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17课”的相关文档,共57条
  • 17课城崎温泉志贺直哉しがなおや

    17课城崎温泉志贺直哉しがなおや作者介绍:(1883~1971)小说家。宫城县人。东京大学国文专业。与武者小路实笃创建《白桦》杂志,创造“私小说”心境小说。1949年荣获文化勋章。主要作品:《暗夜行路》《和解》《城崎温泉》。《暗夜行路》表现知识分子在痛苦中的探索,也揭示了作者的思想成长,表现道德上的自我完善。文笔清秀,简洁流畅,平淡中出新意,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被日本文坛推崇为“小说之神”。主张反映人类的进...

    17.5 KB
  • 17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17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教学目标:课标:未作要求。本课目标:掌握改革开放的背景、内容及战略目标;理解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全面掌握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的改革内容和实质;分析比较小康社会和小康水平的区别。教学重点、难点: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教学准备:多媒体、插图、文字资料教学方法:归纳法、讲述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歌曲《春天的故事》中1979年的春天是怎样...

    29.5 KB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考真题北师大

    中考真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2015江苏连云港)32.“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A.增强国力B.地方自治C.拥蒋反共D.逼蒋抗日(2015江苏苏州)9.下图是1936年12月13日《解放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示意图,从中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A.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三省沦陷B.蒋介石命令张、杨进攻陕...

    111 KB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单选题北师大

    单选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经典练习1.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于()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2.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的中国城市是()A.长春B.沈阳C.哈尔滨D.吉林市3.1931年,驻我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铁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制造了()A.七七事变B.八一三事变C.柳条湖事件D.九...

    48.5 KB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材料题北师大

    材料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思维导图填充】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知识结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共3分)2.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摘编自《内战百科》据材料分析日本...

    729.5 KB
  • (no.1)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设计 北师大

    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导言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为我们讲述了四个问题,分别是五四运动与中共诞生的时代背景、五四运动兴起的标志与过程、中共诞生及历史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景。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指导学生集体朗读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

    39 KB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同步测试3北师大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同步测试自主学习1.年月日,日本炮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2.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各界民众掀起声势浩大的运动。3.聂耳创作了《》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4.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5.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6.改错:(1)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杨虎城执行蒋介石不...

    82 KB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同步测试2北师大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关于西安事迹的知识卡片中错误的一项是()A.背景外有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内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B.经过1936年12月12岛,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并通电全国呼吁抗日C.结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积极努力,以和平方式解决,蒋介石被释放D.意义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十年内战结束,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2.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

    359.5 KB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同步测试1北师大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的事件是A.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B.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兵谏”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D.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2.76年前,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暗含这两件事情的是()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②黄洋界...

    499.5 KB
  • 17课 评价历史人物 ——评秦始皇汉武帝

    17课评价历史人物—评秦始皇汉武帝【活动内容】:从多个角度、正反两方面组织材料,对秦始皇、汉武帝做出正确评价。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注意历史人物的时代性;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并抓住历史人物的特点进行评价。【活动目标】:1、通过评价秦始皇汉武帝,初步掌握和运用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2、丰富历史知识,认识历史人物的多样性。3、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活动方案】:1、活动准备:(1...

    21 KB
  • 17课诗歌、小说和戏剧

    日照实验高中2013级历史导学案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命题人:丁琳审核人:刘光成20141013课标要求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说出西欧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现代主义的背景、特点、代表作家和作品;通过评价作品的主题和感情,培养学生通过分析社会现实来了解文学作品感情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探究,合...

    41.5 KB
  • 17课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17课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一、基础知识目标元末红巾军起义;明朝的建立;明太祖废除丞相加强君权;锦衣卫和东厂的设置;八股取士;“靖难之役”和明朝迁都北京。二、能力培养目标回答“明朝前期从哪几个方面加强君权?”以培养其归纳综合的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1.在元末农民起义中,红巾军对元朝的打击最大,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结束元朝在全国的统治提供了有利条件。2.明代君权的加强,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表现。...

    16.5 KB
  • 17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7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重要问题:1.P93.依法治国含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依法治国要求:它要求国家公职人员必须依法行政,公民要严格遵守法律。2.P94.依法治国意义:(我国为什么要实施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①依法治国是进一...

    25 KB
  • 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第19课现代音乐和电影

    王爷府蒙古族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班级:姓名:备课组:历史备课组主备人:祁耀武时间:2010年3月6日课题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掌握基础知识2、认识地区冲突、民族冲突等成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3、分析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的根源重点多极化趋势;对科索沃战争的认识难点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自学内容补充备注一、导入:走进历史导入框二、知识详解1、第三次科...

    26 KB
  • 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3.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分三目,选材恰当,分别说明了三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神奇的金字塔”一目讲述北非尼罗河流域古埃及的统一和举世闻名的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一目讲述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和《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及实质;“种姓的国度”主要讲述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和佛教的产生、传播。本课内容是帮助学生了解古代世界的重要一课。4.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

    12 KB
  •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 命随堂检测新人教版

    《第三次科技革命》随堂检测一、选择题:1.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A.二三十年代B.四五十年代C.六七十年代D.晚期2.下列技术不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有()A.计算机技术B.航天技术C.克隆技术D.飞机制造技术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A.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B.生物工程技术的广泛使用C.航天技术的广泛使用D.原子能的广泛使用4.下列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

    16 KB
  •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 命精选习题新人教版

    《第三次科技革命》精选习题经典例题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具有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B.它起源于美国C.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D.它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变化解析这是一道组合式选择题。A是从其影响叙述的,D是从影响分析,起源于美国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从其标志看C项叙述不正确。答案C精选习题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A.19世纪70年代材施教B.20世纪四五十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70年代...

    18.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