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陈独秀”的相关文档,共21条
  • 浅析陈独秀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浅析陈独秀对辛亥革命的贡献李艳(西安文理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陕西西安710065)Summary: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革命领导者,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近代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在谈及辛亥革命之时,人们时常将其和孙中山及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相联系,殊不知,陈独秀对辛亥革命的爆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Keys:陈独秀;...

    21.24 KB
  • 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与陈独秀的责任历史学论文

    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与陈独秀的责任_历史学论文关键词:陈独秀,第二次北伐,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大革命失败,大革命时期,右倾机会主义1925年至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失败,使跻身于新民主革命时间不长的中国共产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和创伤。陈独秀作为党的第一任最高领导人,不管其所奉行的路线政策是自觉主动的还是被迫违心的,都逃脱不了应承担的领导责任,他因此被戴上“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离开了连任五届中共最高领导...

    31 KB
  • 陈独秀的民众观分析论文

    陈独秀的民众观分析论文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陈独秀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最终是否完成这个转变,成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呢?这就需要我们去研究其前期的民众观看他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如何。毛泽东同志曾说,看一个人“是一个假马克思主义者还是一个真马克思主义者,只要看他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的关系如何,就完全清楚了。只有这一个辨别的标准,没有第二个标准”[1]。本文就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民...

    20 KB
  •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今日庄严灿烂之欧洲,何自而来乎?曰,革命之赐也。欧语所谓革命者,为革故更新之义,与中土所谓朝代鼎革,绝不相类;故自文艺复兴以来,政治界有革命,宗教界亦有革命,伦理道德亦有革命,文学艺术,亦莫不有革命,莫不因革命而新兴而进化。近代欧洲文明史,宜可谓之革命史。故曰,今日庄严灿烂之欧洲,乃革命之赐也。吾苟偷庸懦之国民,畏革命如蛇蝎,故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末尝稍...

    80 KB
  • 浅议陈独秀职业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浅议陈独秀职业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摘要: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积极提倡职业教育。他从理念的高度来探讨职业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职业教育的宗旨是使人独立自营,获得物质上的独立和解放。职业教育的方式是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倡导启发式教学。职业教育的内容注重训练和实用,其目的是学以致用。陈独秀的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关键词:陈独秀;职业教育;现实价值近代中国,传统的...

    40.72 KB
  • 陈独秀没有文凭谈起

    第01期(总第194期)湖南省咨询业协会主管协会秘书处编2011年1月8日目录从陈独秀没有文凭谈起董根明2建议国家“十二五”重点发展绿色农业张正斌4中国教育必须推倒“三座大山”章启群10对国家高考认识的再思考王长乐20前瞻性的思考:中国“第六次产业革命”董智勇谢联辉23“十二五”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建议刘燕严昌宇杨照34从陈独秀没有文凭谈起董根明1917年1月13日,北京大学发布蔡元培校长的公告:“本校文科学长夏...

    101.97 KB
  • 无足轻重的文人陈独秀

    无足轻重的文人陈独秀摘要:维经斯基和尼克尔斯基赴华发展组织,首先在北京建立核心。李大钊一开始就进入核心,掌握了购买力相当于今天上亿人民币的资金,足以支配强大的军阀。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的党只是外围,虽然活动经费九成来自苏联,但总额不过相当于兴办杂志和文化协会。陈独秀幼年丧父,过继给叔父陈昔凡(陈衍庶,1851-1913,安徽怀宁(今安庆)人,字昔凡,又名陈庶,晚号石门渔隐、石门湖叟)。陈昔凡是举人和道台,在东北...

    30.31 KB
  • [记忆]一个人的忏悔.陈独秀

    一个人的忏悔:陈独秀之告全党同志书告全党同志书①亲爱的同志们:我自从一九二○年(民国九年)随诸同志之后创立本党以来,忠实的执行了国际领导者史大林季诺维也夫布哈林等机会主义的政策,使中国革命遭了可耻的悲惨失败,虽夙夜勤劳而功不抵过。我固然不应该效“万方有罪在予一人”可笑的自夸口吻,把过去失败的错误②而将自己除外。任何人任何同志指摘我过去机会主义的错误,我都诚恳的接受。我绝对不愿为要拥护我个人的错...

    55.1 KB
  • 章士钊为陈独秀所写的辩护词

    章士钊为陈独秀所写的辩护词民国春秋2011-01-0802:11:58作者:章士钊文章来源:申报发布者:李继锋阅读次数:880繁體中文本案当首严言论与行为之别。言论者何?近世文明国家,莫不争言论白由。而所谓自由.大都指公的方面而言。以云私也,甲之自由。当以不侵乙之自由为限。一涉毁谤,即负罪责。独至于公而不然.一党在朝执政,凡所施设,一任天下之公开评荐。而国会、而新闻纸、而集会、而著书、而私居聚议,无论批评之酷达于何度,...

    30.58 KB
  • 试论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与共产国际的代表们

    试论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与共产国际的代表们摘要:在大革命后期,中国共产党尚处于幼年阶段,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陈独秀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和共产国际代表们在许多问题上的决策往往都受到共产国际权威的指导和制约。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它向中国派去的顾问代表们是其政策方针的直接执行者。因此,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内居领导地位是大革命失败的重要...

