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考研辅导班-北师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_启道北师大考研辅导班-北师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_启道启道考研分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是全国首批建立的两个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之一,是全国首批建立的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首批获得中文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文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科分布合理教学和科研水平在全国高校中文系科中处于前列,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文学院现...
【比较文学论文】互文性视阈下文学与非文学的关联摘要:美国华裔作家伍琦诗2017年新作《小小小小的火》获得众多嘉誉。这是一部关于阶级、种族、家庭、梦想、艺术等方面的小说。作家充分运用“互文性”,不仅将作品与经典文学作品并置,还与非文学形式如广告、摄影、音乐、新闻、应用文体等等关联,呈现出不同主题和多样人物形象,从而形成了一个立体、多维的互文体系。关键词:伍琦诗;《小小小小的火》;互文性;关联1文学与艺...
文学批评视域中的比较文学方法论摘要:比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是比较文学最引人注目的方法特征;比较文学的研究趋向是在民族文化文学的差异性和同一性之间建立一种辩证的关系,在世界文化的范围中寻觅思维本质的共性,它是辩证思维方式与方法论的结合;比较文学作为文学研究,一旦纳入文学批评的视野,就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影响研究与社会历史批评,平行研究与新批评、符号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四章比较文学中国学派课程:中外文学比较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中国学派的理论核心及于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异同之处,中国学派跨文明的内在含义。重点和难点:1、中国学派提出者的跨文明考虑2、跨文明背景与法美学派的异同之处。3、研究范式有哪些,各自特点。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讨论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过程:一、背景中国比较文学经过多年的实践,尤其是近十余年中国大陆比较文学的复兴,实际上已经形...
21世纪我国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发展研究摘要:我国比较文学的课程建设和学科发展还处于不平衡的发展状态,教学目的与教学手段、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专业性与普及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21世纪比较文学发展趋势,提出了新世纪我国比较文学课程教学的发展思路。关键词:21世纪;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I206.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4-0038-02一、前言比较文学一词最早出...
比较文学学科的“死亡”与“再生”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比较文学界所谓的“比较文学学科的死亡”论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在作者看来,作为一门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传统意义上的比较文学学科在经历了多次“危机”之后其衰落之趋势是无可挽回的,但这种衰落恰恰为其“再生”奠定了内在的基础,也即比较文学学科内部的反拨。在这方面,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东方和第三世界学者将对一门新的比较文学学科的“再生”有所作为。关...
《狂人日记》之比较鲁迅的《狂人日记》受果戈理同名小说及尼采的影响,一八三四年,俄国的果戈理就写了《狂人日记》,但“后起的《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却比果戈理的忧愤深广,也不如尼采超人的渺茫。”(《且介亭杂集》)下面分析比较两篇《狂人日记》。果戈理的《狂人日记》(1835)描写九等文官波普里希金妄想追求司长的女儿,得了精神病,被关进疯人院的故事。是一篇以精神病学为参照的“小人物”短篇...
百年中国比较文学百部书目1.《〈红楼梦〉评论》(王国维著)发表于1904年《教育世界》第76-78、80-81号。《〈红楼梦〉评论》是王国维运用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分析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一次尝试.同时又是运用西方文论整理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最早的一次试验。全文分五章,首先在第一章“人生及美术之概观”确立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与美学思想为阐释《红楼梦》标准:“今既述人生与美术之概略如左,吾人且持此标准以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