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椭圆【选题明细表】知识点、方法题号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1,3,12,13椭圆的几何性质2,4,5,6,8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10,12,13与椭圆有关的综合问题7,9,11,14基础对点练(建议用时:25分钟)1.设F1,F2是椭圆+=1的两个焦点,P是椭圆上的一点,且|PF1|∶|PF2|=2∶1,则△PF1F2的面积为(A)(A)4(B)6(C)2(D)4解析:因为点P在椭圆上,所以|PF1|+|PF2|=6,又因为|PF1|∶|PF2|=2∶1,所以|PF1|=4,|PF2|=2,又易知|F1F2|=2,显然|PF1|2+|PF2|2=|F1F2...
第3节变量的相关性与统计案例【选题明细表】知识点、方法题号散点图、变量的相关性1,2回归分析3,4,6,7,8,11独立性检验4,5,9,10基础对点练(建议用时:25分钟)1.(2018云南红河州检测)为研究语文成绩和英语成绩之间是否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统计两科成绩得到如图所示的散点图(两坐标轴单位长度相同),用回归直线=x+近似地刻画其相关关系,根据图形,以下结论最有可能成立的是(B)(A)线性相关关系较强,b的值为3.25(B)线性相关关系较强,b的值...
第3节功率进行新课一、功率的含义1.定义:功W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功率。(板书)2.定义式:P=W/t(板书)3.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板书)4.单位:(板书)教师请一位同学正确地说出定义式中各个字母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其单位。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千瓦(kw)或焦耳/秒(J/s)(板书)W→功→单位:焦耳(J)t→做功所用时间→单位:秒(s)换算关系:1kw=1000w1w=1J/s(板书)说...
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升华一、氧化还原反应1.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非氧化还原反应。例如下列两个反应,前者是氧化还原反应,后者不是。(2)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无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两大类——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3)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
第3课时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1)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学会用“用已知物质的性质验证未知物性质”的科学方法。(3)通过性质实验探究,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②通过探究实验进一步深化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实验探究活动,...
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物质的量的符号为n。注意:“物质的量”是一个专用名词,不能拆开。例如,不能说“氢气的量、硫酸的量”,而应说“氢气的物质的量、硫酸的物质的量”。相关参考:基本物理量是由人们根据需要选定的,在不同学科中和不同时期,选定的基本物理量有所不同。例如,在力学中...
课后训练1.气体的体积主要是由以下什么因素决定的()①气体分子的直径②气体物质的量的多少③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④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CH4的质量为16gmol-1B.H2O的摩尔质量为18gC.44gCO2的体积为22.4LD.9.8gH2SO4含0.1NA个H2SO4分子3.如果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式中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A.22.4bc/aNALB.22.4ab/cNA...
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2课时气体摩尔体积课堂合作探究问题导学一、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活动与探究1观察下表中的数据:化学式物质的量体积0℃,101kPa20℃,101kPa0℃,202kPaFe1mol—7.2cm3—NaCl1mol—27.0cm3—H2O1mol—18.0cm3—C2H5OH1mol—58.3cm3—H21mol22.4L24.0L11.2LO21mol22.4L24.0L11.2LCO21mol22.4L24.0L11.2L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1)你能发现什么特点?(2)温度和压强如何影响气体的体积?思...
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1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摩尔质量课堂合作探究问题导学一、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微粒数目(N)之间的关系活动与探究1物质的量(n)微粒数目(N)计算表达式[用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微粒数目(N)表示]1molO2molCO20.5molNa+______Mg9.03×1023个镁原子______H2SO43.01×1023个硫酸分子______Ca2+1.806×1024个钙离子思考与交流(1)能否说“1mol小麦”或“1mol苹...
必修1第2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2.能力目标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认同生命的严谨性和多样性。二、教学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三、教学难点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四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课程导入以DNA指纹检测在案件侦破中有着重要的...
课后训练1.摩尔是()A.国际单位制的一个基本物理量B.计量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C.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D.表示6.02×1023个粒子的集体2.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分子数之比为1∶1②所含O原子数之比为2∶3③原子总数之比为3∶4④S原子数之比为1∶1⑤质子数之比为4∶5A.①②③④⑤B.②③C.①⑤D.③④⑤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Cl的摩尔质量是58.5gB.1molNaCl的质量是58.5gmol-1C.58.5g...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以第3周期元素和ⅦA、ⅠA族元素为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加以解释;2、了解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3、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和总结能力;4、了解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等方面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第3节复合材料1.材料科学的发展过程及单一材料的优缺点(1)材料科学的发展过程材料科学的发展经历了天然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复合材料这五个过程。(2)常见的几种单一材料的优缺点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对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了大体的了解,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有机合成材料,这些材料都是单一的材料,优点、缺点都较突出,现总结如下:材料实例优点缺点金属材料钢铁硬度...
自我小测1复合材料的优点是()①强度高②质量轻③耐高温④耐腐蚀A.仅①④B.仅②③C.除③外D.①②③④2复合材料的使用使导弹的射程有了很大提高,其主要原因在于()A.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导弹能承受超高温的变化B.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导弹的质量减轻C.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导弹承受超高强度的改变D.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导弹承受温度的剧烈变化3复合材料中往往有一种材料作为基体,另一种材料作为()A.增塑...
第三节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课标要求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课标解读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资源问题的空间分布。2.利用简单的生活实例的讲解使学生明白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3.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4.运用身边的实例讲解农村和城市生态建设。●新课导入建议以我国典型的生态农业实例导入新课——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理解自然...
第三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1.了解交通和通信发展对全球化进程的影响。2.结合实例会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及其变化的影响。(重点)3.结合实例会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重点)[自主预习探新知]教材整理1交通和通信发展与全球化阅读教材P102至P103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作用:联系生产与消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桥梁,是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纽带。2.发展(1)工...
第3节披文入意,览象外之旨——体会语句含意(2011大纲全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针挑土芳菲从湘西回来,和朋友说起黑妮;说起在凤凰的偶遇,说起跟她去苗寨跑了一天,看她做的种种事,感慨得很;说想起一句记不全的俗语,“什么什么像针挑土,什么什么像水推沙”,黑妮就是在针挑土;黑妮!黑妮一边说黑妮,脑子里一边浮现她朴素清瘦的样子,不知为什么有隐隐的心疼。凤凰是她的故乡,但和我们这些外人在一起,倒是她...
2012高考立体设计化学鲁科版选修3第3节②课时作业1.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A.HClB.Cl2C.C2H2D.CH4【解析】四种分子的结构式分别为H—Cl、Cl—Cl、H—C≡C—H、,两个原子间形成的共价单键为σ键,而要存在π键,两原子之间必须存在两个或三个共价键,故符合题意的为C项。【答案】C2.H2O分子中每个O原子结合2个H原子的根本原因是()A.共价键的方向性B.共价键的饱和性C.共价键的键角D.共价键的键长3.关于键长、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