相关文档,共224条
  • 谈老子《道德经》中的修行方法

    谈老子《道德经》中的修行方法释迦牟尼佛说法49年,讲证道的方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而老子在《道德经》中讲证道的方法只讲了一种:“致虚极,守静笃。”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原文]《道德经》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B][注解]证道的唯一方法就是:...

    87.5 KB
  • 老子其人与《道德经》的故事

    老子到底究竟是谁?人们对此争论不休,原因是起源于《史记》。《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

    14.26 KB
  • 老子道德经章节翻译-【老子第十五章】

    老子道德经章节翻译-【老子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翻译】: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其微妙玄通,真是深不可识。由于深不可识,只好勉强来形容他:其审慎好像冬天过江,谨守好像畏...

    12 KB
  • 老子道德经章节翻译-【老子第九章】

    老子道德经章节翻译-【老子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翻译】:抓在手里冒尖儿流,自满自溢,不如罢了吧。千锤百炼的锋芒,也长不了的。金玉满堂,你能守多久呢?富贵而骄,是自取灾祸啊!大功成了,名份有了,自己便隐去,这正是上天之道。

    10 KB
  • 老子道德经全文

    老子道德经全文老子:「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道德經」: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

    40.5 KB
  • 古代的童话《道德经》是科幻经典

    古代的童话《道德经》是科幻经典科幻经典《道德经》老子曾在两千年前就专为互联网写过一段话:“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不出家门就知道天下所有事。不往窗外看(不含视窗)就明白大自然的法则。出门旅行走得越远的人,知道得越少越傻。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子不愧是一位科幻大师,《道德经》则堪称两千年前的科幻经典。自学无忧老子确实是一位先哲。他不仅预见到了互联网的出现,还预见到了应试教...

    15 KB
  • 翟鸿燊《道德经》应用智慧

    著名国学应用大师讲国学之大智慧三--------《道德经》应用智慧讲稿主讲:翟鸿燊第一讲君人南面之术所谓“君人南面之术”,其现实意义是指领导人都智力之术、管理哲学。它出自班固《汉书、艺文志》。虽然班固是针对道家说的,但《道德经》是他做出如此概括的主要依据。“道”是老子要求君王们走的路。学国学不是复古,学国学的内容包括:1、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人与自然的关系;3、人、自然和道之间的关系。大家知道,释迦摩尼...

    42 KB
  • 道与人——老子《道德经》思想精华讲座

    道与人——老子《道德经》思想精华讲座彭蕾:经过今天一天密集的信息碰撞,今天晚上请到重庆缙云山国学院院长孙凤仁教授给我们做老子《道德经》的分享,大家可以把今晚的课看成很轻松的分享过程。孙院长很少出来讲课,原来他也是做企业的,这些年一直在山上清修,这次也算是破例,我个人非常感谢孙院长,希望借助大家的热烈掌声欢迎他。孙凤仁:非常荣幸跟大家分享《道德经》的精华,首先感谢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为我提供这样一...

    53.5 KB
  • 道德经中的语文教育之道

    道德经》中的语文教育之道作者马得清《道德经》正是一部蕴含“伟人伟大体悟”的经典之作,在求得对它“无穷无尽的解释”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幸运地得到这样的认识——语文教育的“教”就是为了“不教”。夜读《道德经》,明月正当空。室内读一读,再去阳台上诵一诵,面对浩渺的宇宙,许多感悟就会从心底涌上来。原来,不论是科学之道,还是社会之道,抑或人生之道,大凡人类想要探明的“道”,正如我们月下看世界,说清晰却又...

    20.5 KB
  • 道德经与团队管理(陈沛亮)

    道德经与团队建设——-易道智慧主讲:陈沛亮课程背景易经,群经之首,此为祖经。道德经,万经之王,此为宗经。合称祖宗。此二者互为阴阳,不二如一。认祖归宗,找到本源,是所有文化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也是企业长青的根本基石和灵魂!无根的花朵必然枯萎,没有灵魂的躯壳何能长久?没有灵魂的企业,有何前途?两大最神秘最神奇的经典,究竟蕴藏什么密码?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何以易道智慧提升管理者心性修为与人格魅力...

