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笔记《德意志意识形态》-----人的全面发展2022级马哲吴兆华20221017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集中体现唯物史观的经典性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书中对“现实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进行了深刻精辟的论述,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一、“现实的人”的提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从“现实的人”这一现实的前提出发的,但这里的现实的人并不是与世隔绝的人,而...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读书笔记思修作业《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近期我阅读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因而有幸了解到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更加深刻的基本原理,其中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等。在阅读中,我发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源头,颇有收获:本书分两卷去讲解,文章的第一卷讲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这一卷中,马克思批判性地分析了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等几个流派的哲学。马克思...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几个问题读书笔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几个问题读书笔记解题:1.意识形态这一术语首次使用是法国德斯杜特德特拉西,从其本意来说,意识形态是作为一种科学精神出现的,它把一切观念的本性和根源归结为经验和感觉,反对一切虚妄的观念。(这个词在当时有特殊含义,即用来指谎谬绝伦的诡辩术,是人们冥思苦想出来的,没有任何根据、没有生动内容的理论和幻想。简言之,就是被歪曲了的意识。)(Gestalt格式塔...
《曾仕强:管理的真相》笔记《曾仕强:管理的真相》笔记2022-07-1221:18:241.真实:——美国人求真,管理的时候注重数字,以数字来达到精确管理的目的。——中国人更看重人,在真的里面加了善,要求人的诚信第一,信用是自己一点一滴逐渐建立的,稍有毁坏,便很难恢复。至于具体事上,则主张留有一定的弹性和余地,主张将看得见的和看不见得结合起来,才能够掌握全局,弄清楚真实的情况。数字只是现实看的见的部分,而反映不出...
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从晚清到1949)最近朱学勤教授请笔者为百年中国史写一章中国百年经济史,盛情难却,只好慢慢收集材料,准备这一章的写作开始做阅读文献的家庭作业以後,後悔不该应允此事,因为比起做理论研究文章,阅读文献辛苦多了。为了累积背景材料,笔者写下一些读史笔记,也许不少读者会有兴趣一睹晚清经济史。中国的原始资本主义(或商业资本主义)——晚清的经济历史晚清经济史最有趣的...
第四章投资性房地产(基础资产)第一节投资性房地产概述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与特征定义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特征①投资性房地产是一种经营性活动。②投资性房地产在用途、状态、目的等方面区别于作为生产经营场所的房地产和用F•销售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1.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笔记600字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我整理的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笔记6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笔记600字1从保安到西安,这一路上,红军的足迹遍及了山川;过草地,走索桥,红军从不喊苦,他们帮助贫民,上万人加入他们,这是一支传奇的军队。还记得,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辛,一连走了十天,还不见人烟,...
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皇储遇刺为一战导火线;英法俄为协约国,德奥意为同盟国;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标志。1917年1月,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新青年》迁到了北京,北大和《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1917年10月,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1918年5月,鲁迅发表的《狂人日记》是新文化运动中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年11月11日,以德国在停战...
中国政治思想史笔记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笔记A2007-07-0517:29绪论几个概念及学科定位一、政治思想内涵(政治学定义)1、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心理和精神的反映,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总称。政治文化包括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个方面。政治心理是表层、感性方面的,指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表现的一种心理反映,最直接的包括认知、情感、兴趣...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一章中国新闻事业的诞生与初步发展第一节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渊源●露布又称露报,原意指不加封检的,公开发布的文书。它是进行宣传鼓励或传播新闻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它直接面向大众,能取得现场实效。汉代及其以后的封建王朝更多地将其用于发布军事捷报,把最新消息写在木板或丝帛上,高高悬起以吸引读者。●旗报是一种将文字写在旗帜上,大旗招展,...
中国现当代文学重要知识点笔记:赵树理赵树理一、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作者通过创作与农民对话,展示劳动者在逐步打破枷锁的过程中所焕发的历史主动精神和新的道德风貌。1.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还未觉醒、背负着沉重的历史传统的老一代农民。如《小二黑结婚》里的二诸葛、《李有才板话》里的老秦。2.封建思想毒害没有肃清而可能发生蜕变的年轻一带农民、一些知识分子和干部。如《李有才板话》里的小元、《邪不压...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以钱理群版《中国文学三十年》和朱栋霖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为基础)第一章2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依钱版名称)一、名词解释:1、晚清文学革新运动: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精品文档)_共10页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以钱理群版《中国文学三十年》和朱栋霖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为基础)第一章2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依钱版名称)一、名词解释:1、晚清文学革新运动: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第二章文学思潮双簧戏:1.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1.1921年成立于北京,...
中国现代文学重要知识点笔记:新诗(一)新诗(一)第一节新诗的诞生“作诗如作文”胡适在纲领性的《谈新诗》里明确提出,必须“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要求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以白话写诗,实行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的散文化,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口语)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的新语法...
中国现代文学重要知识点笔记:茅盾xx一、开创新的文学样式茅盾将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人生派”的现实主义精神接过来,加以发展,建立起在当时来说属于全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社会剖析小说是指以茅盾为首的一类小说。茅盾通过精细观察和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想对社会生活进行分析,努力构建历史性的巨大内容、宏伟的结构、客观的叙述,以及不断创造时代典型,这种依靠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的创作方...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整理笔记完整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第一个十年(1917——1927)文学革命——文学背景: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政治小说风潮,林译小说。发生标志: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事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评价:1.是在对中西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深入认识,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总结,符合世...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整理版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整理版一鲁迅主要著作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16《热风》五四时对旧礼教旧传统的批判,与复古派的论争。《坟》五四后对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五卅运动、三一八惨案中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揭露与抗争,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而已集》大革命失败后抗击国民党对革命青年的...
《中国现代文学》课堂笔记第一章前五四时期的文学(1900-1916)第一节转变的前夜文学在从近代向现代转变过程中,得益于新闻出版业蓬勃发展。西学东渐,教育制度的演变,对于白话文的提倡。第二节散文界革命近代文学革新运动的概念:维新变法失败的教训使改良派意识到民智未开,政治上就难以奏效,所以主场上旨在为现实政治与思想启蒙服务,涉及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的文学革新运动便在梁启超的倡导下全面展开。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