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1课”的相关文档,共75条
  • 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材分析中国两千多年以前出现的以儒、墨、道、法等四派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相互辩难中形成的“百家争鸣”,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后世中国人的心理、观念、习惯、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汉民族独具的文化传统。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内容,对于学生整体把握儒家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

    48.59 KB
  • 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主要思想流派及主要代表,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理解“百家争鸣”的原因和意义,孔子“仁”的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学会运用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探究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2、过程与方法:分析图文材料,概括归纳知识,史论结合,阐释历史,联系现实;...

    77.65 KB
  • 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涵江区塘头学校历史教案2011至2012学年下学期学科历史主备人:陈慧芳课题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次备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2.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体会人民当家做主的喜悦心情,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3.了解西藏解放的具体过程。能力目标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

    68 KB
  • 1课交变电流备作业-上好物理课-学年高二下学期同步备课系

    1课交变电流一、单选题1.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分别通以图甲、乙所示的峰值相等的矩形交变电流和正弦交变电流,则这两个电热器的电功率之比P甲∶P乙等于()A.∶1B.2∶1C.4∶1D.1∶12.如图为一交流发电机发出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点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B.在B点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C.在A点时线圈处在中性面,电流方向改变D.在B点时线圈处在中性面,电流方向改变3.如图甲...

    1.01 MB
  • 1课交变电流备课堂-上好物理课-学年高二下学期同步备课系

    1课交变电流情境引入式教学法(一)引入新课演示1:按图连接电路,当开关闭合时,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手摇发电机的构造2、理解正弦式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3、会分析正弦式交变电流一个周期内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能举例说明自感和涡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知道什么是中性面,掌握中性面的特点4、掌握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理解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过程与方法1、观察电压波形,了...

    690.73 KB
  • 1课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备作业-上好物理课-学年高二下学期同步备课系

    1课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一、单选题1.有一电学元件,温度升高时电阻却大幅度减小,则这种元件可能是()A.金属导体B.绝缘体C.半导体D.超导体2.笔记本电脑机身和显示屏对应部位分别有磁体和霍尔元件.当显示屏开启时磁体远离霍尔元件,电脑正常工作:当显示屏闭合时磁体靠近霍尔元件,屏幕熄灭,电脑进入休眠状态.如图所示,一块宽为、长为的矩形半导体霍尔元件,元件内的导电粒子是电荷量为的自由电子,通入方向向右的电流...

    1.07 MB
  • 1课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备课堂-上好物理课-学年高二下学期同步备课系

    1课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一)引入新课:演示实验1:干簧管控制电路的通断。如图,小盒子A的侧面露出一个小灯泡,盒外没有开关,但是把磁铁B放到盒子上面,灯泡就会发光,把磁铁移走,灯泡熄灭。提问:盒子里有怎样的装置,才能实现这样的控制?(可以自由讨论,也可以请学生回答)师生探究:打开盒子,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盒内的电路图,了解元件“干簧管”的结构。探明原因:玻璃管内封入两个软磁性材料制成的簧片。当磁铁靠近干...

    622.73 KB
  • 1课哲学的起源和作用

    哲学与人生哲学的起源和作用第一课哲学的起源和作用讲授科目:哲学与人生讲授对象:12Q会计讲授人:杨龙东讲授时间:1课时一、条件分析1.学情分析:12秋会计专业共有60多人,人数比较多,知识结构差异大,而且对哲学知识知之甚少,觉得哲学非常高深,难以学懂,由于哲学作用不像实作课那么直接,所以大部分学生会产生厌学心理,所以让学生认识到哲学的作用是学好哲学的前提条件。2.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学习哲学的作用,激发学生...

    56 KB
  • 中国卫星飞太空第1课

    1.中国卫星飞太空第1课教学目标:1.学回本课10个生字和多音字“乐”;掌握课文中的不理解的新词语。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查字典据词定义说出词义”方法理解词语。2.能给指定的课文句子加上标点符号,重点学会叹号,顿号的使用。能默写课文最后一句话。3.能体验出作者在文章中表露的思想感情,能以欢快的感情朗读1.2.3自然段,能以自豪的语气背诵4.5.自然段。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和多...

