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7课”的相关文档,共42条
  • 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教案2Word版含解析

    7课《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一、课程内容分析本课概述《新航路的开辟》是高中历史必修Ⅱ(岳麓版)第二单元的第7课,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东方的诱惑(即原因和条件),开辟新航路(即经过),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即影响)。条理清晰,史实丰富,可读性强,而且配有地图及插图,教学操作性强。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这些特点,把握教材的总体性结构和因果问题的逻辑关系,商品经济的...

    3.23 MB
  • 一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歌曲小毛驴教学设计2花城版

    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歌曲《小毛驴》,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2、能力目标:学会用欢快、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驴》,能用轻快、诙谐、风趣的声音表现我骑驴赶集的有趣情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培养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3、情感目标: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用动作表现歌曲所表现的动物形象,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2学情分析《小毛驴》是花城版...

    33.5 KB
  • 新人教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说课稿讲义资料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说课稿崂山区第五中学孙思洋2016年9月23日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说课稿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该课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题材,也是学生借古看今,深切认识改革开放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战略的好的学习材料。12、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

    28 KB
  • 一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同坐小竹排教案2湘艺

    《同坐小竹排》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用甜美的声音演唱带有三、四度音程关系的歌曲《同坐小竹排》。能准确地为变拍子的歌曲打节奏和用打击乐伴奏。过程与方法:学会准确的掌握《同做小竹排》这首变拍子歌曲的节奏。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民族民间音乐,理解本课主题“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教学重点:唱准四度音程,及含四度音程的歌曲。教学难点:能用甜美的声音演唱《同做小竹排》。准确地为变拍子的歌曲打节奏。教...

    17.5 KB
  • 高中语文专题二第7课日喻自读课学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日喻(自读课)走近作者苏轼(见《留侯论》)相关背景根据傅藻《东坡纪年录》记载本文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十月十二日,《乌台诗案》作于“十三日”。其写作缘由,末尾交代得很清楚:“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写作背景及用意,篇末也有说明:“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者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经术取士”,指神宗熙宁四年(1071)二月,根据王安石的建议...

    2.94 MB
  • 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7课启蒙运动【学案】

    学案8启蒙运动[课标要求]1.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2.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预习案一、理性时代的到来1.背景(1)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2)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2.过程(1)17世纪时,英国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2)18世纪中叶,法国涌现...

    865.5 KB
  • 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01知识管理知识点1战国七雄战国七雄:战国初年,晋国被____________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诸侯国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战争: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的规模很大,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战役,如________之战、________之战、________之战等就发生在这一时期。知识点2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________任用商鞅主持变法。政治方面:建立县制...

    335.33 KB
  • 7课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7课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一、基础知识目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冯云山在紫荆山地区的革命活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的胜利进军,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及意义。太平军北伐和西征的概况。北伐失败的原因。二、思想教育目标1.太平天国运动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爆发的一次伟大的农民运动。2.《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颁布的以土地为中心的革命纲领,突出地反...

    28.08 KB
  • 7课大变革的时代余年荣

    第三界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参赛者:余年荣工作单位: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大湾中学邮编:546103电话:13407840218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大湾中学余年荣教材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本课简要介绍了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修筑);生产力的发展使大量荒地被开垦为私田,私田主人改变剥削方式,封建剥削方式出现;新...

    45.29 KB
  • 7课大变革的时代范丽君

    7课大变革的时代【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春秋战国的纷争》,了解了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历史,如果让大家用一个字来概括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你认为是?(生:战,乱)。师:同学们概括得非常准确。的确,这一时期,诸侯争霸,七雄并立,社会动荡,战争不断。但是在五国争霸,七国并存的战场背后,却是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特别是到了战国时期,农业工具和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的兴修,乃至社会制度的转型,都透着...

    43.11 KB
  • 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01知识管理知识点1战国七雄战国七雄:战国初年,晋国被____________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诸侯国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战争: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的规模很大,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战役,如________之战、________之战、________之战等就发生在这一时期。知识点2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________任用商鞅主持变法。政治方面:建立县制...

    318 KB
  • 语文第7课《雷电颂》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7.雷电颂郭沫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一—剧本主要靠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2.了解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体会表达效果。能力目标:1.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2.指导学生诵读,体味文章气势,感受情感律动。3.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孕的深意。情感目标:理解并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教学重点:1.找出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2.理解文章语言所包含...

    19 KB
  • 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以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探讨,提高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生收集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对外开放前后的面貌变化的资料,或调查身边亲人,谈改革开放对个人的影响和感受,学习...

    14.5 KB
  • 7政治第7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第6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最新考纲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法制化进程;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的宗教政策。热点链接、1、结合西藏、广西、新疆等自治区取得的成就,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2、结合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及胡锦涛在会上的讲话,全面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第...

    63.5 KB
  •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菩萨兵》备课

    7菩萨兵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二、教学重、难点: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

    33.5 KB
  • 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导学案

    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掌握思想解放运动的简要过程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2.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和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学习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学习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及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

    14.61 KB
  • 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一、学习目标1、知道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和代表人物。2、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史人类的共同文明。3、树立民族自信心,培养理解、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心态。学习重难点:理解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考点:阿拉伯人的贡献;马可波罗二、学习过程(一)温故而知新:第一篇章:回望文明交流的历程暴力冲突和文明交往的例子:(二)预习导学:第二篇章:寻觅文...

    76 KB
  • 7课大变革的时代余年荣

    第三界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参赛者:余年荣工作单位: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大湾中学邮编:546103电话:13407840218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大湾中学余年荣教材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本课简要介绍了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修筑);生产力的发展使大量荒地被开垦为私田,私田主人改变剥削方式,封建剥削方式出现;新...

    27 KB
  • 六上第7课《望大陆》导学案

    7.望大陆主备人戴敏单位西坛小学编号0701课型新知探究课课时第1课时小主人姓名学习目标1、我会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2、我能正确、熟练并有感情地背诵全首诗。3、我能抓住重点诗句,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佑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重难点1、理解诗歌意思,并会背诵。2、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佑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学习过程师生笔记☆知识链接于右任的著名爱国诗作《望大陆》发表于1964年11月10日。后于右任先生在台北谢世。晚...

    67 KB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清贫教案长春版[1]

    七清贫文本解读一、整体感知1934年11月初,方志敏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至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被7倍于己的敌军围困。他带领先头部队奋战脱险,但为接应后续部队,复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27日在江西玉山陇首村被俘。在狱中他坚持斗争,写下了著名的《清贫》一文。这篇总共一千余字的简洁文章,以其诚挚的革命情怀与高尚的志士节操,成为影响深远的文...

    81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