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草案)》(2002年)。1.血管性痴呆1.1临床很可能(probable)血管性痴呆(1)痴呆符合DSM—Ⅳ—R的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明显下降,尤其是自身前后对比,记忆力下降,以及2个以上认知功能障碍,如定向、注意、言语、视空间功能、执行功能、运动控制等,其严重程度已干扰日常生活,并经神经心理学测试证实。(2)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临床...
从古代名方中探析痴呆病从痰论治的辨治思路摘要:列举古代医家对痴呆病处方用药,分析方中的辨治思路和用药,认为痰湿存在痴呆病的各阶段,即是标乂是本,处方用药时多加用化痰药,值得临床借鉴。关键词:痴呆病痰湿古代名方化痰药【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63-02痴呆是一种神志异常的疾病,以呆傻愚笨,智能低下,善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中医历代文献对于本病的记载多见于“呆病...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摘要:为探讨针灸配合中药复元汤(主要由鹿茸、杞子、人参、丹参等药物组成)对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将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及针灸中药结合组(简称针药组),每组各30例,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评定表(HDS)评分值、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以及血浆儿茶酚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两组各临床疗效指标均有改善,尤以针药组显著。故认为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补肾...
痴呆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草案)》(2002年)。1.血管性痴呆1.1临床很可能(probable)血管性痴呆(1)痴呆符合DSM—IV—R的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明显下降,尤其是自身前后对比,记忆力下降,以及2个以上认知功能障碍,如定向、注意、言语、视空间功能、执行功能、运动控制等,其严重程度已干扰日常生活,并经神经心理学测试证实。(2)脑血管疾病的...
天智颗粒治疗轻度及中度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天智颗粒治疗轻度及中度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天智颗粒对轻度及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天智颗粒口服,对照组应用毗拉西坦口服,连续观察3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PW0.01)。结论:天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较好,在安全性方而是安全可靠的。关键词痴呆血管性天智颗粒doi:10.3969/j.i...
丁苯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丁苯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丁苯瞅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丁苯瞅200mg,3次/日,连用30天;对照组用尼莫地平片40mg,3次/日,连用30天。两组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控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调整血压、血糖等。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行韦氏记忆量表(WMS),记忆商(MQ),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
路易体痴呆9例临床分析[关键词]路易体痴呆;临床表现;诊断中图分类号:R74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_816X(2014)02_0167_03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40233本病最早由德国学者Lewy于1912年发现了路易小体(Lewybodies,LB),1961年日本学者Okazaki在痴呆患者的皮质神经元中也发现了路易小体,于是开始探讨其和痴呆间可能存在的关系[1,2]。路易体痴呆(dementiawithLewybodies,DLB)是一种以波动性认知功能障碍(f...
中西医治疗血管性痴呆探究概况文章编号:1009-5519(2008)05-0713-03中图分类号:R25文献标识码:A随着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老年痴呆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老年痴呆主要类型之一是血管性痴呆(VasucularDementia,VaD)。VaD是由出血、缺血、急性或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病等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而引起的痴呆综合征,以认知障碍为其主要特征。在我国,VaD的发病率更是居于老年期痴呆的...
中西药结合治疗脑血管性痴呆30例【中图分类号】R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52-02自2007年3月到2012年12月,运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脑血管性痴呆3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院住院和门诊就诊患者,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55〜74岁,平均65.7岁,中医证型的分布为髓海不足10例、肝肾亏虚9例、脾肾两虚4例、痰浊阻窍4例、气滞血瘀3例。1.2西医诊断标准:根...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二):阿尔茨海默病诊治指南(全文)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二):阿尔茨海默病诊治指南(全文)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诊断近三十年来有了很大的进展,在诊断方面,新的标准不断推出,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但治疗仍以改善症状、阻止痴呆的进一步发展、维持残存的脑功能、减少并发症为主要原则。一、AD诊断标准第一个国际公认的AD诊断标准是11014年发表于Neurol...
益智金丹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封三花(河北省中医院四病区050011)【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0111-02【摘要】目的观察益智金丹治疗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探讨益智金丹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00例老年期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服用益智金丹汤剂,每次200ml,每日二次。对照组50例,服用尼莫地平片,每次20mg,每H三次。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依长谷川痴...
液囊空肠导管在老年期痴呆患者中应用[摘要]目的观察液囊空肠导管在老年期痴呆患者中的置管成功率。方法资料收集来源于48例2012年7月〜2013年7月入住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和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的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对其应用常规留置胃管的方法将空肠导管插到胃内,通过胃蠕动将空肠管推到空肠,24h后,X线判断导管位置,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o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结果进行比较。...
血管性痴呆精神行为学症状危险因素探析[摘要]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VD)精神行为学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1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316例非痴呆患者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VD的相关临床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文化程度、长期饮酒以及存在脑卒中等疾病病史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教育文化程度、既往脑卒中病史...
血管性痴呆精神行为学症状的危险因素探讨[摘要]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VD)精神行为学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木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1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316例非痴呆患者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冋归分析法对VD的相关临床因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文化程度、长期饮酒以及存在脑卒中等疾病病史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教育文化程度、既往脑卒中病...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预防概述【摘要】概述血管性痴呆(VD)的病理及诊断,总结血管性痴呆的预防要点,提出血管性痴呆的病人要在医院做系统性治疗,达到阻止恶化,缓解症状的目。【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预防【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095-01血管性痴呆(VD)是引起老年期痴呆的笫二病因,在痴呆中占10%-50%[1]。现就其病理、诊断标准及预防概述如下:1病理VD是一个综合征,不是一...
血管性痴呆的可逆性临床特征;目的通过干预使血管性痴呆可逆转,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脑血管病可通过头CT或MRI得到证实,均给予抗栓药物、尼莫地平、神经康复治疗。结果这些患者的症状出现在脑血管病的早期,呈急性起病,保留部分功能,梗死病灶小,治疗依从性较好,经治疗恢复了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结论通过综合分析,寻找治疗窗,积极治疗,提高了血管性痴呆的治愈率。;【关键词】...
试谈血管性痴呆相关探究及治疗进展摘要:本文总结并分析了造成血管性痴呆症状的相关危险性因素,并且探讨研究了目前治疗血管性痴呆症状的进展程度以及以后展望了以后对血管性痴呆的研究方向。关键词:血管性痴呆治疗诊断因素【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033-01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aD)是指患者的认知功能被损害的综合症状,而导致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脑部缺血或缺氧导致不同程...
辨证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益肾健脾汤辨证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60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肾健脾汤辨证治疗,根据MMSE方法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分别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明显有效19例,冇效6例,无效5例,总冇效率达到83.3%,对照组患者中明显有效10...
纳洛酮治疗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疗效探讨[摘要]目的研究纳洛酮治疗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该院收治的68例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了纳洛酮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缺血状况、智力精神状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