    12.15 KB
  • 1课中东的集市(翻译)

    THEMIDDLEEASTERNBAZAAR中文翻译文:中东的集市TheMiddleEasternBazaartakesyoubackhundreds--eventhousands--ofyears.TheoneIamthinkingofparticularlyisenteredbyaGothic-archedgatewayofagedbrickandstone.Youpassfromtheheatandglareofabig,opensquareintoacool,darkcarvenwhichextendsasfarastheeyecansee,losingitselfintheshadowydistance.Littledonkeyswithharmoniouslytinklingbellsthreadtheirwayamongthe...

    19 KB
  • 【人民】历史必修三专题5-第1课《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示范教案

    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起步历程,认识“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学艺术创作领域硕果累累。了解“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事业遭到严重破坏,认识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须遵循文学艺术创作的这种规律。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指引下,文化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

    2.39 MB
  • 高一教案(岳麓历史选修2)第1课欧洲的君主专制

    1课欧洲的君主专制【课程标准】了解欧洲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过程,知道教会的在欧洲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正确认识君主专制对欧洲历史的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世纪欧洲制约王权的因素。2、掌握欧洲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的史实:新君主国家产生的标志与影响;路易十四与沙皇加强王权的措施等。3、正确认识君主专制对欧洲历史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和文字表述认识欧洲中世纪王权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2、...

    71.5 KB
  • 1课哲学的起源和作用

    第一课哲学的起源和作用讲授科目:哲学与人生讲授对象:12Q会计讲授人:杨龙东讲授时间:1课时一、条件分析1.学情分析:12秋会计专业共有60多人,人数比较多,知识结构差异大,而且对哲学知识知之甚少,觉得哲学非常高深,难以学懂,由于哲学作用不像实作课那么直接,所以大部分学生会产生厌学心理,所以让学生认识到哲学的作用是学好哲学的前提条件。2.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学习哲学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教学结构化知...

    56.5 KB
  • 第一单元第1课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教案

    第1单元第1课1课时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王琦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职业和职业生涯的含义、特点,以及人生的三大阶段。教学目标认知了解职业和职业生涯的内涵,掌握人生的三大阶段,理解职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情感通过分析职业与人生,帮助学生基本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增强职业意识,形成正确的职业观。运用能够运用所学的职业及职业生涯的知识,对实际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的能力...

    15.84 KB
  • 人教班级历史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繁昌县田家炳中学毕功伟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点掌握新中国建立的主要标志(施政方针、国家机构、国旗、国歌、首都、公元纪年等)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概括表达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开国大典的盛况,祖国大陆统一的实现对比鉴别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

    25.5 KB
  • 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导学案

    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程标准】(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体会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名言的深刻内涵。(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自主学习】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主要任务是筹备新中国的成立事宜。会议通过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选举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确定了国旗、国歌、首都;决定采用纪年;决定在...

    23 KB
  •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维度A基础知识一、选择题:1.##说:“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所以,参加大会的没有的代表,请你把它找出来。()A.民主党派B.*******C.国民党D.少数民族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召开。()A.南京B.北京C.重庆D.北平3.“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

    632.5 KB
  • 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程标准〗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主要内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理解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具体过程,认识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绘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主...

    102 KB
  • 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共3页

    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实验中学石国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与元谋人相关的基本知识2、掌握有关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过程与方法:1、观察比较古猿、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或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2、想象描述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3、思考比较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那些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值得热爱。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着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应该珍惜它教...

    28 KB
  • 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七年级历史备课组二次备课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知道北京人的体质特征;(2)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所使用的工具(石器)的基本特征以及他们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方式(采集和打猎)。过程与方法:(1)通过识图培养观察力;(2)通过想像原始人劳动和生活情景,培养再造想像能力;(3)通过学生重现北京人的生活场景,培养学生...

    27.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