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财产权”的相关文档,共24条
  • 农村土地财产权统一登记与农民权益的保障

    农村土地财产权统一登记与农民权益的保障摘要我国正处于城镇化阶段,土地城镇化过程与土地制度关涉甚大。现阶段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益保障不力,不仅有着制度上的问题,也有着农民权利意识不强的因素。农村土地财产权统一登记制度的构建有利于增强农民的权利意识,也有利于农村土地财产权益经济效用的发挥。而要构建顺畅的统一登记制度,需要厘清我国土地制度中的一些问题,以实现登记的实体权利统一。关键词农民权益保障土地财...

    20.5 KB
  • 论无形财产权的体系及其在民法典中的地位和归属一

    论无形财产权的体系及其在民法典中的地位和归属(一)摘要]无形财产权制度的产生远远落后于有形财产权,但其发展十分迅猛,内容常常更迭,各国立法者一直为构筑完善的立法体系而不懈地努力。我国无形财产权制度的发展亦与他国类似。目前我国正积极制定民法典,鉴于无形财产权的性质及其特点,我国在维持现有民法典体系不变的情况下,建立一个范围大于知识产权、调整对象以无形财产为主的无形财产权法律体系十分必要,具体包括创造...

    16.27 KB
  • 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困境与对策

    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困境与对策杜寒玉杜金向摘要2018年底,历时3年的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国家级试点工作如期收官,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农民融资渠道,盘活了农村闲置房产,但依然存在一些困境有待解决。从法律制度设计、金融机构放贷意愿与农户贷款积极性3个方面分析了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困境,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关键词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融资渠道:F301.3;F832.43文献标志码:CDOI:10.19415/j.cnki.167...

    19.47 KB
  • 中国宪法改革-途径和财产权问题1

    中国宪法改革途径和财产权问题(1)中国自1954年制定第一部宪法以来,曾三次大规模修宪,先后产生了1975年的“文革宪法”、1978年的“四个现代化宪法”及1982年的“改革开放宪法”。1982年的修宪方式类似于制宪,不仅设立了宪法修改委员会,而且还采行了公开讨论程序、将改宪草案提交各界人士讨论,历时达四个月,比1954年制宪时的讨论时间多一倍。但1982年制宪式的改宪只是使中国从非正常的政治状态回归到1954年的宪...

    49.53 KB
  • 中国宪法改革-途径和财产权问题

    中国宪法改革途径和财产权问题中国自1954年制定第一部宪法以来,曾三次大规模修宪,先后产生了1975年的“文革宪法”、1978年的“四个现代化宪法”及1982年的“改革开放宪法”。1982年的修宪方式类似于制宪,不仅设立了宪法修改委员会,而且还采行了公开讨论程序、将改宪草案提交各界人士讨论,历时达四个月,比1954年制宪时的讨论时间多一倍。但1982年制宪式的改宪只是使中国从非正常的政治状态回归到1954年的宪法...

    49.87 KB
  • 中国宪法改革的途径与财产权问题160

    中国宪法改革的途径与财产权问题中国自1954年制定第一部宪法以来,曾三次大规模修宪,先后产生了1975年的“文革宪法”、1978年的“四个现代化宪法”及1982年的“改革开放宪法”。1982年的修宪方式类似于制宪,不仅设立了宪法修改委员会,而且还采行了公开讨论程序、将改宪草案提交各界人士讨论,历时达四个月,比1954年制宪时的讨论时间多一倍。但1982年制宪式的改宪只是使中国从非正常的政治状态回归到1954年的宪...

    33.83 KB
  • 中国宪法改革的途径与财产权问题-

    中国宪法改革的途径与财产权问题中国自1954年制定第一部宪法以来,曾三次大规模修宪,先后产生了1975年的“文革宪法”、1978年的“四个现代化宪法”及1982年的“改革开放宪法”。1982年的修宪方式类似于制宪,不仅设立了宪法修改委员会,而且还采行了公开讨论程序、将改宪草案提交各界人士讨论,历时达四个月,比1954年制宪时的讨论时间多一倍。但1982年制宪式的改宪只是使中国从非正常的政治状态回归到1954年的宪...