    23.5 KB
  • 道德经英汉对照打印

    道德经一章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TheTaothatcanbetroddenisnottheenduringandunchangingTao.Thenamethatcanbenamedisnottheenduringandunchangingname.(Conceivedofas)havingnoname,itistheOriginatorofheavenandearth;(conceivedofas)havinganame,itistheMotherofallthings.Alwayswit...

    126 KB
  • 道德经养生理念浅悟

    道德经养生理念浅悟辛一山原创|2011-03-0215:03|道德经微妙玄通,讲的是世界运行的规则和道理。古人阶级分化明显,统治阶级甚或条件优越,因此延长寿命时他们的最大需求。常年累月对养生经验的发展和验证,使我们的先人有着极其丰富的养生经验,有些养生经验认识甚至是我们现代都想不到的。道德经为阐明“道”理,有很多的章节是依据古人容易理解的养生经验来说明的。故而道德经中存在着很多的养生经验和正确观念。古代已有很多...

    21 KB
  • 道德经田英章硬笔行书字帖

    道德经》《道经》0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0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03.不尚贤,使民不争...

    25.5 KB
  • 道德经名言及翻译讲解

    道德经名言精选及翻译讲解道德经名言精选及翻译讲解(一)给大家介绍一些老子的名言。为什么要学习老子名言呢?我们先来了解以下老子。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

    21.45 KB
  • 道德经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姓名张馨月学号2012102229老子的“道”的观点内涵深厚,《道德经》作为其思想的概括与总结,从人与万物的本源——“道”上阐述了宇宙万物的规律,指出万物本源“道”的行为特点就是人类应效法的法则。并且告诉人们,很多问题可以求“道”来解决,让人们通过顺应“道”来使人生变得更加顺畅与完满。从道德经中收获“道”的智慧。《道德经》里“道”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内涵。第一、“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初本原;第二、“...

    12.78 KB
  • 道德经的逻辑和智慧系统概述

    道德经》的逻辑与智慧系统概述一、《道德经》的整体逻辑和智慧系统不同于西方经典的逻辑严谨、语言明确,国学经典深奥晦涩、语言多义,以至于当代颇多学者,据此认为我们的古人缺乏逻辑思维,甚至由此判定我国古代没有所谓的真正的哲学。如果他们能体味到《道德经》的奥妙,就会发现此言的确差矣。我们的古人相信宇宙有一种逻辑,这一逻辑支配着整个宇宙井然有序地运作。所以,他们在写作时,往往撇开了极为繁琐的逻辑论证而...

    88 KB
  • 道德经的奥秘第二讲-上士闻道

    易经的奥秘(外:道德经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自古以来人们对这六个字有着众多的解释,因为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理解,自断句读。曾仕强教授认为,这一句话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读法: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这三种读法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而这六个字究竟应该如何解读呢?)第二集:上士闻道:我们看书都喜欢讲一句话,叫做开宗明义,就是说一开始就要告诉我们,它要讲的是什么。道...

    687.34 KB
  • 道德经导引 附 你所不知道的世界之老子真相 南山空同

    南山空同道德经导引众人读《道德经》,多是掰开了、揉碎了,一个字一个字的来解。然而“执微者,必失其著”。本图将以总纲的形式,将《道德经》上下两篇的内在联系展现出来。人俗称,《道德经九九八十一章,却不知,其上下篇各有九部分,每部分有各小节,展现给大家,权当导引。部分篇节总纲原文概要全文导引一章名与实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也,两者同出而异名。二章天然道德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圣...

    155 KB
  • 草树先生解读《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

    无为解读《道德经》第四十五章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如诎大巧如拙大辩如讷②躁胜寒靓胜炅③请静可以为天下正本章导读:草树先生认为,本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①部分阐述的是,自然的圆满和在世俗之人看来的圆满,以及真正最好的方法和世俗之人所认为的最好方法,其标准似乎常常都是相反的。第②部分通过比喻告诉我们,自然无为的心境与世俗观念所存在的对立关系就好比物理世界的对立关系一样,存在相互转化的关...

    22.5 KB
  • 61.道德经修炼的智慧2

    61.道德经---修炼的智慧2发表时间:2012-01-0622:32:29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卅根辐条围成一个轱辘,因为中间有空车才能行进。燃烧粘土使其成为器皿,因为中间有空器皿才能容纳。开凿门窗建造居室,因为中间有空居室才有光明。有形的东西之所以被人们利用,是因为看不见的无形在起作用这一段...

    22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