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探析以辽宁为例潘志(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沈阳110004)[摘要]本文对辽宁城镇化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辽宁城镇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辽宁如何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经济转型;辽宁[]F291.1[]A[]1672-2426(2013)09-0038-03作为共和国的老工业基地,辽宁经济转型...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研究陈占锋(国家行政学院,北京100089)[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征用土地量越来越大,与之相伴而生的是大量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由于我国现有的土地征用制度存在土地补偿金低、安置政策不完善等不足,加之失地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缺乏非农劳动技能等,导致失地农民问题日渐突出。部分失地农民尤其是年龄偏大的便成为“种地无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人员,成为新的困...
城镇化过程中拆迁纠纷之成因与对策摘要:拆迁问题是当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拆迁而引起的纠纷频频见诸媒体。分析其中的原因,其核心或者说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当依法行政已写入宪法、法治政府建设已成为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的时候,私与公的对接还存在诸多不和谐的地方。具体表现为对公共利益、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政府职能定位、公权力与私权利间关系等的界定和处理方面存在诸多的偏差。矫正这些偏差,才能化解纠纷或者...
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人”的城镇化摘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的本质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人的城镇化,是地方政府解决以“人”为核心的保障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城镇化的关键任务。文章基于相关调研指出,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必须加快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合法化,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改革财税体制使地方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完善就业培训...
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摘要:基于新型城镇化质量的视角,从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城乡统筹、公共服务质量等四个维度设计了20个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主成分分析对2013年河北省11市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极不平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升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应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强化城镇产业就业支撑,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纳入京津...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支撑问题研究摘要:在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大热点问题,产业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健全产业领域内的法律法规,优先发展基础产业,对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
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新型城镇化是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针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提出的特殊要求,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从新型城镇化的水平衡量、面临问题和经济影响三方面综述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以期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有更深入的理解。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水平;衡量;面临问题;经济影响:F290文献标志...
新型城镇化水平统计“城镇化率”的思索摘要:新型城镇化已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战略选择,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城镇化率应依据新型城镇化的本质予以完善。就当前城镇化率的统计实质进行分析,指出城镇化率在衡量城镇化水平中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思路。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率”;思索:F290文献标志码:A:1673-291X(2014)36-0176-02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问题的实证研究摘要:安徽省宿松县作为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县,在新型城镇化土地流转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一些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具体包括土地法律问题、流转机制问题、土地财政问题和供给方式问题,这些问题也在该省的其他县市有所体现。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安徽省宿松县为例,分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期能为宿松乃至全省提供一些实证研究的探究例证。关...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研究摘要:从目前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的政策建议等几个方面,分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探讨如何有效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方式方法,以期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如何正确引导农民工的就业,有效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F323.6文献标志码:A:...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解析摘要:新型城镇化与过去粗放型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不同,更加注重统筹城乡综合资源,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所以,能否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未来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便成为关键因素。分析当前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土地问题;创新:F301文献标志码:A:1673-291X(2014)32-0099-02城镇化是21世纪我国经济...
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城镇化也从传统数量扩张逐步转向质量提升阶段,如何使城镇化主动适应新常态,对于准确把握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增长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大背景下,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应具有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应扩大民生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切实提升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质量,强化城镇...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研究摘要:传统城镇化道路给我国带来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社会秩序混乱等众多问题,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势在必行。生态文明思想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思想源泉。增加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开发强度要与生态承载力相适应,利用生态功能定位与空间结构调整等思路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关键词:生态文明;城镇化;新型城镇化:F2文献标识码:A:1672-3198(2015)01-0027-03自2011年我国...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迁移谜题”的解释摘要:(中)摘要基于两种人力资本差异视角,构建理论模型,探究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迁移谜题”现象,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劳动力人力资本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并没有影响,而转移劳动力的不同层次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有正向作用。随着劳动力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附着在转移劳动力身上的人力资本量流出较多。中、高层次人力资本的外溢及农村人力资本的弱化是城镇化进程中“迁...
弱势群体体育文化支持城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摘要:以陕西省为例,研究城镇化的特点,通过调查分析弱势群体体育在支持城镇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关注弱势群体的体育发展,为其提供支持城镇化建设的路径和思路。关键词:弱势群体;体育文化;城镇化建设:F299.21文献标志码:A:1673-291X(2017)13-0109-02引言所谓城镇化,就是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经济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的要...
黑龙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的思考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国家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转方式、调结构的重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黑龙江是农业大省,资源富集、土地广袤,城镇化建设的潜力和空间巨大,积极推进黑龙江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意义是深远的。文章探索适合黑龙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径,为有效地推进黑龙江新型城镇化的进...
工业集聚视角下的城镇化路径选择摘要:区域工业化与区域城镇化互相伴随、互相作用,促进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化、市场化和分权化力量作用下,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工业集聚的典型区域之一,不仅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也在不断提升区域城镇化的水平。文章从工业集聚的角度和时间、空间的维度,分析长江三角洲区域工业集聚变化与城镇化演进,进而,在阐述工业集聚与城镇化发展的内在...
城镇化与国土自然生态基础的耦合关系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覆被和土地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找出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可以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对国土资源的影响。以耦合关系相关理论为基础,建立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标体系和国土自然生态基础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定量化评估了中国城镇化水平与国土资源生态基础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以期促进中国城镇化与国土自然生态基础良性互动发展,从而建立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