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几点建议李怀琴2012年下半年我校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将全面使用高中课标教材,由于现行的初中和新课改下的高中在教材教法以及教学理念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对于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教学的内容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以及学习方法的衔接将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因此本人认为抓好高中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是实施好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的第一步。一、高一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一)学法的原因从跟...
对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思考【摘要】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是指初、高中两个学段之间英语教学的顺利“过渡”。本文分析了初高中英语在内容难度、学习侧重点、教材结构、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提出了初高中英语在教法衔接、学法衔接、内容衔接、评价衔接等方面的建议。【关键词】初高中差异英语衔接教学方法内容评价【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07-03初高中英语...
浅谈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高一历史难教难学,一直是困扰着教师和学生的问题。高一历史是一门容易被忽视的学科。当前备中学高一年级大部不分文理科,在激烈的高考竞争和沉重的升学压力下,备中学非常自然地将语、数、外三门高考必考科视为“宠儿”,客观上理科高校和专业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优越性,主观上重理轻文观念的沉淀,必然导致重理轻文的教学管理机制,物理、化学便也成为“嫡系”学科,而包括历史在内的其他学科便当然沦...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分析江苏苏州市吴江区汾湖高级中学(215211)陈刚[Reference]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也在一步步地不断发展壮大,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也直接促使我国教育进行深刻的改革。但是,随着各省高中新课改的实施,初高中课程衔接面临难题。本课题针对这一主题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前提下进行一些初步探索。文章从教学衔接的基本概念着...
浅谈初高中地理教学差异和衔接策略摘要:正确认识初高中地理教学的差异,进行有效的衔接是中学地理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三个方面分析了初高中地理教学的差异,并提出了有效衔接初高中地理教学的策略。关键字:初高中地理教学;差异;衔接【中图分类号】G6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中学地理教学分为初中和髙中两个阶段,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是相衔接的[1]。但目...
关于做好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策略探讨关于做好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策略探讨摘要:完成高中物理的教学任务,是每一个高中物理教师肩上不可推卸的重任。高一物理教师必须在分析初高中物理存在的具体差异的基础上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工作。关键词:高一物理;物理教学;高中物理教师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2-046-1一、高一新生在学习物理方面存在的问题1.初、高中物理教材的跨度太大...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初高中过渡策略冯志坚曹海瀛摘要:高中阶段对于每位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对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高一新生来说,意义似乎更加重大。作为教师,我们要把控好学生初高中知识的过渡、学习习惯的过渡、学习方法的过渡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的过渡这四种策略,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一阶段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数学抽象素养、逻辑推理素养和直观想象素养等。关键词:数学;初高中过渡;核心素养:G63:A:1...
2021年秋季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班会方案坚定信仰跟党走,火热青春献祖国【班会目的】1.学习党的光辉历史,感受党的100年风雨征程。2.深刻领会党的初心使命,厚植爱党爱国的炽热情怀。3.坚定跟党走的决心,立志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班会准备】1.分组准备,由小组确定分享重点。提前两周布置班会任务,搜集整理中国共产党风雨百年中典型的图片、人物、数字、诗歌、歌曲,选出小组讲解员。2.制作班会PPT,下载剪辑所需视频、音频...
2021年秋季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班会活动方案不忘百年奋斗路,披荆斩棘创未来【班会背景】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讴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百年奋斗历程,颂扬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思想,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特设计一节“不忘百年奋斗路,披荆斩棘创未来”主题班会,庆祝建党100周年,激发学生爱党爱国之情,树立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远大理想...
初高中语文区别与学习方法指导摘要:语文学习贯穿于我们的生活始终。随着学习阶段的提升,语文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到了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更加突出。本文拟从初高中语文的区别入手,探求高中语文学习的方法。关键词:初高中语文区别学法指导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81-02初中升入高中后,学生感到高中语文难学,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很难进入最佳学习最佳...
初高中物理教学梯度的形成及对策摘要:高-•物理难教难学,一有是困扰着教师和学生的问题,难就难在初、高中间的教学梯度大。高中物理较之初中物理,在教材内容、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上都存在着很大的梯度。如何化解初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梯度?本文分析了初、高中梯度所在,并提出了化解梯度问题的一些对策。关键词:梯度形成对策【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079(2008)10-0033-01高一物理难教难学,这一...
初高中教师入党自传范文初高中教师入党自传范文导语:向党组织递交自传,是向党组织汇报自己情况的一种形式,也是党组织全面、系统、历史地了解入党申请人情况的重要途径。下面是的初高中教师入党自传范文,欢迎阅读!敬爱的党组织:您好!我叫XXX,汉族,于19xx年2月2日出生在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燕厦乡,现在是通山县燕厦中学一位在职教师。我出生在一个党员家庭,爸爸是多年的老党员,父母都是普通的职工。从小我便知道在党的帮...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研究综述[摘要]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衔接问题由来已久。先通过总结归纳国内外关于衔接教育的研究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再归纳整理国内外关于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研究状况,阐述自己的观点。[关键词]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7-0077-02[作者简介]蒋陆根(1981―),男,硕士,江苏省黄埭中学教师,一级教师。初高中地理教学脱节现象日...
浅析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摘要]文章立足于人教版高中历史课程《历史I》第一单元,比较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高中历史教科书,探讨研究初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衔接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关键词]《历史I》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建设性建议[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6746058(2016)280078任教高一年级的历史课程,笔者都会听到学牛抱怨:“高中历史比初中历史难多了!”...
临洮三中关于做好初高中教育教学衔接的实施方案临洮三中2016.8临洮三中关于做好初高中教育教学衔接的实施方案为贯彻《临洮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做好初高中教育教学衔接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班级管理水平,将初高中知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管理方法和理想教育紧密衔接,使学生从初中平稳过渡到高中,继续保持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制定《临洮三中关于做好初高中教育教学...
浅析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浅析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摘要: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关系到高中英语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地实现,解决初高中英语的教学衔接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探讨影响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因素和提出相应的策略,从而促进英语教学的承前启后及自然过渡。关键词:英语教学衔接对策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XX)01-0102-021引言2...
优化教学环节,促进初高中衔接【摘要】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要了解学生数学能力的实际水平,并引导学生改变数学学习方法,尤其是高一的新生,教师应帮助他们完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数学的技能,以适应高中的大容量、快节奏的学习。因此做到初高中数学的有效衔接尤为重要。【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中图分类号】G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1)11-0076-011要了解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有何不同从教材内容和...
课改进程中的初高中化学衔接策略刍议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b)-0138-02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个学科针对各自的教学问题进行了教学改革,以完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标。一直以来,化学学科都被认为是一个较难学习的学科,因此,针对这个问题,化学教学改革的重点便将其注意力转移到解决这个难题上,该文主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探讨化学学科在初高中知识和教学衔接的内容...
分析新课程理念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情感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都被列入了教学应用的实践范畴,初中课本最后所讲的是力学原理,而高中课本第一讲所讲也是重力学的知识,因此,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十分重要,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连贯化,迅速适应高中的物理课堂,也有利于教师授课的便捷性以及目的性、针对性。【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现有初高中数学教材存在以下“脱节”:1、绝对值型方程和不等式,初中没有讲,高中没有专门的容却在使用;2、立方和与差的公式在初中已经删去不讲,而高中还在使用;3、因式分解中,初中主要是限于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三项式的分解,对系数不为1的涉及不多,而且对三次或高次多项式的分解几乎不作要求;高中教材中许多化简求值都要用到它,如解方程、不等式等;4、二次根式中对分子、分母有理化初中不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