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1章第”的相关文档,共52条
  • 1819第1章第1节课时2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课时2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了解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特学习目标:2.3.领悟同主族结构和了解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征。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知主探预新习自1碱金属元素.(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LiNaKRbCsFr()。、、、碱金属元素包括:写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特点如下:__1__。①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都是LiCs,核电荷数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②递变性:→...

    113 KB
  • 1819第1章第1节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第1节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学习标目知识脉络(教师用书独具))1.知道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及带电本质.(重点)2.掌握感应起电的原理和步骤.(难点负电荷的规定及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知道正、3.)重点律.()(重点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会分析静电现象.5.了解静电的应用与防护.]知探预习新主[自][知识梳理一、静电的产生)所示1-1-1.三种起电方式1(如图11-1-图(3)(1)摩擦起电.(2)接触起电.感应起电.2.电荷的性质(1)用丝绸摩擦过...

    85.5 KB
  • 1819第1章第1节电磁感应现象第2节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第二节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学习目标知识脉络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相关1.的物理学史.通过实验探究产生感应.2)电流的条件.(重点、难点.能正确分析磁通量的变3)化情况.(重点.能运用感应电流的产生4条件判断是否有感应电流(产生.重点、难点)]知习探新[自主预]知识梳理[一、电磁感应现象电生磁”的发现1.“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2.“磁生电的发现”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

    113 KB
  • 1819第1章第1节第2课时能量最低原理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第2课时能量最低原理、电子云与原子轨道学习目标:1.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掌握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重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1.能量最低原理、基态与激发态、光谱(1)能量最低原理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2)基态原子与激发态原子(3)光谱...

    149 KB
  • 1819第1单元第1章第2节植物体内的其他激素

    第二节植物体内的其他激素学习目标知识概览(教师用书独具)简述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1.分布酸和乙烯在植物体内的合成、)(重点和生理作用。说明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2.)难点(]知探新主[自预习一、植物激素的概述.:在植物体内合成。12.运输: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3.作用:调节植物体的生命活动。.含量:微量。4.化学本质:有机物。5二、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1细胞分裂素正在发育的果实等生长旺萌发的种...

    104 KB
  • 1819第1章第2节课时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课时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学习目标:1.掌握氯气的性质及应用。(重点)2.通过对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二、氯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水溶毒密度颜色气味性性有黄绿刺激性气味比空气大能溶色毒微点拨:闻氯气气味的方法取一只盛满氯气的集气瓶,稍打开玻璃片,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2.化学性质(1)与单质反应反应物现象反应...

    63.5 KB
  • 1819第1章第2节课时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课时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学习目标:1.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2.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主要化学性质(钠与水、氧气的反应),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重点)3.掌握过氧化钠的性质。(重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1.研究物质的性质有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2.观察法(1)定义:有目的、有计划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2)范围:用肉眼看、用鼻子闻、...

    72.5 KB
  • 1819第1章第3节区域经济联系

    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学习目标:1.了解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我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意义。2.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重点)3.掌握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类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1.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1)区域经济联系①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②重要形式:区域经济合作。③表现:在区域规划指导下的区域分工与协作和...

    125 KB
  • 1819第1章第3节区域发展差异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四大地区的范围和划分依据,掌握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重点)2.了解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差异、限制因素和发展方向。3.理解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重点)4.能对某一区域发展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发展方向。(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1.四大地区的差异(1)四大地区①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东部:11个省(直辖市)?个省3东北:?②具体划分个省6中部...

    125.5 KB
  • 1819第1章第2节区域发展阶段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类型、发展总趋势。2.理解并掌握区域发展中各阶段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重点)3.分析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1.衡量区域发展的指标与发展趋势(1)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2)综合性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HDI),就是通过预期寿命、教育程度...

    103 KB
  • 1819第1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的概念,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2.了解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及其分布形式,理解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3.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性。(重点)4.了解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一般方法。(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1.区域的主要特征(1)含义通常指一定的地域空间。(2)区域的主要特征界线内外特性关系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界...

    100 KB
  • 1819第1章第1节课时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第一节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课时2.1.学习目标: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简单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3.(重点能描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则及结构。][知预习自新主探1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诞生?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依据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同一纵行。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意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随...

    63.5 KB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1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1课时教案

    必修1第1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2.能力目标a.能独立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b.能制作细胞临时装片。3.情感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初步形成利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习惯。二、教学重点独立使用高倍显微镜。三、教学难点独立使用高倍显微镜。四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课程导入1.让学生观察...

    2.04 MB
  • 化学鲁科必修1第1章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学案Word含解析

    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物质的量的符号为n。注意:“物质的量”是一个专用名词,不能拆开。例如,不能说“氢气的量、硫酸的量”,而应说“氢气的物质的量、硫酸的物质的量”。相关参考:基本物理量是由人们根据需要选定的,在不同学科中和不同时期,选定的基本物理量有所不同。例如,在力学中...

    5.32 MB
  • 化学鲁科必修1第1章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2课时作业Word含解析

    课后训练1.气体的体积主要是由以下什么因素决定的()①气体分子的直径②气体物质的量的多少③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④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CH4的质量为16gmol-1B.H2O的摩尔质量为18gC.44gCO2的体积为22.4LD.9.8gH2SO4含0.1NA个H2SO4分子3.如果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式中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A.22.4bc/aNALB.22.4ab/cNA...

    1.73 MB
  • 化学鲁科必修1第1章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2课时学案Word含解析

    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2课时气体摩尔体积课堂合作探究问题导学一、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活动与探究1观察下表中的数据:化学式物质的量体积0℃,101kPa20℃,101kPa0℃,202kPaFe1mol—7.2cm3—NaCl1mol—27.0cm3—H2O1mol—18.0cm3—C2H5OH1mol—58.3cm3—H21mol22.4L24.0L11.2LO21mol22.4L24.0L11.2LCO21mol22.4L24.0L11.2L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1)你能发现什么特点?(2)温度和压强如何影响气体的体积?思...

    4.15 MB
  • 化学鲁科必修1第1章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1课时学案Word含解析

    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1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摩尔质量课堂合作探究问题导学一、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微粒数目(N)之间的关系活动与探究1物质的量(n)微粒数目(N)计算表达式[用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微粒数目(N)表示]1molO2molCO20.5molNa+______Mg9.03×1023个镁原子______H2SO43.01×1023个硫酸分子______Ca2+1.806×1024个钙离子思考与交流(1)能否说“1mol小麦”或“1mol苹...

    2.96 MB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预习教师版

    必修3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预习)【学习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知识点预习】一、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组成细胞内液体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血浆细胞外液组织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淋巴等2.用箭号表示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组织液血浆淋巴3.写出下列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血细...

    281.5 KB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1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课时学案学生版

    必修1第1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课时学案【预习目标】1.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3.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知识点预习】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为界限的,把细胞分为和两大类。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碍鳝绢懣硯涛镕頃赎巯驂雞虯从躜鞯烧。2.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为,由真...

    279.5 KB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1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课时练学生版

    必修1第1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课时(练)1.在细胞学说创立过程中,有很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A.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红细胞、精子和细菌等B.马尔比基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并为之命名C.施莱登和施旺共同证明了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魏尔肖的著名论断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2.下列结构中不属于念珠藻的结构的是()A.细胞质B.核糖体C.核膜D.细胞膜3.有关修正...

    378.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