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写作背景]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杜甫出生在一个时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收的教育与熏陶,是他对国家命...
《荷塘月色》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荷塘月色》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荷塘月色》说课稿一、说教学目标高中与初中相比,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如本单元--现当代散文单元学习重点就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文章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依据学生学___点、教材特色以及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___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
Module4第2课时ReadingⅠ.单词拼写1.________(生物化学)isverypopularinsciencetoday.2.Heisnot________(身体上的)illbutmentally(思想上的)ill.3.________(产量)ofcomputershasincreaseddoubleinthelastfewweeks.4.Weprefer________(质量)toquantity.答案:1.Biochemistry2.physically3.Production4.qualityⅡ.单项填空1.Atthebackofourhousestands________.A.atreeof30metrestallB.a30metretalltreeC.atalltree30metr...
高二上册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1.高二上册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学问点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爱”通“薆”;“见”通“现”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说”通“悦”;“女”通“汝”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归”通“馈”4.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匪”通“非”;“女”通“汝”5.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6.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7.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8.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9.扈江离...
《一个人的遭遇》教案3(苏教版必修2)_一个人的遭遇教案[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一个人的遭遇》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2、借助形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惜和平环境。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战争给人...
必修四Module1第2课时Reading.Ⅰ单词拼写1.Arewardwillbeofferedtoinformationleadingto________(逮捕)ofthebankrobber.2.—Isthereanyl______tothetimeIcanstayhere?—Yes.Youmustleaveherebeforehecomesback.3.—Wasitwhatyouexpected?—Yes,d______.4.Formanythieveswhooftenstealsomething,societydoesntknowhowtodealwithhardenedc______.5.Ifwewanttosavethepeople,lifeasanaidworkercanbear______business.答案:1....
第二节辛亥革命•课堂练习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预习检测】1.《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曲“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测试用时:100分钟;测试分数:10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唯灵魂不可征服徐剑梅纳尔逊曼德拉,是领导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南非国父,名满天下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在我们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受到最高程度和最大规模集体敬仰的人物。2013年7月18日是曼德拉95岁寿辰,但半年来已多次传出其病危的消息,人们为他祈祷,同时内心在逐渐接受他终将离去的事实。对曼德...
七年级必修《一面》说课稿七年级必修《一面》说课稿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化工作者,经常要依据教学须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老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实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必修《一面》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须要的挚友一、教材分析与设想江苏教化出版社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是人物风采,今日我要引领同学们走近一般工人仰慕的文学大师鲁迅。...
《沁园春长沙》教案广东省恩平市华侨中学关健明一、教学设想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2、抓住关健词语,理清思路3、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感受毛泽东早年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二、教学过程(用两课时)第一课时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谈起中国诗歌传统,人们总是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
地理必修2知识框架人文地理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人地关系数量变化空间变化环境人口容量(最多养活多少人)人口迁移概念分类影响因素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注意:①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②人口机械增长就是人口迁移自然环境、经济、社会自然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最适合养活多少人)影响因素意义对迁出地对迁入地资源(主...
高二政治(必修)综合模拟训练命题人:董文汇第Ⅰ卷(客观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和D.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哲学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高二政治必修3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标导学一.知识目标1.识记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涵义。2.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爱国主义内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3.结合事例分析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结合历史和现实,分析说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二.能力目标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及爱国主义的具体性和历史性,树立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提高学生辩证思...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主备人:丁玉美曹霞审核人:金立红【课标要求】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
北师大版必修三第四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测评卷第四单元测评卷11.孙中山先生力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以下孙中山的言论按时间先后依次排列正确的是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②“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③“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路,以统一中国。”④“革命尚未告成,同志仍需努力。”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③①②D.③①...
第16课抗日战争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1“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A.一二八事变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答案B2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在侵略华北的同时,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中国守军坚决予以反击,爆发了()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答案A31937年,美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