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代数”的相关文档,共37条
  • 常用数学符号大全,关系代数符号

    1几何符号⊥∥∠⌒⊙≡≌△2代数符号∝∧∨~∫≠≤≥≈∞∶3运算符号×÷√±4凑集符号∪∩∈5特别符号∑π(圆周率)6推理符号|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ΓΔΘΛΞΟΠΣΦΧΨΩαβγδεζηθικλμνξοπρστυφχψω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Ⅻ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 ∶∷∽≈≌≒≠≡≤≥≦≧≮≯⊕⊙⊥⊿⌒℃指数0123:o1...

    23 KB
  • 中国古代数学史存在互相矛盾的结论

    中国古代数学史存在互相矛盾的结论中国古代数学的研究,目前存在着一些彼此对立的研究结论;正确地分析存在着的矛盾结论,无疑会有助于人们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数学,同时也会使人们对数学史研究的方法和评价标准有新的认识。一、几个有代表性的矛盾结论如何评价中国古代数学,如何评价在中国古代文明中数学的作用以及它取得的成就是每个数学史学者关心的问题。但是目前的一些研究却有着一些矛盾的结论,这些矛盾的结论往往是围绕着认...

    16.71 KB
  • 浅谈七年级学生学习代数知识的策略

    浅谈七年级学生学习代数知识的策暁摘要:七年级代数知识是在小学算术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数,使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抽象化和公式化。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产生一些困难,特别的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代数,对代数的了解有一定的困难,在这里就初中代数的特点和学生学习代数谈谈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初中;代数;概念【中图分类号】G633.6代数知识是在算术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來的,其特点是用字母...

    62 KB
  • 最全面论述中国古代数学史存在互相矛盾的结论

    精品word可编辑资料-------------论述中国古代数学史存在相互冲突的结论第1页,共13页-------------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精品word可编辑资料-------------论述中国古代数学史存在相互冲突的结论【内容提要】中国古代数学史的争论结论中,在数学的思维方式、理论构造、珠算评判等方面存在相互冲突的结论,造成这些冲突的缘由既有方法论层次上的问题,也有中西古代数...

    68.12 KB
  • 海州地区小学生代数思维水平的调查研究

    海州地区小学生代数思维水平的调查研究[摘要]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过渡,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利用带有未知数字的式子,来探究学生的思维方式,是目前研究学生算术思维和代数思维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调查分析发现,同一年级的学生主要处于算术思维水平;不同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女生的思维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关键词]海州地区小学生算术思维代数思维[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

    39 KB
  • 谈刍议高中代数排列组合的解题策略

    谈刍议高中代数排列组合的解题策略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197-01排列和组合是高中数学教与学的一个难点,虽然高考中所占比重不大,但试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机动性和综合性,教学中乂涉及到分类与整合、转化与化归、正难则反等多种思维方法,又是概率的基础。排列组合作为高中代数课本的一个独立分支,因为极具抽象性而成为“教”与“学”难点。有相当一部分题冃教者很难用比较清晰简洁的语...

    21 KB
  • 高等代数100道题及答案解析

    1)解:02)解:3)解:4)解:5)解:6)7)解:8)解:9)解:10)11)解:12)解:13)解:14)解:15)解:16)解:0.17)解:18)解:19)解:20)解:21)解:22)解:23)解:24)解:25)解:26)解:27)解:28)解:29)解:30)解:31)解:32)解:33)解:34)解: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解: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

    3.36 MB
  • 第6单元第一节数与代数第4课时数的运算(2)课堂作业有答案-(人教数学六年级)AlPllM

    第4课时数的运算(2)一、看谁算得又快又对。6.51-2.75=()2.4x3=(8)3-25%=()2x1亠2x1_x—亠一x—:()87474二、在里填上“〉”“v”或=。4.5x0.750.757x00亠I995x135_》1345x9x010+(0-9-1814814三、计算。3.12亠15+4.718x1亠1x85亠(5+3+1)8888425.27+3.62+7.3898x10217.95-(3.98+7.95)16.2亠4.5亠23600亠(36亠7)48亠(-)643四、估算8.5-(5.6+4.8)-1.31.25x16X87.85x99+7.8549.2X65=()72.72-3.6=()2985+3054^(798-305396X8〜()42X39...

