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期末大练兵2003年7月3日中央电大李平一、填空题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1.同样是描写土改运动,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等小说,明显不同于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作品。2.所谓“二革”创作方法,又称“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是指“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的结合。3.一般认为,出现在“文革”前的“样板戏”的主要构成是“京剧现代戏”,而“京剧现代戏”的创作开始于年。4....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上)必读作品阅读指导(共40篇)2003年5月1日中央电大李平鲁迅小说散文五篇1.《狂人日记》《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后收入《呐喊》。全文由文言小序和13节正文组成。《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作者首次署笔名“鲁迅”。作品通过一位“迫害狂”患者的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叛逆封建礼教,受到迫害而发狂的狂...
中国现代文学阅读书目理论部分钱理群等:《现代文学三十年》《返观与重构》洪子诚:《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发展概述》杨义:《现代小说史》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李欧梵:《铁屋子的呐喊》《现代性的追寻》〈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学在中国〉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王润华:《老舍小说新论》《沈从文小说理论与作品新论》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专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考试大纲紧急提醒:《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同一课程名称之下的本科、专科所使用的教材是完全不同的。现在已是期末复习阶段,如果不能有针对性地使用考试大纲,会影响到期末考试。自2011年11月24日发布期末复习资料以来,依然有一些教师未意识到本专科考试大纲的差异。故在此紧急提醒广大老师和同学,此处的考试大纲适用于汉语言开放...
09秋汉文专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复习题期末复习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祥子和虎妞是(作者)的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2.五六十年代以后,老舍最成功的作品有话剧《茶馆》和未完成的长篇小说《》。3.在《春之声》中王蒙采用手法作为小说的基本结构方式。4.王一生是(作者)的小说《》中的人物。5.汪曾祺的《故里三陈》由、、三个独立的短篇构成。6.《孕妇和牛》的作者是。二、不定项选...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试卷B答案试题1:分析阿城的小说《棋王》(节选)要点:(仅作提示)小说描写了一个外号叫“棋呆子”的知青王一生的故事。作家有意识地淡化了王一生作为知青的社会角色与身份,淡化他的社会思考和政治意识,淡化了他的下放生涯中关于劳动、苦难等内容。没有描写他与环境的直接矛盾冲突,而重点突出与强调了他的生存意识和存在方式,即着重描写王一生关于“吃”和“下棋”两件事情。...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文本细读提示《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的第一学期学习学习中国现代文学部分,第二学期学习中国当代文学部分。现代文学部分第一编小说一、鲁迅的小说:《在酒楼上》、《铸剑》教学内容:阅读《在酒楼上》、《铸剑》教学要求:1、了解学术界对《在酒楼上》的潜在作者、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分析的两种观点。(见教材的“阅读提示”)2、《在酒楼上》这篇小说关于“废园”里的“老梅...
华锐学院中文系系级重点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我院中文系第一批重点建设的两门课程之一。学校对我系的重点课程的建设极为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采取了诸多相应措施,进行了非常有效的目标责任管理,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本课程建设的整体构想和基本做法简单介绍如下:一、课程目标(1)学习本课程将使学生获得对中国文学(现当代文学阶段)发展过程及其特点的正确认识...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资料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学习本章的目的与要求本章综述了1917年文学革命开始至1949年9月30日止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状况,对三个时期现代文学的流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对现代文学发展概况有基本的了解。对每个阶段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论争、文学流派及思潮状况要重点掌握。考核内容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华中师范大学一九九八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科目: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一、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学衡》2、“两个口号”的论争3、新歌剧4、战国策派5、魏连6、干预生活7、根本任务论8、三个崛起9、文学寻根和寻根文学二、按照要求填写代表作(每题一分,共10分)1.文学研究会:长篇小说(),短诗(),抒情散文()。2.冯至:主要诗集(),短...
中国现当代文学代表作家与作品§1、鲁迅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的总主题是反封建,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揭露批判极其深刻。1、多数作品描写了封建势力对人民压迫及制造的一系列人生悲剧,主人公主要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阿Q、孔乙己、祥林嫂,他们以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血泪人生,控诉封建社会的黑暗。如孔乙己身受封建科举制度和等级观念...
一、学科点基础阅读书目: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钱理群等:《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洪子诚:《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五卷本)》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葛红兵主编:《20世纪中国文艺思想史论(三卷)》鲁迅等主编:《新文学大系》(包括最新出版)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王晓明等编:《中国现代思想文选》钱穆:《中国历代...
鲁迅(周树人):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朝花夕拾》冰心(谢婉莹):《斯人独憔悴》叶圣陶(叶绍钧):《这也是一个人?》《潘先生在灾难中》《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李太太的头发》《英文教授》王统照:《沉思》《微笑》王鲁彦:《柚子》《菊英的出嫁》彭家煌:《怂恿》台静农:《拜堂》许钦文:《鼻涕阿二》蹇先艾:《水葬》许杰:《惨雾》郁达夫:《沉沦》《茑萝行...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训练集锦一、填空题1、1956年提出的为新中国文艺界解放思想、繁荣创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2、所谓“两结合”指的是和的结合。3、徐秋斋是中的农村下层知识分子形象。4、在革命历史小说《红岩》中,忍辱负重、为革命隐姓埋名、装疯三年之久的人物是。5、女作家宗璞十七年时期的代表作为,新时期的代表作则是采用意识流手法创作的。6、的历史小说《李自成》广阔的再现了历史生活,艺术地反映了历...
1:伤痕文学,代表人物有卢新华、刘心武、王亚平。代表作品:《班主任》/刘心武《伤痕》/卢新华《灵与肉》/张贤亮《爬满青藤的木屋》/古华《本次列车终点》/王安忆《我是谁》/宗璞《将军吟》莫应丰《芙蓉镇》古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走出迷惘》辛北2:反思文学,代表人物有王蒙,张贤亮,梁晓声等。代表作品: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茹志鹃的《剪接错了的故事》方之的《内奸》古华的《芙蓉镇》王蒙的《布...
当代文学部分阅读书目一、作品部分50-70年代小说阅读目录:中短篇小说: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路翎《洼地上的“战役”》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李国文《改选》宗璞《红豆》邓友梅《在悬崖上》陆文夫《小巷深处》赵树理《“锻炼锻炼”》周立波《山那面的人家》李准《李双双小传》茹志鹃《百合花》孙犁《铁木前传》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刘澍德《归家》康濯《水滴石穿》、《春种秋收》杜鹏程《在...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1.《<书海夜航>二集序》中讲了一个关于僧人与士子对话的故事,这个故事原出于()A.《书海夜航》B.《夜航船》C.《夜航集》D.《书海夜航》二集2.小说《将军族》讲述了()A.一对知识分子夫妇的殉情故事B.一对国民党将军夫妇的殉...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集锦1、简述《红灯记》与《沙家浜》中的“隐形结构”。2、“样板戏”又称作“革命现代京剧”。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极其特殊的称谓和现象。产生于六十年代,流行于文革时期。它是对传统京剧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改革,由于江青的参与,样板戏过多地与“阶级斗争”的政治现实相联系,形成“三突出”、“三结合”等一系列模式化的文学观念,给文革期间的创作造成恶劣的影响。习惯上将京剧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