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40年代文学思潮第一章40年代文学思潮(3学时)第一节战争制约下的文学一、战争对文学的影响现代文学的第三个十年(1937-1949):八年抗战+三年多内战,一个动荡的、大转折时期。这时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和战争与救亡发生紧密的联系。特殊的政治文化氛围、思维方式、审美心态,促成战时特有的文学现象。战争直接影响作家的写作心理、方式及题材、风格。即使远离战争现实的创作,也不自觉打上战时...
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演变,构成了30年代现代文学两条基本历史线索。革命文学争论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大革命失败之后,日益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新的革命形式对文学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经过整顿了的创造社和由蒋光慈等组成的太阳社,在《创造月刊》、《文化批评》《太阳月刊》等各自的刊物上,正式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
档案材料披露上世纪40年代末“抓壮丁”的沧桑故事提起电影《抓壮丁》,在四川几乎无人不知。这是一部讽刺喜剧,写旧社会的王保长一心想在征兵中捞一把,他得意忘形时,被省城归来的李老栓的大儿子率全家打了一顿,打完后双方共商抓壮丁大计。不料华蓥山游击队下山,被抓的壮丁们趁机暴动在今天成都锦江区档案局留下的档案材料中,也可以看到不少上世纪40年代末“抓壮丁”的真实档案。不想抓壮丁就去当袍哥锦江区档...
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四大家族官僚资本”问题研究[关键词]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摘要]20世纪20年代,瞿秋白等人提出了官僚资本的概念。抗战胜利前后,共产党人有了“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提法。1949年建国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基本延续了此前的定论。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学者开始对“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性质、作用提出不同看法。上世纪90年代至今,除深入研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
档案材料披露上世纪40年代末“抓壮丁”的沧桑故事提起电影《抓壮丁》,在四川几乎无人不知。这是一部讽刺喜剧,写旧社会的王保长一心想在征兵中捞一把,他得意忘形时,被省城归来的李老栓的大儿子率全家打了一顿,打完后双方共商抓壮丁大计。不料华蓥山游击队下山,被抓的壮丁们趁机暴动在今天成都锦江区档案局留下的档案材料中,也可以看到不少上世纪40年代末“抓壮丁”的真实档案。不想抓壮丁就去当袍哥锦江区档...
第三个十年(1937—1945—1949)四十年代的小说——时空划分一、时间上划分:(一)前期:1937—1941抗战小说蜂起,艺术水平下滑,以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为主内容:1、新人、新的民族性格的成长:姚雪垠《差半车麦秸》2、直接反应战地生活的:丘东平《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二)后期:1941—1949社会历史文化反思小说、长篇小说创作热潮。二、空间划分:(一)国统区:1、讽刺暴露小说:张天翼《华威先生》、沙汀《在其香居茶...
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演变,构成了30年代现代文学两条基本历史线索。革命文学争论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大革命失败之后,日益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新的革命形式对文学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经过整顿了的创造社和由蒋光慈等组成的太阳社,在《创造月刊》、《文化批评》《太阳月刊》等各自的刊物上,正式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