    20.39 KB
  • 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数与代数知识梳理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数与代数知识梳理一知识点一:整数1、整数的范围整数包括自然数和负整数,或者说整数由正整数、零、负整数组成。(1)自然数自然数的意义: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0,1,2,3,4,5,..叫做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非“0”的自然数都是若干个“1”组成,所以“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1也是最小的一位数。“0”的含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

    25.5 KB
  • 六年级数学上册专项训练-数与代数形成性评价试题扫描无答案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数学上册专项训练-数与代数形成性评价试题扫描无答案人教新课标

    164 KB
  • 因子vonNeumann代数上完全保-Jordan零积的映射的研究

    因子vonNeumann代数上完全保*-Jordan零积的映射的研究刘红玉霍东华摘要:为了研究因子vonNeumann代数上完全保*-Jordan零积的满射的刻画问题,依据双边完全保*-Jordan零积和双边2-保*-Jordan零积的定义,采用完全保持的方法,证明了如果Φ是vonNeumann代数A到B的一个满射,则Φ是线性或共轭线性*-同构的非零常数倍。关键词:双边完全保*-Jordan零积;双边2-保*-Jordan零积;因子vonNeumann代数DOI:10.15938/j.jhust.2018.06.027:...

    527.49 KB
  • 高等代数北大版教案-第6章线性空间

    第六章线性空间§1集合映射一授课内容:§1集合映射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集合映射的有关定义、运算,求和号与乘积号的定义.三教学重点:集合映射的有关定义.四教学难点:集合映射的有关定义.五教学过程:1.集合的运算,集合的映射(像与原像、单射、满射、双射)的概念定义:(集合的交、并、差)设是集合,与的公共元素所组成的集合成为与的交集,记作;把和B中的元素合并在一起组成的集合成为与的并集,记做;从集合中去掉属于的...

    1.1 MB
  • 数与代数教学研究论文

    数与代数教学研究论文开放式教学,渊源于科恩1969年创建的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型;同时,还渊源于斯皮罗1992年创建的”随机通达教学”和”情景性教学”--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理论模型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内部心理表征过程教师的角色是思想的”催化剂”与”助产士”。教师不应把主要精力局限于所教的内容上,而应注意学习者的心态变化。教育的目标是教师...

    24 KB
  • 数与代数部分的教育价值探索论文

    数与代数部分的教育价值探索论文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不禁让我重新对这一理念加以剖析。19世纪恩格斯说:“数学是关于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而作为数学学科三大部分之一的数与代数部分,它是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经典内容它在义务教育的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教育价...

    13.5 KB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总复习数与代数教学设计

    总复习数与代数(第2课时)主备人:审核人:复备人:备课时间: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9、101—102页;教学目标:1.在“练习”的典型题目解决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提升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感受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2.养成回顾、反思、梳理的良好习惯,逐步学会总复习的方法。教学重、难点:构建知识网络—专项训练—综合训练—总结评价—拓展延伸。用恰当的方法总结...

    12.43 KB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总复习数与代数1教学设计

    总复习数与代数(第1课时)主备人:审核人:复备人:备课时间: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9、101—102页;教学目标:1.在解决“独立思考”的问题中,主动回顾本学习已学内容的相关知识,再次巩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初步梳理构建出同一领域一些内容的知识网络图,体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体把握知识与方法。2.在“互相启发”的学习中,通过充分交流前面学习中所积累的经验,分享收获、体会与智慧,加深对...

    13.82 KB
  • 近世代数模拟试题-附详细答案

    近世代数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设A=B=R(实数集),如果A到B的映射:x→x+2,x∈R,则是从A到B的()A、满射而非单射B、单射而非满射C、一一映射D、既非单射也非满射2、设集合A中含有5个元素,集合B中含有2个元素,那么,A与B的积集合A×B中含有()个元素。A、2B、5C、...

    318.5 KB
  • 高等代数试题2附答案

    科目名称:《高等代数》姓名:班级: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在中,向量关于基的坐标为。2、向量组的秩为,一个最大无关组为.。3、(维数公式)如果是线性空间的两个子空间,那么。4、假设的特征根是,特征向量分别为。5、实二次型的秩...

    241 KB
  • 高等代数上试题

    高等代数(上)试题一、(15分)设数域,1、记(其中两两不同),由定义了上的映射,验证是单射但非满射,并求上的映射使(是满射但非单射);2、由定义了上的映射,求上的映射使,并说明是什么类型的映射及与的关系。二、(10分)设M=,其中A、B、C、D均为n阶方阵,A可逆,讨论M的求逆问题:给出M可逆的充分条件(计算中所需要的),并当M满足这一条件时求M的逆矩阵(由A、B、C、D来表示)三、(10分)证明若,则,并指出两不同...

    66.5 KB
  • 2020年整合高等代数II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A卷名师资料

    高等代数(II)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A卷)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Lx1L1?xxP、线性空间的两个子空间的交1?????????,...,,,...,,是n维线性空间2、设V的两个基,与n21n12?????????,...,,,...,,的过渡矩阵是由C,列向量X是到Vn12n12?????????,...,,,...,,??下在基下的坐标,则中向量在基n12n21的坐标是3、设A、B是n维线性空间V的某一线性变换在不同基下的矩阵,则A与B的关系是??2???,?1,1,3的个行列式因子分别为:...

    141.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