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脉证(阵发性心房颤动)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朱文锋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脉来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自觉心悸,或快速,或跳动过重,或突发突止。呈阵发性,可伴胸闷不适,心烦寐差,颤抖乏力,头晕等症。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老年人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11)》(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2011年)。(1)临床特点...
亚洲人群心房颤动华法林抗凝治疗预防脑栓塞的最佳INR值[摘耍]国内外人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均显示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华法林冃前仍是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及预防脑栓塞的主要药物。欧美指南建议75岁以下房颤患者对血栓栓塞事件的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国际标准化比值(TNR)应控制在2.0-3.0,75岁以上房颤患者的出血风险增加,INR应控制在1・6〜2.6。亚洲人群华法林肝脏代谢酶活性与西方人群存在明显差异,且相...
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关系及合理治疗对策秦杨【中圖分类号】R541.6B2095-6851(2018)07--01现如今,心力衰竭与心房颤动是临床中难以治疗的疾病,其中心房颤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心衰,且心力衰竭与心房颤动两者之间相互存在,且会形成恶性循环,对患者的预后造成重大影响。在临床中,需要针对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做出合理的治疗对策,在控制心房颤动的时候也可以缓解心衰,这样方可提高治疗效果。1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联...
心房颤动的药物抗栓治疗进展血管病学进展2010年第3l卷第2期AdvCardiovascDis,March2010,Vo1.31,No.2[12][13]l4[15[16[17](2):565-569.BlackshearJL,JohnsonWD,OdellJA,elalThllracoscllpicextracardiaeobliter—ationofthe1eftatria1appendagefi)rstrokeriskreductioninatrialfibrillation[J].JAmCollCardiol,2003,42(7):】249一】252.NakaiT,GerstenfeMEP.Intracardiacechocardiographyguidedimplantationofanovelleftatrialap...
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应用胺碘酮和索他洛尔的对照研究赵育洁胥良【摘要】目的探讨比较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应用胺碘酮和索他洛尔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76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且已达消融终点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按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胺碘酮组和索他洛尔组,各38例。胺碘酮组在术后使用胺碘酮治疗,索他洛尔组在术后采用索他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左心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ACC/AHA/ESC心房颤动处理指南2021年))系列解读之二血栓栓塞的预防维普资讯http://www.77cn.com.cn坚堂堂垦篁笙—575《C/H/SACAAEC心房颤动处理指南20)06系列解读之二)血栓栓塞的预防王吉云胡大一(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北京103)首070血栓栓塞是心房颤动(颤)一个非常重要的房的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分层的方法。低危患者年脑卒中发生危险≤2,口服抗凝治疗中的获益不明%从显,高危患者年脑卒中发...
【摘要】目的了解近年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病因和治疗的变化悄况,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一2009年11月我院内科治疗的100例房颤患者。结果(1)近年高血压、冠心病已经超过风心病成为房颤的主要病因,老年患者增多;(2)阵发性房颤多采取复律治疗,药物多为胺碘酮、心律平;(3)慢性龙颤治疗以控制心室率为主;(4)抗血栓治疗以抗血小板为主,药物多为阿司匹林。结论近年来房颤的病因主要为高血压、冠心...
心房纤维性颤动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一、房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房颤(ICD-10:I48)。(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2006年)及ACC/AHA2010年房颤诊疗指南和/ESC2010年房颤诊疗指南:1.临床表现:包括发作性心悸、胸闷、呼吸困难、胸痛、疲乏、头晕和黑朦...
心房颤动介入治疗临床路径一、心房颤动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心房颤动(ICD-10:I48)。行经导管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导管消融治疗(ICD-9-CM-3:37.34/37.26)。(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2006年)及ACC/AHA/ESC2006年房颤诊疗指南和2007年HRS/EHRA/EC...
