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第二框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诸城市郝戈庄初中李志元一.学习目标(1)情感目标:感受科技魅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现代化建设做贡献。(2)能力目标:探究科技是如何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3)知识目标:探究科技是如何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二.学习内容(1)蓬勃发展的信息计术(2)迅速崛起的生命科学(3)突飞猛进的空间科学三.学习重难点理解有关科技新名词含义,激发自己追逐时代热情。四.教学活动(...
第14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官渡之战:公元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影响:赤壁之战后,曹操、孙权、刘备三分天下的局面实际形成。三国鼎立的正式形成: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灭亡;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今南京)。第15课南方的初步...
中共一大代表的不同命运开创者的命运总是令人关注。参加一大会议的十三位党员代表,可谓马克思在中国的十三位门徒。他们的命运各各不同。有被捕牺牲的,有英年早逝的,有脱党的,有当了大叛徒的,还有做了大汉奸的。而引领共产党走向辉煌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可谓成就最高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也是这早期十三门徒之一。★毛泽东(1893-1976):终成一代伟人1893年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此前两个哥哥早亡,父母怕他...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01知识管理知识点1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一.教学分析1.说学情:经过必修一和必修二专题一至专题三的学习,学生对自古至今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状况有一定的了解,为学习本课内容奠定了基础。学生在初中课本里也已初步领略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概况,但他们的知识是零碎的,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律性的认识。这一节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可以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进行主干知识的展示,教师以问题的形式进行归纳...
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掌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2.了解文天祥抗元、人分四等和文化趋同等历史史实【学习重点】蒙古政权的建立【学习难点】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自主学习】1.年,蒙古贵族在召开大会,杰出首领被推举为最高首领,尊称为“”,建立蒙古政权,定都。实行的国家体制。忽必烈改制(1)年,继承蒙古汗位,年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第二年定都。...
第14课外交成就中国现代史下册王爱义2012、3、29星期八()()班一、知识与能力:1、探讨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2、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重返联合国、中美建交、新时期外交工作重大进展等基本史实;3、对比新中国、旧中国外交的巨大差异,锻炼比较思维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要以“新中国外交的目的是什麽?”为线索,贯穿始终;可播放《周恩来万隆之行》电影,尽可能地展示外交...
第十四课20世纪中国油画、版画创作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我叫。。。,是美术教师,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20世纪中国油画、版画创作》,下面是我的说课内容:我今天的说课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20世纪中国油画、版画创作》。一、说教材:1、本课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我说课的课题是:高中美术鉴赏”选修一册中的第三单元“美术的风格与创新”中...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知识点拨(一)知识网络(二)历史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所以近代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种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民主革命之所以区别为旧式和新式两个阶段,根本原因在于领导阶级的改变。无产阶级是否担负起革命的领导责任,这是区分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
1.日本在幕府统治下的人民是分等级的,当时共分为()A.2等B.3等C.4等D.5等解析:选C。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国民分士、农、工、商四个等级,故C项为正确答案。2.倒幕派的主力是()A.下级武士B.西南诸藩的大名C.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D.城市贫民和手工业者解析:选A。倒幕派也就是改革派,主要是由下级武士组成的。3.明治维新中的“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A.用西方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B.废除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的平等C....
课题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总编号:015备课时间:3.22上课时间:主备人:苏长柳学习目标:1、知道蒙古政权的建立者、时间、都城。2、知道元朝的建立者、时间、都城。3、了解忽必烈改革的主要内容、影响。4、了解元朝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5、了解元代民族关系和文化发展状况。学习重点:忽必烈改革的主要内容学习难点:元代民族关系发展状况学习进程一、自主学习(在书中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划出)1、蒙古政权的建...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和趋势;见解:外来文化对中国社会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应如何处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重点难点】重点:近现代以来我国在社会生活和习俗领域变化的史实和原因;难点: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知识链接】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
介绍信兹有本校胡世厚同志因返里事去河南洛阳,携带通用粮票20斤,希沿途军警查验放行是荷。此致敬礼(限2月5日作废)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印章)1963年1月10日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名题分解一、选择题2012年题组1.(2012浙江文综历史17)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国人办...
14、陈嘉庚办学一、生字组词。袖()()涉()()隆()()镇()()犹()()豫()()赚()()范()()欺()()侮()()二、看拼音写词语。dānwùdǎlǐhuáqiáolǐngxiùyuǎnshèchóngyáng()()()()()chéngzhènxīnglóngshúxiyóuyùzhuànqiánshīfàn()()()()()()qīwǔjīngyíngyuányuánbúduàn()()()三、区别形近字组词。袖()涉()隆()镇()犹()神()徒()降()慎()忧()豫()赚()范()欺()侮()像()歉()犯...
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文化课课时授课计划教师专业科目日期班级教研组长于群经法、商英和文秘政治2010/12商英1、2文秘1、2经法1、2董静课题第十四课科学评价职业生涯发展课时数课型1政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评价职业生涯规划成功的不同价值取向,理解职业生涯规划评价的必要性。能力目标能认真践行发展措施,学会科学评价职业生涯发展。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成功观。重点科学评价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难点评价职业生涯发展...
第14课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导入:展示一组图片: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签订卖国条约的场景。提问:旧中国实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对一个泱泱大国如此低下的国际地位,你有何感想?教师导语:旧中国“跪在地上办外交”引起了同学们的愤慨,但如果仅有愤慨又能改变什么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结束了长期受侵略、被压迫、遭凌辱的历史,从此站起来了。从战场中走出来的新中国的领导...
⋯⋯⋯⋯⋯⋯⋯⋯⋯⋯⋯⋯⋯⋯⋯⋯⋯⋯⋯⋯⋯⋯⋯名校名推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练习一、选择题1、按照党的“十三大”部署的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步骤,到21世纪中叶,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A.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B.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D.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2、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的发展阶段...