    34.42 KB
  • 论中国宪法视角下的财产权问题

    论中国宪法视角下的财产权问题论中国宪法视角下的财产权问题一、宪法视角下的财产权的界定(一)宪法财产权的概念“财产权”一词并非源于宪法,最初实际上是民法意义上的术语。民法意义上的财产权,是指具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财产权”本身是一个相当宽泛和丰富的概念。西方具有代表意义的财产权理论,即洛克的自由主义财产观和黑格尔的共和主义财产观。中外法学理论界的通说认为,宪法财产权是指一种公民...

    19.06 KB
  • 中国农村外嫁女案件的财产权分析

    中国农村“外嫁女”案件的财产权分析一、嫁而不出:“外嫁女”的主张与尴尬中国有一个由来已久的习惯说法,把女性结婚叫做“出嫁”。“出”首先是指离开家庭,但是在宗法社会,“出”就是被他者化,此所谓“嫁出去的女是泼出去的水”。人们通常把这句不太入耳的话理解为对女性的歧视,其实从本原上说,它是古代宗族在进行自我身份界定时奉行的一条规则:妇女出嫁后与宗族不发生关系,该妇女所生子女不登入族谱[1]....

    36.08 KB
  • 宪法中私有财产权与社会保障权的优先顺位及其社会功效

    宪法中私有财产权与社会保障权的优先顺位及其社会功效摘要: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宪法中的私有财产权与社会保障权的优先顺位的确定具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私有财产权优先和社会保障权优先。前者是资本主义宪法的倾向,后者是社会主义宪法的倾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对于私有财产权和社会保障权的顺位确定,在价值顺位上仍保持原有倾向,但在操作顺位上却日趋同化。当代社会合理的价值目标应确定为:...

    29.29 KB
  • 中国宪法改革的途径与财产权题目

    中国宪法改革的途径与财产权题目自1954年制定第一部宪法以来,曾三次大规模修宪,先后产生了1975年的“***宪法”、1978年的“四个化宪法”及1982年的“改革开放宪法”。1982年的修宪方式类似于制宪,不仅设立了宪法修改委员会,而且还采行了公然讨论程序、将改宪草案提交各界人士讨论,历时达四个月,比1954年制宪时的讨论时间多一倍。但1982年制宪式的改宪只是使中国从非正常的状态回回到1954年的宪法体制而已,并...

    27.51 KB
  • 论无形财产权的体系及其在民法典中的地位和归属(一)

    论无形财产权的体系及其在民法典中的地位和归属(一)摘要]无形财产权制度的产生远远落后于有形财产权,但其发展十分迅猛,内容常常更迭,各国立法者一直为构筑完善的立法体系而不懈地努力。我国无形财产权制度的发展亦与他国类似。目前我国正积极制定民法典,鉴于无形财产权的性质及其特点,我国在维持现有民法典体系不变的情况下,建立一个范围大于知识产权、调整对象以无形财产为主的无形财产权法律体系十分必要,...

    18.4 KB
  • 物权、财产权与我国立法的选择上

    物权、财产权与我国立法的选择上编者注:在物权法制定过程中,学者们针对许多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究竟是制订物权法还是制订财产法”成为其中的焦点之一。承蒙我国著名民法学家梁慧星教授的大力支持,惠赐给本评论一篇关于制订物权法还是财产法的长文。由于梁老师这篇文章是与郑成思教授商榷的文章,因此出于公平以及学术探讨深入进行等两方面的考虑,本评论将该文在刊登前发送了一份副本给郑成思教授,希望得到回应。郑老...