    34.5 KB
  • 陈独秀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要求

    陈独秀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要求[摘要]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要求是什么?那就是民主的精神、科学的精神、爱国主义的精神和真实的马克思主义精神,陈独秀精神恰恰是中华民族精神内在要求基本元素的体现![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陈独秀陈独秀精神;民主;科学;爱国主义;马克思主义随着对陈独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随着陈独秀历史本来面目的逐步恢复,人们在对中国近现代史上这位影响最大也是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

    22.5 KB
  • 陈独秀的联合战线与胡适的核心价值

    陈独秀的联合战线与胡适的核心价值(一)/张耀杰陈独秀的联合战线与胡适的核心价值(一)——张耀杰根据三味书屋演讲稿改写整理(2009年10月17日)从美国留学归来的胡适,是在安徽同乡、《新青年》杂志主编、北京大学文科学长陈独秀的推荐下进入北大的。《新青年》由一个面对中学生的普及性刊物复活成为一个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同人刊物,是在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刘半农四大“台柱”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实现的。随着陈独秀离开北...

    30.04 KB
  • 陈独秀《吾国之最后觉悟》评点本

    评点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李道武人之生也必有死,固非为死而生,亦未可漠然断之曰为生而生。(活着意味将要死去,生是偶然的,死是必然的,人要清醒的活)人之动作必有其的,其生也亦然。洞明此的,斯真吾人最后之觉悟也。世界一切哲学、宗教皆缘欲达此觉悟而起。兹之所论,非其伦也。兹所谓最后之觉悟者,吾人生聚于世界之一隅,历数千年,至于今日,国力文明,果居何等?易词言之,即盱衡内外之大势,吾国吾民,果居何...

    19 KB
  • 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

    第30卷第4期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V01.30No.42010年7月AcademicForumofNandu(Journalofthe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Jul.2010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姜金林(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做的开创性探索,日益得到学术界的重视。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幼年时期不成熟的领袖,无疑是党早期领导集体的代表者,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作的艰...

    555.19 KB
  • 重读《新青年》陈独秀曾提推倒"陈腐的古典文学"

    ◎孙郁编者按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1916年更名为《新青年》)在上海创刊,陈独秀任主编﹐由上海群益书社印行(月刊)。当时人们没有料到,这份杂志的问世竟改写了文化的地图,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恰逢《新青年》创刊100周年之际,本报特推出《重读》栏目,陆续刊登系列文章。今天的开篇之作是文学评论家、散文家孙郁老师的文章,从文章学的角度回顾了《新青年》上当年那场著名的论争。100年前,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

    32.5 KB
  • 陈独秀一生风流史曾与小姨子公开同居(组图)

    陈独秀一生风流史:曾与小姨子公开同居(组图明媒正娶的高大众资料图陈独秀,现代中国社会变革时期崭露头脚、独领风骚的风云人物;同时也是跌宕起伏,坎坷多变、颇富传奇的一面镜子。然而,在他63年的人生旅程中,却有4位女性与他相伴,直至终老。第一位:明媒正娶的高大众1896年,17岁的陈独秀考取了秀才。少年高中,前程似锦,不少有头有脸的人家都争着与他家联姻。经母亲与叔父陈昔凡做主,与时任安徽统帅部副将高登科的女儿...

    32.5 KB
  •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

    陈独秀简介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总书记,一大至五大党的最高领袖。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清光绪五年)出生在安徽省安庆市城北的一间小平房里。早年毕业于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留学日本。1903年参加拒俄运动,1905年创建安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岳王会,任总会长,曾参加反对清王朝和反对袁世凯的斗...

    36 KB
  • 浅议陈独秀职业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浅议陈独秀职业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摘要: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积极提倡职业教育。他从理念的高度来探讨职业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职业教育的宗旨是使人独立自营,获得物质上的独立和解放。职业教育的方式是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倡导启发式教学。职业教育的内容注重训练和实用,其目的是学以致用。陈独秀的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关键词:陈独秀;职业教育;现实价值近代中国,传统的...

    20 KB
  • 不羁性格让陈独秀终被政治抛弃

    不羁性格让陈独秀终被政治抛弃中国知识分子向来有经世致用,宏济天下之传统志向,在那个新旧裂变、内忧外患、悲情乱世的年代,政治就象一波波涌动的春潮,让他们那颗忧患当下,思索未来的心骚动着,沸腾着,或涌入春潮一试身手,或踏水潮边一过其瘾。陈独秀是最有个性的书生,却偏偏走上了政治之路。自小,他就倔强而叛逆,被祖父痛打从不喊一声痛,祖父曾感慨:“这孩子将来不成龙,就成蛇。”后来,陈独秀留学日本,却不喜欢...

    93 KB
  • 1.4.陈独秀为何信共产主义

    陈独秀为何信共产主义【他从“新文化运动”统帅,到中国共产党“开山鼻祖”,到头号“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再到中国“托洛茨基派”首领,大起大落。创办《新青年》时,他决心“不谈政治”,希望以“思想和文化的启蒙”为使命,从改造国民性入手,把国民改造成有“独立自主人格,自由平等权利”的新青年。他高举“德先生”与“赛先生”两面大旗,呼吁:“国人而俗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54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