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必修”的相关文档,共1466条
  • 高中语文《秋水(节选)》教案7 苏教必修3

    《秋水》导学案【背景探源】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战国中期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尝为漆园吏,但不久辞去,不愿与统治者合作。《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但是他能辩...

    25.5 KB
  • 高中英语必修5(外研)Unit3AdventureinLiteratureandtheCinema知识点总结

    高中英语必修5(外研版)Unit3AdventureinLiteratureandtheCinema知识点总结一、重点词汇biography基本用法biographyn.传记;档案;个人简介IhavereadabiographyofAbrahamLincoln.我读过一部亚伯拉罕林肯的传记。Hebeganwritinghisbiographyafterretirement.退休后他开始写自传。fantasy基本用法fantasyn.幻想;想象;白日梦Theyoungalwaysliveinaworldoffantasy.年轻人总是生活在幻想中。Stoplookingforaperfectjob---itsjusta...

    58.92 KB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体系

    历史必修1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商周制度与西周封建1.分封制:(1)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2)分封种类:①同姓亲族是主体;②功臣;③姻亲;④一些古国后裔。(3)影响(作用):①分封制使周朝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扩大了疆域。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还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2.西周的宗...

    113 KB
  • 高一数学必修第一学期模块考试

    ACPB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www.7caiedu.cn高一数学必修2第一学期模块考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说明: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纸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案卷.第I卷共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给出命题:(设表示两个不同平面,表示直线,表示三个不同的点)⑴若;⑵;⑶若;⑷若.则上述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636 KB
  • 高考历史(必修二专题四)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必修二专题四: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一、选择题1.(2012年1月临沂市期末26题)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午,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

    215.5 KB
  • 最新北师大必修3总复习题

    必修3总复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①必然事件的概率等于1②某事件的概率等于1.1③互斥事件一定是对立事件④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⑤在适宜的条件下种下一粒种子,观察它是否发芽,这个试验为古典概型A.①③B.③⑤C.①④⑤D.①③⑤答案:C一个事件的概率的范围为,知②不正确;互斥不一定对立,对立一定互斥,则③不正确;⑤是古典概型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根的算法中要用的算法结构为()A.顺序结构...

    661.5 KB
  • 人民必修一专题一至五知识点[人民][提纲27]

    2013——2014学年度高一历史期中复习迎考建议【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公元前771年,西部少数民族犬戎来犯,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2、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3、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形成完备的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维护统治。②神权与王权的结合。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④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

    417.5 KB
  • 人教历史必修二 专题五 复习效果检测题

    沂水三中高三历史必修二专题五一轮复习效果检测题命题人:刘洪智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组号流行语流行服饰文娱形式阅读A最可爱的人列宁装扭秧歌苏联小说B时间就是金钱唐装看电视剧古典文学C破四旧军装学唱样板戏毛选D上网中山装跳交谊舞时装杂志2.据19世纪晚期出版的《瀛儒杂志》记载“近来风俗日趋华靡,衣服潜移,上下无别,而沪上尤甚。洋泾浜负贩之...

    165.5 KB
  • 人教必修四三角函数重要知识点442

    人教必修四三角函数重要知识点442

    306.5 KB
  • 龙山中学高一历史必修1复习提纲(重要)

    高一历史必修1复习提纲历史学习三步曲了解历史史实、概念、特征理解因果关系、发展规律见解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联系比较,获取历史认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起源: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中国出现早期国家制度。2.重要制度:禹传子,家天下,标志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意义: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

    361 KB
  • 靖江高级中学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导练第17课 毛泽东思想2

    高二历史新授课同步学案(选修)姓名班级第17课毛泽东思想【预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经过、内容及影响2.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重点难点:1.重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过;毛泽东思想的内容。2.难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自主学习:完成《课课通》的知识体系填空。【教学案】预习检测(基础题):1.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是在A.国民大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

    149.5 KB
  • 潮阳一中历史必修三册综合练习题

    潮阳一中历史必修ⅠⅡⅢ三册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右图所示物品的出现,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中央集权的加强B.秦朝经济的繁荣C.重农抑商D.暴政2.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B.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C.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D.元朝设立中书省3.明清时期,有人认为:“故吾以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该材料...

