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20课”的相关文档,共45条
  • 湘美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0课纸杯变变变

    湘美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0课纸杯变变变第20课纸杯变变变教学目标:1、尝试用纸杯进行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感受纸杯的多变性、易操作性,进而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2、体验制作活动带来的乐趣,激发环保意识。教学重点:用纸杯进行小制作教学难点:自己在纸杯上设计造型教学准备:1、一次性纸杯。2、剪刀、双面胶、即时贴、彩纸、水彩笔等3、教师用纸杯制作的成品,如白鹅、金鱼、小青蛙、小乌龟等...

    11.51 KB
  • 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

    第21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手摇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知识。2.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3.通过学习工业革命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富强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重点难点】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工业革命及影响。【...

    242.5 KB
  • 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题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日期6月30日授课教师王志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基本线索。2、过程与方法: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伟大的发明创造...

    89.5 KB
  • 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训练2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选择题1.右图是前苏联画家弗赛罗夫于1921年创作的油画《列宁会见上访农民》。它描绘的是十月革命后,列宁在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上访的农民的情景。这一情景出现的直接背景是()A.农民拥护苏维埃的土地法令B.余粮收集制引发农民的反对C.新经济政策允许粮食自由买卖D.农民强烈要求加入集体农庄2.列宁在1921年曾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

    74.72 KB
  • 历史岳麓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含解析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掌握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及特点;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现象并进行概括、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表达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语言描述,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掌握改革开放的过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合作自主探究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比较,理解改革开放的内涵,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开放的意识,认可和...

    278.5 KB
  • 历史岳麓必修2课时检测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含解析

    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时跟踪检测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为解决广东居民偷渡到港澳的历史难题,时任广东省省长的习仲勋指出制止群众性外逃的根本措施是发展经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广东临近港澳,可以发挥这一优势,在对外开放上做点文章。此后,中共中央在广东首先尝试这一主张的措施是()A.创办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598 KB
  • 历史岳麓必修2教师用书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含解析

    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习目标精准导航]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及影响。1.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与特点。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成立及意义。3.认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

    909.5 KB
  • 第六单元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第六单元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949—1956,构建阶段)【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开国大典、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2)理解: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四个现代化”政协的作用和职能,民主党派参政的主要任务,处理少数民族事务...

    179 KB
  • 20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编号17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姓名班级【课程标准】1.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3.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知识梳理】一中国共产党成立条件:思想:1917年,俄国...

    224.5 KB
  • 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3课时)主编:马琳主审:魏菲2011/11/15一、【知课标,明考向】课程标准目标分解1.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2.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1.从宏观上理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几个大的阶段。2.比较国共两党两次...

    1.68 MB
  • 20课战时共产主义到

    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张向明4、13【自主学习目标】(1分钟)课标要求: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教学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教学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对斯大林模式...

    57.5 KB
  • 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导学案

    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导学案编制:王劲松审核:吕淼审批:编号:2012L18【课程标准】⑴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⑵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知识目标】中共一大召开;国民革命运动;“八七会议”;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与井冈山革命道路;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及意义;中国军民的抗日...

    99 KB
  •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20课景阳冈同步测试II卷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20课景阳冈同步测试(II)卷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读准下面的词语。(共1题;共11分)1.(11分)根据课文《武松打虎》内容,在下面的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动词。武松上冈后,一只吊睛白额大虎,朝武松________过来。武松腾空________,轻轻________在一边________过。紧接着,饿虎腾空________来,武松一个鹞鹰翻身,________到了老虎身后;接着...

    155 KB
  • 高级日语第20课大预言

    スタジオ【名】【英】(studio)(1)艺术家工作室。(工房。アトリエ。)(2)照相馆,摄影室,(电影)制片厅,摄影棚。(写真や映画の撮影所。)(3)播音室,录音室。((レコード、テープなどの)録音室。また、放送局の放送室。)パネル【名】【英】panel(1)嵌板,镶板,壁板;镜框。(羽目板(はめいた);鏡板(かがみいた)。)走査パネル。/扫描面板。(2)揭示板,告示板;告示。(展示するために写真などを貼る板...

    315.5 KB
  • 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了解和掌握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学生能够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历史影响。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联系明清对外交往的情况和今天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思考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提高学生观...

    87.5 KB
  • 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训练2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选择题1.右图是前苏联画家弗赛罗夫于1921年创作的油画《列宁会见上访农民》。它描绘的是十月革命后,列宁在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上访的农民的情景。这一情景出现的直接背景是()A.农民拥护苏维埃的土地法令B.余粮收集制引发农民的反对C.新经济政策允许粮食自由买卖D.农民强烈要求加入集体农庄2.列宁在1921年曾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

    55.5 KB
  • 示范教案(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设计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本单元共3课,其内容涉及现代中国发展的两条主线。前面两课主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这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同我国的国家性质相联系的...

    104 KB
  • 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用

    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选择题1.(2012浙江杭州二模15)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材料主要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A.对农民穷困和痛苦生活表示同情与关注B.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大作用C.以组织...

    217.5 KB
  • 新人教七年级上语文第20课山市同步练习语文第20课山市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1

    《山市》同步练习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给加点字注音:青冥()禅院()飞甍()高垣()睥睨()()连亘()窗扉()倏忽()2.本文选自,作者,文学家,号。3.用课文原句回答:“山市”从开始到最后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4.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为“鬼市”?5.山市的出现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到为初生阶段;为发展阶段;是高潮阶段。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⑴然数年恒不一见(恒:)⑵无何,见宫殿数十所(无何:)⑶高垣睥...

    22.5 KB
  • 新人教七年级上语文第20课山市同步练习语文第20课山市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20课《山市》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青冥()高垣()睥睨()飞甍()霄汉()窗扉()缥缈()倏忽()2.《山市》选自《》,作者,代家。3.给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1)相顾惊疑。()A.照顾B.看C.拜访(2)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A.像B.若干C.如果(3)而楼上人往来屑屑。()A.细小B.值得C.匆匆(4)惟危楼一座。()A.危险B.危害C.高4.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

    54.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