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八年级”的相关文档,共2563条
  • 八年级下历史1-14课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1-14课复习提纲第1课大战前夜的较量1、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分别是什么?答:中共代表人民利益,提出通过和平途径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国民党企图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以内战方式使中国回到抗战前国民党一党专制独裁的老状态里。★2、蒋介石为何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答:为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主要目的);将内战责任推给共产党。★3、中共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答:为尽一切...

    56 KB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2课时)一、单元复习目标:1、积累重点字词及相关文学常识2、了解散文诗的有关知识3、积累有关春的古诗句。4、学习本单元的写作手法。二、单元复习重点难点:1、积累重点字词及相关文学常识2、了解散文诗的有关知识3、积累有关春的古诗句。三、单元复习教学过程:(一)、单元导入,明确复习目标本单元所选的散文诗,都是作者由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雪》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

    32 KB
  • 八年级数学上册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教学目标1.熟练应用“边边边”公理.2.会综合应用三角形的四种判定方法,会根据具体问题选取恰当的判定公理或定理.教材分析教学重点:熟练应用“边边边”公理.教学难点:综合应用三角形的四种判定方法判定三角形全等.教学过程1.AAS不存在如图3.7(1)在△ABC和△ABD中,已知AB=AB,AC=AD,∠B=∠B,显然它们不全等.例1.已知:如图3.7(2)AB=CD,BC=DA,E、F是AC上的两点,且AE=CF.求证:BF=DE证明:在△ABC和△CDA中,...

    60 KB
  • 八年级数学上册 15.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 沪科

    15.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已知三边画三角形的方法;(2)掌握边边边公理,能用边边边公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3)会添加较明显的辅助线.2、能力目标:(1)通过尺规作图使学生得到技能的训练;(2)通过公理的初步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3、情感目标:(1)在公理的形成过程中渗透:实验、观察、归纳;(2)通过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SSS公理、灵...

    118 KB
  • 八年级数学上册 .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学案1

    13.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学习目标理解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的条件,并利用其解决问题;理解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理由.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知识梳理:1.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3.尺规作图:(1)只用直尺和作图的方法称为尺规作图;(2)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学法指导:例题如图,在四边形ABDC中,AB=DB,AC=DC,请问∠A和∠D相等吗?若相等,...

    239 KB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教学案(苏教)

    第二单元复习及检测教学目标1.积累生字词、文言词汇、古诗词名句。2.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激发爱国情怀。3.理解人物描写的形象性、生动性。4.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5.体会海外游子、著名科学家、志士仁人、古代外交家的强烈的爱国情怀。教学重点1.积累生字词、文言词汇、古诗词名句。2.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激发爱国情怀。教学难点1.理解细节描写的形象性、生动性、环境描写的作用。2.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6 KB
  • 八年级上Unit2Howoftendoyoueercise导学案

    岩口中学八年级英语科学教案(总第7课时)主备人:胡美红使用人:日期:月日审核人:课题:Unit2Howoftendoyouexercise?SectionA1a—1c学教目标:掌握句型A:Whatdoyouusuallydoonweekends?B:Ioftengotothemovies.重点、难点:频率词汇及询问活动频率、一般现在时态的熟练运用.课前准备:录音机,课件,导学案,学法大视野。教学过程:一、反馈练习:二、自学探究:(6分钟)I、单词拼读、记忆.II、注意“次数”的表达方法一次on...

    69.5 KB
  • 八年级人教历史1-11课知识点复习

    第一课1839年6月3日-25日虎门销烟林则徐道光帝△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①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中国的贫弱②鸦片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制③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1840年6月-1842年8月中英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条约内容:...

    19 KB
  •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七单元 第四课《悄然转变的社会生活》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

    第七单元走向现代世界第四课悄然转变的社会生活第一课时●课程目标5-1选择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事例,了解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状况及其变化。5-2从娱乐、信仰、礼俗和语言文字等方面,了解民众的精神生活状况及其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精神生活的状况,妇女地位提高的史实。理解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过程与方法:以交通工具的变化为例,...

    15.5 KB
  • 八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知识要点Office文档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学习要点一、重庆谈判1、背景:①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②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③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毛泽东在周恩来的陪同下到达重庆与国民党谈判。2、时间地点:1945年8月28日至10月10日重庆3、人物:国民党——蒋介石...

