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18课”的相关文档,共19条
  • 苏教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陈毅探母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陈毅探母》教学设计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第18课《陈毅探母》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18陈毅探母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2学会本课18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3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浓浓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教学重难点:理解课内容,认识生字,并会写。教学准备:教学软件、生字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

    12.33 KB
  • 18课玩偶之家备作业--2022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选择性必修中册原卷

    18玩偶之家【基础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噩梦(è)葬送(zàng)埋怨(mái)B.饶恕(shù)撺掇(cuānduo)雪茄(jiā)C.打岔(chà)娇嫩(nèn)角色(jiǎo)D.勉强(qiáng)消遣(qiǎn)嘀咕(dí)2.下列关于戏剧知识正确的一项是()A.戏剧的要素有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舞台说明不是戏剧的要素之一。B.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

    31.06 KB
  • 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战略大决战习题1

    18课战略大决战选择题1.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首先发起哪次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渡江战役D.淮海战役2.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其中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3.下图是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的一处大型雕塑。这座雕塑纪念的是解放战争中的哪一次战役()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4.下图所示战役的意...

    784.5 KB
  • 八上历史第18课

    18课《战略大决战》教案设计内容标准: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并把握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2.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优劣势、强弱势、胜败势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归纳出蒋家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历...

    16.5 KB
  • 八年级上历史教案18课汇总

    八年级上历史教案18课八年级上历史教案18课1一、教材地位本套教材的编排充分体现了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和文明史观的特点。本课主要讲解并描述的是从鸦片斗争到民国时期,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深化,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生活领域发生改变的一些状况,这种叙述体现了整体史观和文明史观的特点。本课内容又与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改变紧密相关所以本课还具有承上启下的总结性地位,既具有历史价...

    24.29 KB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思想文化习题2无答案华东师大

    ⋯⋯⋯⋯⋯⋯⋯⋯⋯⋯⋯⋯⋯⋯⋯⋯⋯⋯⋯⋯⋯⋯⋯名校名推荐⋯⋯⋯⋯⋯⋯⋯⋯⋯⋯⋯⋯⋯⋯⋯⋯⋯⋯⋯第18课《思想文化》选择题1.《资治通鉴》的主持编写人是()A.司马迁B.司马睿C.司马光D.司马炎2.著名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是一部()A.纪传体通史B.编年体通史C.纪传体断代史D.编年体断代史3.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4.谁是佛教的代表是()A玉皇大帝B佛教如来佛C八仙D太上老君E道教孙...

    12.51 KB
  • 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同步练习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基础知识巩固1.卢沟桥事变发生在()A.1931年9月18日B.1932年1月28日C.1937年7月7日D.1937年8月13日2.日军进攻卢沟桥的借口是()A.炸毁铁路反诬中国军人所为B.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C.卢沟桥有中国军人守卫D.日军火车在此被炸3.卢沟桥事变标志着()A.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B.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C.国共两党军队开始协同作战D.八路军开始对日作战4.卢沟桥事变后,日本调集...

    77.5 KB
  • 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同步练习2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自主学习1.1937年月日,日军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2.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企图速战速决,。3.年月,日军攻占南京,并进行了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共杀害和平居民人。4.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简称,开赴华北抗日前线。5.改错:(1)全国性的抗战始于九一八事变。(2)南京大屠杀中被屠杀的中国军民不到30万人。基础巩固6.北京的桥千姿百态,世界闻名.其中卢沟桥...

    28 KB
  • 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案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案《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案学习目标.知道明清帝国的更替。2.了解和归纳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3.认识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4.通过分析明清专制统治的危害,初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学习重难点了解和归纳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分析明清专制统治的危害。知识点一、说说明、清建立的情况?朝代建立...

