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传教士”的相关文档,共10条
  • 试论女医学传教士及中国近代护理教育

    试论女医学传教士及中国近代护理教育摘要:中国近代史上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一女医学传教士,她们扮演着多重角色一一女性、传教士、医学工作者。正是这样多重的身份,使得她们成为支撑基督教在华传教发展的重要力量。抛开宗教传播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这样一个群体对西医传入中国,特别是对中国近代护理学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键词:女医学传教士;中国近代护理学;维奥拉•费舍中图分类号:G719文献...

    44 KB
  • 传教士翻译活动概述

    传教士翻译活动概述1.跨越时间明清之际的天主教耶稣会士在我国的翻译活动,一般以明万历年间利玛窦东来为始,到清康熙帝晚年禁教止,约为二百年。2.兴起和衰落的原因兴起原因世界:明末清初,正值欧洲国家经过文艺复兴,产生了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建立了近代科学体系。十六世纪欧洲一部分国家进入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殖民主义者作为资产阶级先遣队开始了对外侵略扩张。中国:国力衰微之时,中西科技落差悬殊,士大夫希望国富民强,对西...

    40 KB
  • 传教士“西学东渐”

    传教士的西学东传近代西方学术之输入我国,可分为二期:第一期始于明万历中叶,盛于清康熙间,至乾隆中叶而绝;第二期,始于清咸丰、同治间之洋务运动,以迄今日。(1)语文学利玛窦著有《西字奇迹》一书,1605年在北京出版,系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汉语,注读汉字。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出版物,《西字奇迹》原书已不容易找到,据说,梵蒂冈图书馆尚有藏本。其后,1626年又有金尼合(TrigaultNicolas)着《西儒耳目资》...

    33.14 KB
  • 传教士时期的主要代表翻译家

    传教士时期的主要代表翻译家传教士翻译时期,也就是明末清初时期,中国掀起了第二次翻译高潮。这次翻译多采用中国人和外国人合作翻译的形式,即先由外国人(传教士)口译或者初译,再由中国人笔受或者润色。外方有名的翻译代表有利玛窦等,中方有名的译者有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王徵、魏象乾。本时期的翻译跳出了宗教翻译的藩篱,以科技翻译为主,将翻译与爱国主义紧紧结合了起来。一、外国方面利玛窦(1552--1...

    23.5 KB
  • 商人、传教士与西方“中国学”的转变【文化研究专业论文】

    商人、传教士与西方“中国学”的转变【内容提要】从1820年代起,来华英美新教传教士和商人通过他们在中国创办或支持的出版媒介和他们的著作,批判并否定在此之前以耶稣会士为主的天主教传教士对中国的认识与研究。他们认为中国文明是一种停止的、没有历史的文明;中国的民族特性是由排外、迷信和其他恶劣品质构成的;中国法律和司法制度则是以残忍、腐败为特征的,而这又与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密切相关。在这些观念...

    39 KB
  • 基督教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的盲人音乐教育——以安格妮丝郭士立、穆瑞为例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104JournaloftheCentralConservatoryofMusic基督教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的盲人音乐教育——以安格妮丝郭士立、穆瑞为例宦宏字摘要:清末的基督教传教士在引进和推广盲残疾人职业培训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在盲人技能培训及就业问题上多有贡献。针对盲人耳聪的特点,一些传教士注重对盲人音乐技能的培训,因而推动了早期残疾人的音乐教育。但学界对于他们的工作却鲜有研究。本文以中国盲童安格妮丝郭...

    7.22 MB
  • 外国传教士对中国报业的影响

    外国传教士对中国报业的影响学号:1220310102姓名:奚晔峰中国长期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以农业小生产为本,商品经济不发达,新闻传播发展迟缓,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行业。直到19世纪,邸报、京报等古代报纸仍然是主要的新闻传播媒介。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报刊,在产业革命的推动下,迅速实现现代化和大众化,即在报业中运用相关的科技技术成果和经济管理方法,报刊面向社会大众,报业成为独立的社会行业之一。19...

    23.5 KB
  • 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

    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为了学习汉字,他们开始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汉语。1605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Ricci,1552-1610)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迹》,其中有4篇汉字文章加了拉丁字母的注音。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出版物,《西字奇迹》原书已不容易找到,据说,梵蒂冈图书馆尚有藏本。1626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金尼阁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资》,这是一本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字汇。注...

    21.5 KB
  • 近代来华传教士与中国教育改革 胡卫清

    近代来华传教士与中国教育改革-胡卫清胡卫清内容提要近代来华传教士对于中国教育改革提出过各种方案与构想并进行了各种具体的实践活动,这些方案与活动实际上是对世俗殖民主义的一种回应,传教士们力图影响乃至控制中国教育改革运动,希望通过中国政府的力量来最大限度地传播基督教文明,并建立以基督化为统一底色的公立教育模式。关键词传教士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胡卫清,广东韩山师范学院政史系副教授历史学博士521041关...

    25.2 KB
  • 法国传教士殷弘绪对中国医学的研究

    法国传教士殷弘绪对中国医学的研究殷弘绪,Francois-Xavierd’Entrecolles,字继宗,法兰西人,1662年2月5日出生于法国里昂,1681年4月5日人会。他与傅圣泽、樊继训和罗德先等人一起从马德拉斯来到厦门。到达中国后,他很快就因为其出色的语言能力及对中国风俗的理解与传教热情而得到当地人的赏识。此后他接受利圣学神父的任命传教饶州。在雍正禁教时期,北京传教形势日益严峻。特别是对于那些出门不方便的女基督徒...

    22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