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百家争鸣与中国思想史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学问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之间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那么关于百家争鸣与中国思想史你了解多少呢?不如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吧。百家争鸣与中国思想史第一点,从终极问题起先。任何一个文明,都有终极性的概念,这些终极性的概念是文明的核。中华文明中,终极性的概念,除了“道”外,就是“天”和“帝”。我与一些挚友,始终比较关切...
戏曲艺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黑土评剧迎来希望的春天【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前,文艺事业正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党和政府对文化工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旺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长势头迅猛。戏曲,是中国文化传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关键词】戏曲艺术;黑土评剧;希望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
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社会大变革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北〕,洛邑在镐京的东面,后人把东迁以后的周朝称为“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连年战争,社会动乱,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这次社会大转型,经春秋战国500余年的逐...
2019-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练习百家争鸣岳麓版归纳和整理1、孔子:(1)名,晚期鲁国人,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人们相互,反对。儒家思想的核心是“”。(2)孔子整理了《》,还根据鲁国史籍编订了《》。他的弟子根据他的言行,编成《》一书。2、百家争鸣(1)时期,社会发生急剧变化,许多思想家对此提出不同的法纷纷著书立学,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课后题1、识读教材中的图文后,谈谈你对孔子提倡的...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程标准: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教学要求:、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讨论并概述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双百”方针的价值。3、感受文艺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价值。养育人文精神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的贯彻文学艺术...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学习目标【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学习重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2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形成的原因及意义二知识准备(参阅必修1第1课,必修2第1课,第4课)1了解西周时期的相关制度(1)政治:(2)经济:(3)教育:三学习内容:1“人之初,性本善,性...
新文化运动与知识界的百家争鸣袁世凯在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权位以后,便集中力量对付南方留守的革命党人,以除后患。因为他心里十分清楚,革命党人是他实现政治野心的障碍。他篡权后不久,就秘密向外国银行团贷出巨额款项以装备军队,此即所谓“善后大借款案”。同时他还一手制造了“宋教仁案”,以阴谋手段杀害了力主民主与法制的革命党领导人宋教仁。此案真相大白于天下以后,孙中山等人发动了“二次革命”,[17]矛...
从百家争鸣到求同存异--辛亥革命的性质述论作者:杨开树辛亥革命的性质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历史评价方面的“盖棺论定”,而且还将决定辛亥革命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走向。推而论之,它还关系到中国革命史、中华民国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学科建构和历史分期等重大问题。当下,人们正忙于纪念接踵而来的“百年”——“北大建校百年”、“废科举百年”;“共和革命百年”亦即将不请自到。然而,辛亥革命的面目仍然笼罩着重重迷雾。我...
第1课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一、“百家争鸣”一、“百家争鸣”1.概念: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俗称“十家九流”2.“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根本原因: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1)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展。(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趋于崩溃。(3)阶...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材分析中国两千多年以前出现的以儒、墨、道、法等四派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相互辩难中形成的“百家争鸣”,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后世中国人的心理、观念、习惯、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汉民族独具的文化传统。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内容,对于学生整体把握儒家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主要思想流派及主要代表,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理解“百家争鸣”的原因和意义,孔子“仁”的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学会运用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探究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2、过程与方法:分析图文材料,概括归纳知识,史论结合,阐释历史,联系现实;...
6百家争鸣【原文】诸子百家,应运而生。百花竞放,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异彩纷呈。畅所欲言,众说纷纭。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著书立说,各显其能。儒家学说,以仁为本。中庸之道,修齐治平。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文章,历久弥新。春风化雨,泽被苍生。老庄之道,有无相生。深藏若虚,独善其身。绝圣弃智,和光同尘。遗世独立,小国寡民。清心寡欲,与世无争。顺其自然,返朴归真。大象无形...
百家争鸣,纵横百家,影响中国鸽界100位赛鸽名家共同打造中国信鸽品牌!培育我国优良信鸽品系,繁荣我国信鸽事业。——谢炳2008年《中国优秀种鸽大全》奥运珍藏版编委会委员邀请函尊敬的鸽友:您好!2008年是很值得我们纪念的一年,为了纪念奥运,继成功组织编辑出版2007年《中国优秀种鸽大全》之后,我们将全力打造2008年《中国优秀种鸽大全》奥运珍藏版。【详情请登录中国(北大)职业赛鸽网wwsaig查看】中国信鸽...
《新课标同步训练与评价》(高中历史必修Ⅲ.人教版)第2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目标解读1951年,中国国内关于京剧的发展问题出现了争论,传承还是摒弃众说纷纭,毛泽东为此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主张对待京剧艺术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京剧加以继承和发展。1953年,毛泽东就历史研究工作的方针,提出要百家争鸣。1956年,毛泽东正式提出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我们文艺的方针。主张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
wwxkb1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班级:姓名:小组:编号:【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了解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2.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了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预习检测】(推开一扇窗,你会看见满眼的绿色!)2.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春秋战国时期,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的冲击。社会上不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堂导入】毛泽东:“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新课讲授】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背景:(1)对苏联模式迷信的的破除。5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云谲波诡,苏联和东欧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特别是1956年2月苏共第二十次...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选择题1.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3.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