    14.41 KB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测(三四单元)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测(三、四单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A.新文化运动促成中国人民新的觉醒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C.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求荣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2、五四运动之所以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原因是:()A、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中国的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表现...

    32 KB
  •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二次根式的性质》练习题

    二次根式的性质一、两个性质的内容2(a)a2(0)(0)aaaaaa二、两者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1)a的取值不同,2(a)中的a是非负数,即0a,2a中的a可以为任意实数(2)运算顺序不同2(a)是先求a的算术平方根,再平方;2a表示先求a的平方,再求算术平方根。2、联系(1)两者的结果均为非负数2()0a,20a(2)当0a时,22(a)aa三、运用1、已知字母的取值范围,化简含字母的二次根式。例1、实数a在数...

    164.5 KB
  •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3.4 分式方程的应用》练习题

    3.4分式方程的应用一、知识要点1、分式方程的概念: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分式方程的重要特征:(1)含分母;(2)分母中含未知数。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即在分式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把原方程化为整式方程;(2)解这个整式方程;(3)验根,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使最简公分母不等于0的根才是原方程的根。使最简公分母为0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舍去;(4)写...

    96.5 KB
  •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3.3 分式的加减法》练习题

    3.3分式的加减法一、知识要点:1.同分母的分式的加减运算,与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法则实质是相同的,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用式子表示为:cbacbca2.分式的通分: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化为同分母的分式,这一过程称为分式的通分,应注意:(1)通分的依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2)通分后各分式的分母相同;(3)通分后的各分式分别与原来的分式相等;(4)通分的关键是确定最简公分母,确...

    40 KB
  •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3.2 分式的乘除法》练习题

    3.2分式的乘除法一、知识要点:1.分式的乘除法则:分式的乘除法则与我们学过的分数的乘除法则类似,分式的乘除法则为: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分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1在分式的乘法运算中,分子,分母都是单项式,这种类型的乘法运算可以直接运用法则计算.2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要先分解因...

    36.5 KB
  •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3.1 分式》练习题

    3.1分式(1)一、知识要点1.分式的概念:整式A除以整式B可以表示成BA的形式.如果除式B中含有字母,那么称BA为分式,其中A称为分式的分子,B称为分式的分母,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能为零.2.对于分式应把握以下几点:⑴分式表示两个整式相除.⑵分式的分母中一定含有字母.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零,否则分式无意义.⑷分式的值等于零的条件: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二、典型例题分析例1.下列式子...

    86.5 KB
  •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 实数》练习题

    《第二章实数》练习题知识要点:1、实数的概念和分类(1)和统称实数。(2)实数的两种分类方式:①按照定义分类如下:②按照性质分类如下:实数有理数整数()无理数:()0()正实数()实数()负实数()2、实数中的有关概念和性质(1)有理数中的概念,如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与在实数中这些概念是一致的,如实数a的相反数是,当0a时,倒数为,绝对...

    163 KB
  •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 实数》单元综合检测题

    《第二章实数》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实数:2,31,5,39,0.202002(每两个2之间依次增加一个0),14,0)1(3中,无理数有()A.4个B.3个C.2个D.1个2.下列说法错误的有()①无限小数是无理数;②无理数都是带根号的数;③只有正数才有平方根;④3的平方根是3;⑤2是22)(的平方根A.1个B.2个C.3个D.4个3.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a3和2a15,则这个正数...

    134 KB
  • 人教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

    第2课最可爱的人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抗美援朝的背景、过程、结果和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2.了解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对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的讲述,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习志愿军战士英勇不屈、乐观向上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通过本课的学习,...

    57.5 KB
  • 人教八年级下册英语人单词听写表

    Unit1Whatsthematter?1n.问题,事情_______________2怎么了?出什么事了?________3adj.疼痛的,酸痛的____________4感冒________________5n.胃痛,腹痛________________6胃痛________________7n.足,脚________________8n.颈,脖子________________9n.胃,腹部________________10n.咽喉,喉咙________________11n.发烧________________12v.躺,平躺________________13躺下________________14vn.放松,休息__________...

    72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