    240 KB
  • 必修三考点详解(宜兴一中内部资料)

    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详解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①道家:老子(李耳)、庄子(庄周)②儒:孔子(孔丘)、孟子(孟轲)、荀子(荀况)③墨:墨子(墨翟)④法:韩非子2、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1)孔子的思想主张:①思想核心是仁,即“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包含了民本思想,主张“为政以德”。③主张“克己复礼...

    239 KB
  • 必修课本各单元词汇短文40篇英语短文搞定3500个单词

    1.FallinLovewithEnglish爱上英语Hidingbehindtheloosedustycurtain,ateenagerpackeduphisovercoatintothesuitcase.Heplannedtoleavehomeatduskthoughtherewasthunderandlightningoutdoors.Hehadgottodothisbecausehewastiredofhisparents’naggingabouthisEnglishstudyanddidnotwanttogothroughitanylonger.Hecouldn’tgetalongwellwithEnglishanddislikedjoininginEnglishclassesbecausehethoughthisteacherignoredhimonpurpo...

    187.5 KB
  • 必修1第四单元第课辛亥革命

    年级高一学科历史版本人教新课标版课程标题必修1第四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编稿老师张超一校林卉二校黄楠审核王彩霞一、考点突破:考纲要求学习目标考情瞭望辛亥革命1.知道辛亥革命有广义、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理解一般指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从命题角度看,因为涉及史实较多,对本部分内容多考查历史的关键点或与现实有密切联系的史实。从考查题型上看,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偶有非选择题。从...

    642.5 KB
  • 【人民】历史必修三专题5-第1课《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示范教案

    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起步历程,认识“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学艺术创作领域硕果累累。了解“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事业遭到严重破坏,认识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须遵循文学艺术创作的这种规律。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指引下,文化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

    2.39 MB
  • 新课标 必修 外交关系的突破 教学设计

    必修一专题五第二节外交关系的突破张燕一、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简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及意义。2、理解中美关系改善的背景,掌握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基本步骤,探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影响。3、了解中日建交的背景,理解它与中美关系改善之间的相互关系。4、探讨中美关系缓和与中日建交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材料(文字、图片、影视等),...

    35.5 KB
  • 外研社教材复习讲义必修二模块一

    外研社教材复习讲义必修二模块一Module1MyFirstDayatSeniorHigh一、根据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完成句中所缺单词:1.Properdandexercisearebothimportantforhealth.2.Herunsthreemileseverymorning.That’swhyhe’ssof.3.It’sveryrforhimtobelate.4.Rhassomuchbeenachievedinsuchashorttime.5.Toomuchsaltis(有碍健康的)。6.Oneiswonlyifheishealthy.7.Iwasratheraaboutthechildrenwhentheydidntcomehomefromschool.8.ZhouSuhongisco...

    34 KB
  • 人民历史必修三专题五学案

    第一节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一、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文化繁荣阶段——“”方针1.背景:⑴新中国成立,激发了的创作热情。⑵制度确立,经济建设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2.提出: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3.含义:艺术问题上;学术问题上;(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4.意义:它为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和。5.成果:⑴文学:《》、《》、《》。(文学,举三例)⑵电影戏剧:《》、《》、《》。(电影,举三...

    61 KB
  • 人民必修三蒙昧中的觉醒导学案

    专题六第一节蒙昧中的觉醒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2、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时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3、理解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这一观点,体会知识对于完善一个人美德的重要意义。一、智者的启蒙1、产生条件:①经济基础(根源):古希腊________的兴起和繁荣②政治条件(前提):雅典奴隶制城邦___________的形成和发展③平民政治地位的提高和____________的成长④解决________...

    49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