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30年代”的相关文档,共17条
  • 20世纪20至30年代初期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基于时人视野的考察

    20世纪20至30年代初期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基于时人视野的考察摘要: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期,面对高校“数量增加,质量低下”的状况,时人反省并提出了批评及整顿建议。无论是国内人士,抑或是国际友人,都认为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学滥设现象严重、地理分布杂乱无章、院系结构设置不合理,以及教育效能低下等。时人所指高等教育的问题的确存在,并非无的放矢。除了专门学校纷纷升格为大学外,私立大学趁机而立。院系设...

    25.95 KB
  • 论林语堂30年代的幽默文学观-第1篇

    论林语堂30年代的幽默文学观论林语堂30年代的幽默文学观高传峰【期刊名称】《大众文艺》【年(卷),期】2010(000)021【摘要】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吏上的一位散文大家,林语堂30年代的幽默文学曾引起强烈的反响.但随着左翼文人对他的批判,幽默文学很快销声匿迹了.林语堂本人也去了海外.本文即在30年代的社会环境中,梳理幽默文学的提出到发扬及讨论林语堂提倡幽默的原因,并看待当时文坛对他的争论.【总页数】2页(128-129)【关键词】林语...

    14.44 KB
  • 世纪30年代学术界关于“统制经济”与“自由经济”之争

    世纪30年代学术界关于“统制经济”与“自由经济”之争.txt蜜蜂整日忙碌,受到赞扬;蚊子不停奔波,人见人打。多么忙不重要,为什么忙才重要。蔡双全:简析20世纪30年代学术界关于“统制经济”与“自由经济”之争[摘要]30年代中国学术界关于“统制经济”与“自由经济”的争论,是在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严重经济危机与苏联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背景下发生的。罗敦伟等人从时代发展潮流、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保护中国幼稚民族产...

    42 KB
  • 第21讲30年代诗歌:臧克家与戴望舒

    第21讲30年代诗歌第十六周2008-12-15星期一教学要求了解各流派诗歌的主要内容,研读代表作品。教学重点研读代表作品,分析臧克家、戴望舒诗歌的艺术特色。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步骤一、左翼诗歌潮流为什么不用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是因为中国诗歌会只是这一诗潮的一个群体,在20年代末和30年出现过以殷夫为代表的早期普罗诗歌(和普罗小说同时)在中国诗歌会这一群体之外还有倾向于左翼的臧克家的诗歌等。(一)、殷夫的红色鼓动...

    50.93 KB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30年代

    第九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二)一、填空题1.最早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团体是创造社和太阳社。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成立于上海。3.新月社后期,梁实秋宣扬人性论,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4、1935年下半年到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学内部发生了“两个口号”的论争,即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之争。5.30年代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主要有新月派、论语派、自由人、第三种人等。6、1930年到1931年,由潘...

    67 KB
  • 世纪30年代前后中国法医学一瞥

    20世纪30年代前后中国法医学一瞥无锡公安陈胜泉邮编214002Email:czl@wx130前言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形成法医学到新中国成立前,法医学的鼎盛时期。如果没有日本鬼子的侵入,中国的法医学应该更好。当时的三位杰出人物是:林几(法医,林几语:“吾国法医,向乏专门研究,墨守旧法。然人类因世界之物质进步思想发达,而犯罪行为则奇妙新颖,变幻莫测。是以吾国司法检务,犹如以稚子之制强寇其不反被制于强寇。”)、孙...

    121.5 KB
  • 文化中国与大地民间——试论30年代的“寻根小说”【文化研究专业论文】

    文化中国与大地民间——试论30年代的“寻根小说”【内容提要】在30年代文化守成主义思潮影响下,一批文学家力图重建中国古典艺术精神,创立本土化的现代写意小说学,他们构成了30年代文学领域的“文化寻根”派。周作人、废名、沈从文和萧红等人就是30年代“寻根文学”的理论代言人和创作实践者。“寻根文学”对医治新文学的“现代幼稚病”具有重要意义。“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73.5 KB
  • 30年代电视剧《且听我说》--分享自小白

    30集电视连续剧《且听我说》编剧任莎30集大型年代电视连续剧《且听我说》编剧任莎且听我说吧夜寒露重只影陪伴着寂寞且听我说吧路长荆多黑暗中燃着怒火不管群星多灿烂只有你对我闪烁拂去我心底尘封开着绮丽花朵且听我说旅途难苦让期待随着静默故事大纲(第1-9页)人物小传(第10-11页)故事大纲多年后,年迈的闵为凡再听到这首歌,依然会流泪。定海老宅子里的留声机,有些残破,咿咿呀呀的将时光流转。过去在百乐门的风光,却...

    31 KB
  • 30年代诗歌多元发展格局

    30年代诗歌多元发展格局:左翼革命诗歌、现实主义诗歌、现代主义诗歌一、左翼革命诗歌(一)殷夫的红色鼓动诗A.在血与火的阶级交战中,塑造无产阶级伟大形象。B.浪漫主义色彩:直抒胸臆,情绪激越,节奏急促,把抽象的情感化为可感的形象。(二)中国诗歌会的诗歌创作中国诗歌会:成立于1932年9月,发起人有穆木天、蒲风、杨骚、任钧等,办有刊物《新诗歌》。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中国诗歌会注重诗歌...

