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时线性回归方程(1)分层训练1.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时,长和宽具有()(A)不确定性关系(B)相关关系(C)函数关系(D)无任何关系2.三点(3,10),(7,20),(11,24)的线性回归方程是()(A)xy175ˆ(B)xy517ˆ(C)xy517ˆ(D)xy517ˆ3.已知线性回归方程为:.081.050ˆxy,则x=25时,y的估计值为________4.一家保险公司调查其总公司营业部的加班效果,收集了10周中每周加班时间y(小时)与签发新保单数目x...
第2课时6.1.2系统抽样分层训练1.为了解高三学生身体状况,某学校将高三每个班学号的个位数为1的学生选作代表进行调查体检,这种抽样方法称为()(A)系统抽样(B)抽签法(C)简单随机抽样(D)随机数表法2.系统抽样适用的范围是()(A)总体中个数较少(B)总体中个数较多(C)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D)以上均可以3.要从已编号(1~50)的50辆新生产的赛车中随机抽取5辆进行检验,用系统抽样方法确定所选取的5辆赛车的编号可能是()(A)5...
I•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或汉语提示,从下面的方框中选择合适的单词或词组,用其适当形式填空。examplestressargumentconditioncontribution,conclusionprincipleinfluentialforthefirsttimeequalimportanthonestysoftresignleather1Afteralonga______,wedecidedwheretogoforourholiday.21willletyougoonlyononec______.3Itformsasubstantial_______(贡献)tothesubjectsofacoustics.4Thosefactswere______(有影响)insolvingthe...
第1课时7.1.1随机现象分层训练1.下列事件中随机事件的个数为()(1)音叉在小锤敲击下发出声音。(2)不等式2230xx恒成立。(3)明天某交叉路口堵车。(4)今天某棵树上飞来5只鸟。A、1B、2C、3D、42.下列试验能构成事件的是()A、从袋中摸2个球B、射击十次C、标准大气压下,水温降至00CD、某人买体彩中头奖3.给出下列事件:①明天举行的某场足球赛的比分为3比1;②下周一华东地区某地的温差为100C;③同时掷两枚骰子,...
第2课时7.1.2随机事件的概率分层训练1.将一枚硬币连掷了10次,正面朝上的出现了6次,若用A表示正面朝上这一事件,则A的()A.概率为23B.频率为35C.频率为6D.概率接近0.62.盒中有100个铁钉,其中90个是合格的,10个是不合格的,从中任意抽取21个,其中合格的铁钉估计有个.3.从一批出厂的电视机中,随机抽取10台进行质量检查,其中有1台次品,能否说这批电视机的次品的概率是0.1?解:4.一个地区从某年起几年之内的新生儿数及其中男婴...
算法案例(1)分层训练1、阅读下列代码,写出该代码的运行结果t←0s←0ForiFrom-5To5t←t+1s=s+t+iEndForPrints答: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根,精确度为e,若用当型循环结构,则终止条件是()A.exx21B.exx21C.21xexD.exx213、如果以下程序运行后s值是336,么在程序中until后面的条件应为()i=8s=1Dos←s×ii=i-1LoopUntilA.i6B.7iC.i6D.7i4.一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为其他物质,每经过一年剩留下...
第13课时复习课2分层训练1.下列算法输出的结果是()A.1+3+5++2005B.1×3×5××2005C.求方程1×3×5××n=2005中的n值D.满足1×3×5××n>2005的最小整数n2.阅读下面的两个伪代码甲乙对甲乙两程序和输出结果判断正确的是()A.程序不同,结果不同B.程序不同,结果相同C.程序相同,结果不同D.程序相同,结果相同3.在上题5条件下,假定能将甲、乙两程序“定格”在i=500,即能输出i=500时一个S值,则输出结果S()A.甲...
必修一辛亥革命说课稿一、课题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辛亥革命》,它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第二课内容,从属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课程地位从内容上,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本节课内容是资产阶级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场资产阶级独立领导的革命运动。它上承《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和《太平天国运动》,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作为反侵略求民主的重大事件它具有典型的承上启下的作...
课时作业14数乘向量|基础巩固|(25分钟,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下列计算正确的个数是()(1)0a=0;(2)a+0=a;(3)(2a+b)—(a—b)=a.A.0B.1C.2D.3解析:⑴错,0a=0,(2)对,(3)错,根据向量的运算可得(2a+b)—(a—b)=a+2b.答案:B2.已知向量a,b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且向量ma—3b与a+(2—m)b共线,则实数m的值为()A.—1或3B.,3C.—1或4D.3或4解析:因为向量ma—3b与a+(2—m)b共线,且向量a,b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所以m...
《阿Q正传》教案﹝修改稿﹞3(苏教版高二必修)教案教学设计《阿Q正传》教案﹝修改稿﹞3(苏教版高二必修)教案教学设计第三课时教学要点:1、研读七八九三章。教学内容及其步骤:一、学习第七章。1、学生浏览课文,概括情节,然后由师生共同讨论回答“旁批”的提问。情节:未庄风传革命/阿Q宣布革命/梦中幻想革命/地主投机革命2、关注阿Q对革命的态度及其变化,阿Q的革命目的,挖掘其思想根源。①“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Q将...
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复习重难点】重点: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作用。难点:西方的民主政治滥觞于古希腊的历史条件。【教材分析】新课标第一网一、蔚蓝色的希腊1、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2、地理环境对对古希腊文明影响:二、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1、建立的时间:2、城邦制度的特点:讨论:古希腊的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何不同?三、珍惜自由的古希腊公民(一个核心、二大...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进一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并通过分析、归纳,概括其危害:再次严重践踏了中国的主权,中华民族又一次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2、认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包括抗日救亡和全民抗战两个阶段,理解抗日范围变化的原因以及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新课标第一网3、总结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极其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过程与方法目标1、本课内容从纵向看...
第四讲《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具体史料的分析,使学生在分析、比较、概括中去探究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的进程的认识及客观全面的评价,认识到君...
第二节走向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程标准: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影响。学习视点:1、了解秦的统一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新课标第一网2、郡县制的设立及与分封制有何异同?3、如何理解三公九卿制?课前预习:一、“六王毕,四海一”1、秦统一的措施:⑴灭六国状况: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攻灭东方六国,完成统一。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
专题五第2节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小班、火箭班使用)【学法指导】依托《世纪金榜》上的知识梳理部分勾画标注课本基础知识,写上提示语,标明序号。完成相关题目和知识体系归纳。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写入我的疑问一栏中,以备课上重点探究和讨论。认真阅读课标要求和学习目标,结合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画出本课的知识树。【学习目标】[内容标准]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知识...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先秦时期主要王朝是怎样更替的?先秦主要王朝有夏、商、周(又分为西周和东周)三个朝代合称三代2.宗法制实质是什么?核心是什么?主要作用是什么?基本内容(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稳定。核心: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特点)作用: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巩固统治;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制度。对中国后世社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其内涵仍体现在我们的...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17课《解放战争》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1)课标要求:①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②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2)教材地位: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近代中国近代百年来的屈辱史最后终结,又迎来新中国的发展史。(3)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解放战争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终结,使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同时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
四、《诗经》两首三维目标: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2、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3、挖掘人物独特的内心体验,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4、理解诗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叙述的手法。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2、领会赋、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教学难点:1、品位诗歌的语言,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2、运用叠字、双声、叠韵等修辞表达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8、小狗包弟教案【教材分析】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首先在于它的认识作用,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的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由此而产生课文应有的认识教育作用,包括现在的高中生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那个年代;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熟的作家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进而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