5拜色胺与心房颤动相关性临床研究作者:土敬君,范彦蓉,唐凤菊,姚连登单位:河北省科委指导计划科研课题(编号:072761778)05005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六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摘要】目的探讨心厉颤动患者5拜色胺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肚心房颤动患者与窦性心律患者各50例血浆及血小板中5轻色胺含量和应用昂丹司琼T•预后临床表现。结杲心房颤动组血浆5為色胺含量(49plusmn;19)mu;g儿较窦性心律组(35plusmn;13)mu;g...
华法林在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探讨【摘要】心房颤动属于心律失常,临床较为常见,一旦病情严重,可能引起血栓,患者会有致命危险。通过华法林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卒中风险,对无论瓣膜病还是非瓣膜病导致的心房颤动,普遍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然而,其监测相对麻烦,同时具有治疗窗窄的缺点,与此同时,具备一定出血危险。本文主要论述了华法林在临床治疗中的实际运用情况,希望对心房颤动的治疗起到一定的促进。【关键词】...
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介入治疗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一、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心房颤动(ICD-10:I48)。行经导管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导管消融治疗(ICD-9-CM-3:37.34/37.26)。(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2015年)及ACCF/A...
心房颤动合并脑卒中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R541.7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61-5464(2010)-05-0426-03【摘要】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房颤)是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且发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也是脑卒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房颤所致的脑卒中具有较高患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应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可有效预防心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生。近年来,有关房颤合并脑卒中防治的研究已有很大进步O【关...
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因素的探讨张胜何顺德(四川省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资阳641300)【摘要】射频消融术是心房颤动治疗的重大飞跃,只有较高的成功率,在疾病治疗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房颤射频消融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木文就其在复发影响因素做一综述。【关键词】心房颤动心导管射频消融术复发【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0-0298-03【Abstract】Catheterablationofatri...
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相关研究李云霞(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功能室454001)【摘要】尽管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认识已增加了不少,但是对自然状态下发作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触发方式的细节研究还是少之乂少。通过对其相关心电图特征的研究以更好的了解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牛。【关键词】阵发性房颤心电图特征【中图分类号】R541.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8-0138-02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快速...
心速宁胶囊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李粉侠张超峰(西电集团医院心内科陕西西安710077)【摘要】目的:评价中药心速宁胶囊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Ml例阵发性房颤发作ge;2次/月的患者随机、双盲地分成心速宁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心速宁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速宁胶囊4粒,每日3次。疗程为3月。结果:两组在一般情况方面无差异(P>0.05)o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房颤发作频率29.3plusmn;3.4次/月与治疗前32....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研究进展吕千鹏1齐新2(通讯作者}魏丽萍2(1天津中医药大学研宄生院300193;2天津市人民医院心内3科300121)【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虽然心房颤动木身并不直接危及生命,但房颤时可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心房血栓形成,使患者发生脑血管栓塞的危险增大。因此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势在必行。但在目前临床治疗中抗凝药物的应用并不充分,对于出血及栓塞的风险评估,木文将对目前抗凝...
老年心房颤动者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罗方林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心内一区福建南平3530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心房颤动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对我院经过确诊的132例老年心房颤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合CT和MRI技术诊断其是否伴随缺血性脑卒中,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房颤患者)69例和观察组(房颤伴有缺血性脑卒中)63例,分析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病理因素.结果老年心房颤动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年龄(...
心厉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Z-O根据2004年所发表的数据,我国30岁至85岁居民中房颤患病率为0.77%,其中8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达30%以上仏2】。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脑卒中则是最为常见的表现类世。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缺血性卒中的毎年发生率(约5%)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06】。预防卒中的新发与复发应成为房颤患者综合管理策略中的土要内容。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对于发生卒中风...
心房颤动的病理生理和危害探讨【摘要】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一般继发于结构性心脏病或高龄心脏病患者中,遗传因素会改变心房电生理导致心脏结构正常而易发颤动。目前医学上对它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弄清,但也有所认识,研究发现房颤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电重构、结构重构、肺静脉电位的电生理基础、房颤时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学等方面,本文就这几点进行了简述。【关键词】心房颤动;病理;生理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