    125.5 KB
  • 30年代文学知识要点

    30年代文学概况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兴起的背景首先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结果,是“五四”新文学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次,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促进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第三,这一运动的兴起深受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影响。2.左联: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正式成立。主张文学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服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促进无产阶级文学艺术的产生。“左联”的成立,标志着左翼文艺运动...

    87.5 KB
  • 30年代电视剧《且听我说》--分享自小白

    30集大型年代电视连续剧《且听我说》编剧任莎且听我说吧夜寒露重只影陪伴着寂寞且听我说吧路长荆多黑暗中燃着怒火不管群星多灿烂只有你对我闪烁拂去我心底尘封开着绮丽花朵且听我说旅途难苦让期待随着静默故事大纲(第1-9页)人物小传(第10-11页)故事大纲多年后,年迈的闵为凡再听到这首歌,依然会流泪。定海老宅子里的留声机,有些残破,咿咿呀呀的将时光流转。过去在百乐门的风光,却是再也没有了。上海就像一场梦。恍惚...

    31 KB
  • 30年代诗歌多元发展格局

    30年代诗歌多元发展格局:左翼革命诗歌、现实主义诗歌、现代主义诗歌一、左翼革命诗歌(一)殷夫的红色鼓动诗A.在血与火的阶级交战中,塑造无产阶级伟大形象。B.浪漫主义色彩:直抒胸臆,情绪激越,节奏急促,把抽象的情感化为可感的形象。(二)中国诗歌会的诗歌创作中国诗歌会:成立于1932年9月,发起人有穆木天、蒲风、杨骚、任钧等,办有刊物《新诗歌》。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中国诗歌会注重诗歌...

    130 KB
  • 30年代电视剧《且听我说》--分享自小白

    30集大型年代电视连续剧《且听我说》编剧任莎且听我说吧夜寒露重只影陪伴着寂寞且听我说吧路长荆多黑暗中燃着怒火不管群星多灿烂只有你对我闪烁拂去我心底尘封开着绮丽花朵且听我说旅途难苦让期待随着静默故事大纲(第1-9页)人物小传(第10-11页)故事大纲多年后,年迈的闵为凡再听到这首歌,依然会流泪。定海老宅子里的留声机,有些残破,咿咿呀呀的将时光流转。过去在百乐门的风光,却是再也没有了。上海就像一场梦。恍惚...

    31 KB
  • 第二节30年代文学

    第二节30年代文学(1928-1937)第一节概述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首先由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发起。1928年,创造社除老成员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外,又新增加了刚从日本回来的冯乃超、李初梨、彭康、朱镜我等文学青年,继续出版《创造月刊》,又新创刊《文化批判》。1928年1月,郭沫若在《创造月刊》上宣称“个人主义的文艺老早过去了”,“代替他们而起的”将是“无产阶级文艺”。此后,在《文化批判》、《流沙》和太阳社的《...

    17.5 KB
  • 第21讲30年代诗歌:臧克家与戴望舒

    第21讲30年代诗歌第十六周2008-12-15星期一教学要求了解各流派诗歌的主要内容,研读代表作品。教学重点研读代表作品,分析臧克家、戴望舒诗歌的艺术特色。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步骤一、左翼诗歌潮流为什么不用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是因为中国诗歌会只是这一诗潮的一个群体,在20年代末和30年出现过以殷夫为代表的早期普罗诗歌(和普罗小说同时),在中国诗歌会这一群体之外还有倾向于左翼的臧克家的诗歌等。(一)、殷夫的红色鼓...

    38.5 KB
  • 30年代电视剧《且听我说》--分享自小白

    30集大型年代电视连续剧《且听我说》编剧任莎且听我说吧夜寒露重只影陪伴着寂寞且听我说吧路长荆多黑暗中燃着怒火不管群星多灿烂只有你对我闪烁拂去我心底尘封开着绮丽花朵且听我说旅途难苦让期待随着静默故事大纲(第1-9页)人物小传(第10-11页)故事大纲多年后,年迈的闵为凡再听到这首歌,依然会流泪。定海老宅子里的留声机,有些残破,咿咿呀呀的将时光流转。过去在百乐门的风光,却是再也没有了。上海就像一场梦。恍惚...

    31 KB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30年代诗歌1

    1、卞之琳1910年生,江苏海门人。前期诗作,内容多写下层社会生活,如《酸梅汤》、《叫卖》、《几个人》,并探索宇宙与人生哲理如《断章》、《鱼化石》,也写过爱情如《无题》。卞曾用“小处敏感,大处茫然”来概括当时的自己,意即:“茫然”于时代风云,“敏感”于诗歌艺术。卞曾被人们称为“最醉心于新诗技巧与形式底试验”的艺术家。2、何其芳(1912-1977),四川万县人,1929年开始发表作品。《汉园集》、《...

    19.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