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变奏”的相关文档,共6条
  • 平民意识和绅士情结的双重变奏狄更斯双城记倾向性的二重性高建红

    平民意识和绅士情结的双重变奏_狄更斯_双城记_倾向性的二重性_高建红第16卷第4期2003年8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Vol.16No.4August2003平民意识和绅士情结的双重变奏———狄更斯《双城记》倾向性的二重性高建红(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摘要:狄更斯思想与创作中有一个理不开、扯不断的矛盾,一方面,他在感情上始终倾向于平民社会,对底层人民的苦难感同身受,...

    12.54 KB
  • 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青春变奏与五彩镜像

    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青春变奏与五彩镜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2018年,我国在校学生总人数已达383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8.1%,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大学生一直是党和人民寄予厚望与着力培养的重要群体,价值观是其立身处世、成就事业、完满人生的擎天柱。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

    311.15 KB
  • 中国近代散文的多重变奏

    中国近代散文的多重变奏【内容提要】近代散文在新旧文化潮流交替中经历了4次重大转变:鸦片战争前后,以龚自珍、魏源等人为代表的散文创作表现出衰世批判者的理性精神,标志着散文近代化初期的最高成就;从19世纪初起,冯桂芬、王韬等人又以改革者的开拓气概,把近代散文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阶段;在与甲午风云结伴而来的近代散文变革高潮中,梁启超等维新变政者的文体创新开创了一代新文风;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前后,秋瑾...

    32 KB
  •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当代中国专业论文】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李泽厚“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论题的影响,国内学人多以“双重变奏”的框架谈论现代文学。然而,“双重变奏”并不能准确地概括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更难以清楚地揭示文学思潮矛盾运动的复杂状态。由于对重大主题的漠视或回避,双重变奏论导致了一系列问题上认识的混乱。因此,要回顾和总结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必须重新认识文学主题更为复杂的结构。事实上,历...

    42 KB
  •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下)【当代中国专业论文】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下)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文艺的最高使命应该是弘扬民族精神,一切文学活动都应该以唤起民族意识为中心,促进民族向上发展的意志,唤起民族的情绪和斗志,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最终的目的是促进民族国家的建立。《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中宣称:“现今我们中国文坛艺坛底当前的危机是对于文艺缺乏中心意识。那末,我们要突破这个危机,并促进我们底文艺的开展,势必在形...

    27.5 KB
  •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上)【当代中国专业论文】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上)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李泽厚“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论题的影响,国内学人多以“双重变奏”的框架谈论现代文学。然而,“双重变奏”并不能准确地概括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更难以清楚地揭示文学思潮矛盾运动的复杂状态。由于对重大主题的漠视或回避,双重变奏论导致了一系列问题上认识的混乱。因此,要回顾和总结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必须重新认识文学主题更为复杂的结构。事实...

    25.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