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航知识精讲第16课登泰山记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姚鼐的生平及创作,了解“记”的文体特征,积累文化常识。2.积累文言实虚词,疏解文意,理清本文思路。3.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读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学习借鉴作者景物描写技法。4.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重点:体会语言精练、用词生动、修辞巧妙等艺术特色。难点:赏析“泰山日出”景物描写片断。1.作家...
第16课阿房宫赋*六国论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积累文言知识点。2.学习《谏太宗十思疏》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学习魏征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高超劝谏艺术。3.引导学生分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具体做法并思考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4.学习答司马谏议书的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论证方法。5.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1.指导学生分析“十思”,并讨论...
第16课阿房宫赋*六国论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积累文言知识点。2.学习《谏太宗十思疏》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学习魏征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高超劝谏艺术。3.引导学生分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具体做法并思考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4.学习答司马谏议书的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论证方法。5.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1.指导学生分析“十思”,并讨论...
必修Ⅱ第3单元第16课教学设计课题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班级高二1、2、4时间45分钟课标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生的新变化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知识:国家大力干预经济、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福利国家的出现。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过程:学生预习并提问、教师收集整理学生问题,以学生问题为起点进行教学设计。情境导入、问题生成→问题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问时间→...
第一课1、你叫什么名字?Ana:你好,早上好。Paco:早上好。我是Paco.你呢?你怎么称呼?我叫Ana.他们都是我的朋友。她叫Susana,他叫Tomase——您们都是西班牙人吗?我是西班牙人,Susana是古巴人,托马斯是智利人。——很高兴认识你们。很高兴认识你,您是老师吗?——是的,我是中文老师。啊,您是我们的中文老师,那么,我们是您的学生。那个小伙子是谁?安娜和李美兰是朋友。安娜是墨西哥人,李美兰是中国人。她们俩都是学生...
《抗日战争》一、单选题1.从1938年2月19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中国战时首都重庆都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据不完全统计,在5年间日本对重庆进行轰炸218次,出动9000多架次的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重庆死于轰炸者10000以上,超过17600幢房屋被毁,市区大部分繁华地区被破坏。对这一史实分析最全面的是()A.日军用意在于动摇乃至瓦解中国政府与人民的抵抗决心,威逼中国政府投降求和B.日军企...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班级:姓名:【预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经过、结果和历史意义;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理解五四精神;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师生共同探究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与五四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预习任务】1、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国际背景:国内背景:导火线:2、五...
1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课前思考: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各阶层是怎样不断抗争救亡图存的?试举例说明.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五四精神难点:五四精神一、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1.阅读教材第64页内容,请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中国主要面临哪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什么是“五九国耻”?2.国际原因:(1)(2)3材料一:北洋军阀对人民的压榨:1912~...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基础知识:1、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2、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提出是谁的什么思想的启迪?3、“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分别指什么?其具体含义是什么?4、三民主义三者之间的关系?5、三民主义的性质?三民主义的提出产生了那些作用?有什么局限性?6、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之下,革命派进行了哪些重大的实践活动?7、旧三民主义为什么要发展为新三民主义?8、新三民主义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创新学校新课改导学案七年级历史(下)备课人:杨乐群课题:第16课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明太祖撤中书省,废丞相、废行省,设立三司、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及明成祖增设东厂等加强君主专制的史实。2、把秦、汉、唐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的措施与明朝的相关措施对比,培养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3、认识到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第16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2013.12.1编制人:朱艳红审核人:谢献华(一)考试要求一课标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二考纲雅典民主政治。(二)知识结构(二)重难点解析一概念“何谓民主”?民主其反义词应该是专制或独裁,民—人民,主—作主,意思就是人民作主或多数人掌握权力。二问题探究探...
学校临清二中学科历史编写人万立玲审稿人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一、课标要求: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报刊业发展的过程,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对中国社会所起的作用。2.掌握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分析影视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因。3.了解“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认识互联网的优势。2.过程与方法:...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课前预习案【自主预习】一、五四运动爆发背景及条件1.国内:(1)政治(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2)经济因素及阶级因素: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空前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3)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直接原因(导火线)...
语文词语表(二年级第一学期)1#((bèiké)U6)(xǔxǔduōduō)t7(wǔcǎi\)+`(líkāi)/(piàoliɑnɡ)(tèyì)(xìchánɡ)(shānfēnɡ)(yínɡuānɡshǎnshǎn)(dòurénxǐài)2(xīzhuānɡ)(xiàofú)(xiézi)(bǐcǐ)(máojīn)(tiěhuán)(hàoqí)(múyànɡ)3(激āyóu)(yòushǒu)激àoshì)(pínɡshí)---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huānshēnɡléidòn...
《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第16课《听听那冷雨》第六单元天涯赤子心系中华第16课听听那冷雨【文本导读】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离开大陆。等到1992年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演讲《龚自珍与雪莱》重新踏上祖国大陆的时候,已经过了整整43个春秋。正是与大陆长期隔绝的港台生活,使其创作越到后来越表现出浓厚的乡土情结,尤其是在上世纪70年代,余光中写了许多思怀乡土的诗文佳篇。诗中最有名的是那首曾经在大陆轰动...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核心突破】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意义及五四精神。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预习清单】一、五四运动的背景(一)国际背景:1.列强侵华加剧,尤其是日本的“”,加深了民族危机,也使民族意识觉醒。2.俄国,为中国革命指引了新的方向。(二)国内背景:1.根本原因:腐朽统治,对内独裁、对外卖国,导致了矛盾尖锐。2.阶级基础:民族资...
第16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第19课时一学习目标(1)理解什么是“一国两制”。(2)理解“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3)能说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以及历史意义。二自主探究三合作交流1什么是“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又有哪些?我国已成功实践这一伟大构想的地区有哪些?2香港和澳门分别是什么时候被哪两个国家占领的?怎样区分香港和澳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3(1)为了完成祖国...
第16课抗日战争学案导学【三维目标】1.知识:卢沟桥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国民党正面战场四次会战、中共全面抗战路线、日军的侵略罪行、抗战的胜利2.能力:对片面和全面抗战路线本质及结果的认识,培养学生用阶级的观点和比较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思想:认识抗日战争是在统战旗帜下,全民族的抗战,民族利益高于党派、阶级利益。【教材分析】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难点:国共两党实...
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导学案【目标要求】1.识记与理解知道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名称,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2.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的探究,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课文内容,通过孝文帝迁都相关史料的学习和迁都原因的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和理解能力,论从史出以及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识读“学习汉族风俗文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