    10.13 KB
  • 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同步练习1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基础巩固题1.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任总指挥;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革命军陆军新编。国民党军纷纷开赴抗日前线,从抗击日军。2.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A.八一三事变B.七七事变C.九一八事变D.一二八事变3.卢沟桥事变又称()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柳条湖事件D.八一三事变4.“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

    24.5 KB
  • 18课玩偶之家备作业-上好课-2022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选择性必修中册解析

    18玩偶之家【基础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噩梦(è)葬送(zàng)埋怨(mái)B.饶恕(shù)撺掇(cuānduo)雪茄(激ā)C.打岔(chà)娇嫩(nèn)角色(激ǎo)D.勉强(qiáng)消遣(qiǎn)嘀咕(dí)【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A项,“埋怨”的“埋”应读mán;C项,“角色”的“角”应读jué;D项,“勉强”的“强”应读qiǎng。故选B...

    43.08 KB
  •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天下第一楼教案新人教

    1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背景,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深入理解主题。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3.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台词。【情境导入】同学们,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有人打架闹事,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那么,我们还能打造文明班级吗?(不能)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当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拉...

    338.5 KB
  • 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任课教师李颖秋学科历史任课班级高一、3、4、5上课日期2010年月日星期课题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时第课时课型新三维目标及教学内容知识与技能了解经济特区的含义,五大经济特区、三大经济开放区,开放的过程及新格局形成的过程与意义;分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与评价。板书设计过渡时期(1949-1956年)经济恢复:(1949-1952年)工业化:(195...

    43.5 KB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精编教案 北师大

    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课程标准〗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活动,学生能够阅读并口头简述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学生能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观看历史图片、历史地图等教学...

    164 KB
  • 二年级下语文练习-第18课雷雨|人教

    《雷雨》练习一、看拼音写词语。zhèndìcǎihónɡmínɡchánzhīzhū()()()()chuízhíluànbǎihēichénchényōuyuè()()()()二、辨字组词。阵()桃()彩()压()陈()逃()采()庄()三、照样子,写词语。黑沉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来越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排排序。()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天亮起来了。()雨越下越大,树哇,房子...

    17 KB
  • 【教案】岳麓七年级历史上第18课秦汉的科学技术教案初一历史

    1、知道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并说出造纸术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2、能说出蔡伦和张衡最突出的历史功绩。3、记住秦汉时期在数学、医学上的成就及其代表人物。学习重点: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及影响。学习难点:。造纸术发明的影响。【预习案】自主预习:(要求:通读教材,独立完成《学法大视野》的“知识梳理”和“课堂小测”)【探究案】合作探究:(分任务小组内讨论并展示,组与组之间相互质疑,释疑)1、探究点一...

    42 KB
  •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第19课现代音乐和电影

    王爷府蒙古族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班级:姓名:备课组:历史备课组主备人:祁耀武时间:2010年3月6日课题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掌握基础知识2、认识地区冲突、民族冲突等成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3、分析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的根源重点多极化趋势;对科索沃战争的认识难点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自学内容补充备注一、导入:走进历史导入框二、知识详解1、第三次科...

    26 KB
  • 人美版《美术》6年级下册18课——绣在衣服上的故事

    人美版《美术》6年级下册18课绣在衣服上的故事单位:管城回族五里堡小学姓名:朱小伟教学目标:1、了解苗族服饰文化的内涵,能将自己喜欢的图案临摹下来,并能讲解苗族服饰上的图案寓意。2、培养学生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和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通过欣赏苗族形式多样、制作精美、色彩瑰丽、具有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的图案纹样的服饰,了解有关苗族的历史、文化、习俗,感受苗族服饰图案的深刻内涵和美感...

    16 KB
  • 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任课教师李颖秋学科历史任课班级高一、3、4、5上课日期2010年月日星期课题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时第课时课型新三维目标及教学内容知识与技能了解经济特区的含义,五大经济特区、三大经济开放区,开放的过程及新格局形成的过程与意义;分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与评价。板书设计过渡时期(1949-1956年)经济恢复:(1949-1952年)工业化:...

    202.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