    69.22 KB
  • 关于对(私人)财产权的确认和保

    税法与私法关系探源——对(私人)财产权的确认和保障税法与私法关系探源——对(私人)财产权的确认和保障作者李刚内容提要:本文认为,中国传统税法研究过于强调税收之“权力性、强制性与无偿性”,因而使税法异化为侵犯(私人)财产权的“侵权法”,与作为“维权法”的私法形成对立。然而,从依法治国之宪法意旨和市场经济之内在要求以观,税法与私法本质上应为统一,并具有内在、广泛的联系,其本源就在于“对(私人)财产...

    75 KB
  • 对(私人对(私人)财产权的确认和保障的应用

    AthesissubmittedtoXXX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forthedegreeofMasterofEngineering税法与私法关系探源——对(私人)财产权的确认和保障税法与私法关系探源——对(私人)财产权的确认和保障作者李刚内容提要:本文认为,中国传统税法研究过于强调税收之“权力性、强制性与无偿性”,因而使税法异化为侵犯(私人)财产权的“侵权法”,与作为“维权法”的私法形成对立。然而,从依法治国之宪法意旨和市场经济之内...

    56.5 KB
  • 对(私人对(私人)财产权的确认和保障的应用

    AthesissubmittedtoXXX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forthedegreeofMasterofEngineering税法与私法关系探源——对(私人)财产权的确认和保障税法与私法关系探源——对(私人)财产权的确认和保障作者李刚内容提要:本文认为,中国传统税法研究过于强调税收之“权力性、强制性与无偿性”,因而使税法异化为侵犯(私人)财产权的“侵权法”,与作为“维权法”的私法形成对立。然而,从依法治国之宪法意旨和市场经济之内...

    57 KB
  • 打开“连环劫”从一宗侵犯著作财产权案件看转型社会的知识产权调解

    打开“连环劫”——从一宗侵犯著作财产权案件看转型社会的知识产权调解作者:凌蔚何键发布时间:2011-05-2011:08:54近年来,一场专门针对量贩式KTV、夜总会等娱乐服务机构的电视音像作品维权行动悄然兴起。囿于我国既没有判例法传统,也未形成有偿使用电视音像作品的行业规范,维权者只有通过不断更换起诉曲目和起诉对象才能有效维护自身权益。这些纠纷由相同或相关当事人启动、诉讼目的都指向于规范行业秩序,本来应当一次性整...

    26 KB
  • 罗马法财罗马法财产权构造演变的历史评析的应用

    AthesissubmittedtoXXX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forthedegreeofMasterofEngineering罗马法财产权构造演变的历史评析马俊驹梅夏英上传时间:2001-11-2浏览次数:6726字体大小:大中小近现代大陆法系民法的具体权利制度几乎均可追溯至古罗马法,从中找出其渊源,在我国就民事基本权利制度加紧进行立法的今天,从宏观上探讨罗马法财产权构造体系的形成机制及其演变,对我国财产权利体系的理论和立法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40 KB
  • 罗马法财产权构造演变的历史评析研究与分析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水土保持罗马法财产权构造演变的历史评析马俊驹梅夏英上传时间:2001-11-2浏览次数:6726字体大小:大中小近现代大陆法系民法的具体权利制度几乎均可追溯至古罗马法,从中找出其渊源,在我国就民事基本权利制度加紧进行立法的今天,从宏观上探讨罗马法财产权构造体系的形成机制及其演变,对我国财产权利体系的理论和立法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陆法系财产权利构造体系主要涉及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

    39.5 KB
  • 法律知识评析罗马法财产权构造演变的历史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对全省水土流失动态进行监测、预报,省人民政府定期将监测、预报情况予以公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执法罗马法财产权构造演变的历史评析马俊驹梅夏英上传时间:2001-11-2浏览次数:6726字体大小:大中小近现代大陆法系民法的具体权利制度几乎均可追溯至古罗马法,从中找出其渊源,在我国就民事基本权利制度加紧进行立法的今天...

    39.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