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学期教学工作总结范文5篇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工作总结,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下面就让笔者带你去看看八年级地理学期教学工作总结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八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总结1时间过的真快,转眼本学期又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7个班的地理课教学,根据学生实际,认真钻研课程标准,结合备课组的...
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解读】【课程标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认识它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作用;学会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过程与方法用表格归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经济体制改革一课一练达标闯关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该会后实行的改革首先开始于()A.农村B.中小城市C.大城市D.国有企业【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2.(2017聊城模拟)如图是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标志性建筑,下列题词最恰当的是()A.对外开放的窗口B.中国农...
江西省高安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政治与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十二届全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设立国家宪法日的主要目的是()A.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全面推进依宪治国B.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C.体现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D.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的...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八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部分;非选择题部分。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答非选择题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并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答题,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它笔答题。4.考生答题...
单元检测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共82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包括以下哪五个军种()①陆军②通信兵③空军④海军⑤火箭军⑥战略支援部队A.①②④⑥B.①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2.下图为第一架国产歼—5型歼击机,仿制成功是在()A.1954年B.1955年C.1956年D.1957年3.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A.海军部队B.陆军部队C.空军部队D.火箭军4.下...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提示: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用2B铅笔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上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每小题2分,共50分)1.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可见“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一、【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梦的提出和中国梦的目的2.知道为了实现中国梦,在战略上的四个布局3.掌握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学习重点】中国梦的内涵;实现中国梦的四个战略布局【学习难点】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二、知识框架1.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中国梦基本内涵是、、。3.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中考考点:1.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二、知识框架:2002年中共十六大确立“”重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007年中共十七大把并写进党章2012年中共十八大,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始的目标。同时选举习近平为中共中央总书记。2017年中共十九大,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选择题1.中共十八届五...
八下现代史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对外开放的举措,直接有利于加快广东省经济发展的是:①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②在珠江三角洲开辟经济开放区③建立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④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的世界意义是()①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②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③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④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A.①②③B...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课后提升训练1.“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C.用武力维护祖国统一D.武力统一、一国两制2.按照“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港、澳、台实行()A.资本主义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封建主义制度D.新民主主义制度3.“海基会”、“海协会”、“九二共识...
人教版物理第二章光现象第一部分复习提纲一、光的传播1、光源:一切自身能发光的物体都称为光源。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注意:依靠反射光而发亮的物体不是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3、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光在空气...
中国近代史⒈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识记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记住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地点;知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知道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知道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知道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理解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中国民族危机的加剧。运用简...
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八下)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一届政协会议成立开国大典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和历史意义新中国成立和政权巩固(1949——1952年)西藏和平解放巩固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知识要点: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目的:筹备建国任务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内容:(1)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秦岭一一淮河线的地理意义;2.四大地理与区的划分界线与区域名称。二、教学重点难点:1.秦岭一一淮河的南北两侧的差异2.四大地理与区的划分界线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启发教学发,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课件展示我国不同地区一些自然景观资料,让学生猜一猜它们分别属于哪些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2...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复习提纲1、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自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2、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3、解放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仍然维持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4、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
5.3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知能演练提升ZHINENGYANLIANTISHENG1.在全国法制宣传日这天,某校举办了灯谜大联猜活动。其中一个谜面是: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法由我生,效力我最高(打一法律名称)。这个谜语的谜底是()A.环境保护法B.刑法C.教育法D.宪法2.如果把我国的所有法律比作一支由众多兵种组成的军队,那么宪法就是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如果把我国所有的法律比作一个配有多种乐器的交响乐团,那么宪法...
5.3宪法保障公民权利互动课堂理解HUDONGKETANGLI激E1.宪法规定的问题与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有什么不同?(1)宪法所规定的内容都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比如,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对我们国家性质的规定。另外,像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人民当家作主的形式、基本经济制度、国家的组织机构、公民的基本权...
第5章中国的地理差异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初步了解我国地理差异显著的表现及其原因。2.初步了解我国区域划分的依据以及地理区域类型。3.能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并说明划分依据。4.能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简单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5.简单了解地理差异对生活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总结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
第10章中国在世界中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简单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2.明确中国的国情以及在世界中的地位。3.了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负责任的大国及为此所作的贡献。4.认识中国在发展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区域差异性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过程与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